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东银领天下防雷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混凝土。 无基础钢筋处用 50*6 的镀锌扁钢代替。 利用柱形桩基基础作接地装置,应按设计图纸尺寸位置,找好桩基组 数位置,把每组桩基四角钢筋搭接焊接,再将桩基础的抛头钢筋与承台梁主筋焊接,再与上面作为引下线的柱子钢筋连接并作测试点 (见图 )。 在桩基结构完成后,先必须测试其接地电阻,若达不到设计要求,应在预留辅助接地连接板处加人工接地极,辅助接地极深度在一 以下。 防雷接地做法 11 、接地干线安装 接地干线安装:接地干线穿墙时,必须加阻燃塑料套管保护;接地干线距墙面不小于 10mm,支持件系统采用绝缘子固定 ,支持件间的水平直线距离不大于 1m,垂直部分为 ,转弯距离为 ;接地干线敷设应平直,水平度 及垂直度允许偏差 2/1000mm,但全长不得超过 10mm; 接地系统中的所有焊接点(在混凝土中的除外)均要求进行防腐处理。 接地电阻值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等电位安装 、建筑物等电位联结干线采用 25*4 镀锌扁钢与结构主筋焊接,引入卫生间内预埋 TD28 等电位接线盒。 、等电位联结的可接近裸露导体或其他金属部件、构件与支线连接应可靠,熔焊、钎焊或机械紧固应导通正常;建筑物内裸露导体或其它金属部件、构件与等电位可靠连接。 、楼内的金属管道(含给排水管 ),电缆金属护套及金属门窗等就近与接地系统焊接连通,见下图。 、均压环、金属门窗接地及屋顶避雷带安装 按照建筑物的防雷要求和本建筑物本身的使用性质,须按图纸所示釆用避带(网)结合的防雷系统,其中包括金属栏杆、铝合金门 /窗和外 12 露金属物等在内的防侧击雷的接地系统。 、本工程建筑 物,以室外地坪最低点正负零, 30 起 米及以上即开始作防侧击雷处理,每层利用建筑物外墙圈梁内两根主钢筋焊通作均压环。 9 层及以上建筑外墙的金属门窗、栏杆和构件均与均压环或引下线钢筋可靠连通。 、屋顶避雷带采用φ 12 镀锌圆钢沿女儿墙明敷设。 、避雷带支架其埋设深度不小于 100mm,支架安装牢固,横平竖直。 、支架间距同水平间距离 — ,垂直间距 — 3m,转弯部分 —。 、支架水平度每 2m 允许偏差 3‰,垂直度每 3m 允许偏差 2‰,全长偏差不大于 10mm。 、 电梯 井道内通长敷设一条 50*6 镀锌扁钢,强 弱 电井道内通长敷设一条 80*8 镀锌扁钢,此扁钢与基础地梁焊接。 七、质量标准 主控项目 1) .人工接地装置或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必须在地面以上按设 计要求的位置设测试点。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安装记录。 2) .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 八、施工试验计划 电气接地装置施工完成后,整个系统应做接地电阻测试,并按表《电气接地电阻测试记录》,做好记录。 九、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 、安全管理目标 本工程杜绝发生火灾,不发生重大机械伤害事故。 、安全控制点及措施 项目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控: 、管理制度 13 1)、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生产管理例会”,总结前一周的安全生产情况,布置本周 的安全生产工作。 2)、必须保证施工人员施工作业时项目经理部有专人值班,不得空岗、失控。 3)、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技术方案和措施,在执行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更改方案和措施时,应经原设计方案的技术经理审批签字后实施 ,,否则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方案和措施。 4)、建立并执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制度。 要求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具有针对性,并有交底人与被交底人签字。 建立并执行班前安全生产讲话制度,结合作业环境、设施、设备状况、本队人员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班前安全活动并做好活动纪录。 5)、遵守并执行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对检查中所发现的事故隐患问题和违章现象,定时间、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 ,项目经理部有关部门应监督落实问题的解决情况。 6)、建立机具设备、临电设施等使用后的验收制度。 未经过验收和验收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行为控制 各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未经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严禁上岗作业。 并强化对外地施工人员的管理。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安全帽,并系下颌带。 戴安全帽不系下颌带视同违章。 凡从事 2 米以上无法采用可靠防护设施的高处作 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 安全带应高挂低用 ,不得低挂高用,操作中应防止摆动碰撞,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参加现场施工的所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将证件复印件报项目经理部安全总监处备案。 没有项目经理部安全总监的批准,任何施工人员不得接触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 室外交叉作业处,上空有施工的应搭设防护板,防止坠落物体打击。 使用电气焊时应有防火措施,电焊机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应用专用开关箱,电焊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14 油漆储藏处和刷油漆时,严禁烟火并隔离热源。 室外交叉作业必须带好安全帽,作业处,上空有施工的应搭设防护 板,防止坠落物体打击。 使用电气焊时应有防火措施,电焊机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应用专用开关箱,电焊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预防火灾事故发生的基本要求 1)、立防火控管制度; 2)、 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确认应急消防取水点、接口; 3)、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送培、取证并持证上岗。 经常针对性下达作业安全技术技能交底; 4)、定期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参加防火、失火、施救相关知识的学习;(短培或演练)。 5)、 设置明显的预警标示、标志; 6)、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 7)、 施工、生活、办公、加工、库房等区域 基本照明及用电应有安全技术保障。 、建立火灾事故应急处理组织保障 1)、组织机构 ① 现场火灾应急处理指挥中心(简称“中心”) ② 指挥中心下设的组织 A 义务消防队 B 救护队 C 治安组 D 后勤组 2)、 组织职责 ① 指挥中心 A 发布对“预案”应急处理程序的启动或撤除。 B 根据事故危险性质及规模,制定并指挥紧急情况时的处置措施。 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