上海租界的发展内容摘要:

 上海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工商都市和对外贸易港口,重要的文化中心城市,也是南京政府最重要的财政和税收的来源地,关税收入几占全国的一半。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乘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时,对上海的渗透与扩张全面升级。 至 20世纪 2030年代,上海已成为日本在华最大商贸、航运及制造业的投资中心。 三井、三菱等大商业垄断集团几乎都在上海设有分号或办事处。 上海又是日本在华的纺织业中心,日本 8大纺织株式会社先后打入上海,上海全市纱锭数 ,纺机 5900台,沪上经营汇兑之外国银行共 20家 三,成立黄浦河道局,疏浚河道,开拓港口和改善港口设施;  清道光二十三年( 1843年),上海被辟为商埠后,各帝国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掠夺,急需发展航运,治理黄浦江的问题遂提到议事日程上。  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成立黄浦河道局,被迫每年拨银46万,海关两面三刀,以20年为期治理黄浦江,由奈格任总工程师。 光绪三十三年,在奈格主持下开始施工。 四,租界实行中立,具有重要政治意义,为政治避难和政党之秘密活动提供了庇护所;  1862年英美租界正式合并,成为公共租界,法租界则成为法国专管租界。 此后公共租界经多次扩张,面积达 33506亩,法租界经多次扩张,面积达15750亩,推进到徐家汇。 具有重要政治意义,为政治避难和政党之秘密活动提供了庇护所; 五,华人要求参加租界管理,五卅运动爆发,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 “五卅”运动期间,收回租界的呼声一度高涨。 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后,需要得到外国列强支持,租界收回之事被搁置。  抗战胜利后, 1945年 11月 24日,国民政府公布 《 接收租界及北平使馆区界办法 》 ,上海市政当局正式接收公共租界和法租界。 次年 2月 28日,中法订立 《 关于法国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 》 ,追认中国政府对法租界的收回。 随后,其他国家相继放弃在华的特权。 至此,中国完成收回租界的法律程序。 解放胜利后上海市兴商办工上海租界得到了新的发展 租界的传统评价 提起租界 , 往往把侵略 、 野蛮 、 反动 、 黑暗冠于其中。 租界 , 意味着中国主权的轻蔑 , 践踏与严重侵害。 “ 租界是罪恶之源 ,是人间地狱。 ” 这一愤慨支真实地揭示了租界的历史本相。 租界新的评价 市政文明建设 近代物质文明建设 庇护进步事业 哈同是帝国主义冒险家,他是靠发放高利债、吞并和非法投机经营起家,成为当时上海最大的房地产商 地皮大王。 1886年后开始建造爱俪园,从最早的 50余亩地皮,到1910年最后建成时,园中有楼 80幢、台 12座;阁 8个、池沼 8处、小榭 4所;还有 10大院落、 9条马路,及无数小桥、小屋、小亭、小道,占地竟达 200多亩。 整个花园风光漪涟、辉煌雅致,成为上海最大的私家花园住宅、上海“冒险家”的“天堂”,而被誉为”海上迷宫”。 哈同夫妇在爱俪园住宅,曾接待过不少遗老,如岑春煊、黎元洪、章太炎、章士钊、齐燮元等,经常出入的还有不少政客、巨商。 1912年 4月 6日,哈同在爱俪园内宴请孙中山,女宾有孙中山的两位女儿和他的秘书宋霭龄,并合影留念。 1931年 6月 19日晚上 8时,欧爱司 哈同在爱俪园逝世。 一年后,哈同的妻子罗伽陵也寿终正寝。 接着,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