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挤塑工艺学续第三节加温系统一、温度控制系统温内容摘要:
缆芯的间隙,与制品结合紧密无隙、外表平滑,绝缘强度可靠。 ●由于模芯缩在里面,不容易调偏心,选配模芯孔径要求高,过小、过大都会出问题 ●挤出速度慢。 ●常用于小截面线芯挤塑或材料拉伸比过小者的挤塑。 ⑵ 挤管式模具 ●由长嘴模芯和任何一种模套配合,模芯嘴与模套口相平,就是挤管式模具。 ①由于拉伸比原因,提高线速度和产量; ②容易调偏心,厚度均匀,节约原材料; ③拉伸取向,提高塑料机械强度和耐龟裂性; ④挤塑后的线芯柔软; ⑤配模简便,模具使用寿命长、每套模具通用性强,能挤扇形、瓦形等多种形状; ⑥小截面提高拉伸比,大截面采用抽真空。 可以改善挤包的密实性。 ⑶ 半挤管式模具(又称半挤压式) ●用短嘴模芯和任意一种摸套配合,模芯嘴的承线径伸到模套承线径的 1/2处为半挤管式。 ●避开挤压式和半挤管式之短,容易调偏心,包紧力大,适用于大规格挤包。 但太柔软的线芯挤塑,容易偏心。 ⑴ .模具材料主要选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和合金工具钢等。 模心多用耐磨合金钢 ⑵ .挤压式模具 ●模芯(挤压式) 对于单芯: 模芯内孔直径 =线芯直径 +( +) mm 对于绞合线芯: 模芯内孔直径 =线芯直径 +( +) mm 模芯大小要适宜:过大易偏心和倒胶;太小 易刮伤线芯、断 线,缩短模芯使用寿命。 方向:模芯孔径尺寸系列化、整数化。 模芯出线端壁厚控制: 模芯定径长度是模芯孔径 ~ ● 模套(挤压式) 模套定径区直径 =成品标称直径 + ( ~ ) mm 模套定径区长度 =模套定径区直径的 1~3倍。 模套定径区长度越长对定型有利,但是越长阻力越大,影 响产量,所以一般不能取到上限。 二、工艺配模 ●挤压式的选配依据:挤塑前后的电缆线芯外径。 ●挤管式的选配依据:主要是挤出塑料的拉伸比。 ●拉伸比定义:模芯与模套形成的间隙截面积与制品标称截面积之比值,即: K=( D1178。 - D2178。 ) /( d1178。 - d2178。 ) 其中 D1—— 模套孔径; D2—— 模芯出口外径 d1—— 挤出后制品外径; d2—— 挤出前制品外径 聚氯乙烯的 K为 ~; 聚乙烯的 K为 ~。 ⑴测量半制品直径,就大不就小; ⑵检查和修正模具; ⑶绝缘线芯模具大小应适宜,铠装模具应选大些,应考虑接头因素; ⑷选配模具应以工艺规定的标称厚度为准,选模芯时应对挤塑前半制品外径进行实测并就大不就小如(扇形或瓦形宽度)。 还要考虑放大值。 .配模的理论公式 ⑴模芯 D1 =d+e1 ⑵ 模套 D2=D1+2δ+2△ +e2 其中 D1:模芯出线口内径; D2:模套出线口内径; d: 挤塑前半 制品外径; δ :模芯嘴壁厚 △ :挤出标称厚度; e1:模芯 放大值; e2:模套放大值。 以上单位: mm ⑶ e1或 e2说明 ①开绝缘线芯时,模芯 e1取 ~3mm ;模套 e2 取 1~3mm ② 开铠装电缆外护套时,模芯 e1取 2~6mm ; ③开非铠装电缆外护套时,模芯 e1取 2~4mm ; ④开所有外护套时,模套 e2 取 2~5mm。 ⑴生产 3 185实心铝导体扇形绝缘线芯时,其扇形导体标称宽度为 ,其最大宽度允许值,绝缘标称厚度为 ,其最小厚度允许值 90%=,模芯嘴壁厚为,请选配模具。 模芯 D1 =d+e1=+= 考虑是扇形实心且最大宽度,则选取 D1 =24mm 模套孔径 D2=D1+2δ+2△ +e2 = 24+2 1+2 2+3=33 mm 答:选用模芯 24毫米,模套 33毫米。 ⑵ 生产 ,挤护套标称厚度为 ,模芯嘴壁厚取。 请选配模具。 模芯孔径 D1 =d+e1=+3=≈27mm 模套孔径 D2=D1+2δ+2△ +e2 = 27+2 +2 4+4=42 mm 答:选用模芯为 27毫米,模套为 42毫米 ⑷ 几点说明 ① 16平方毫米以下的绝缘线芯配模,要用导线试验模心,模芯过大容易倒胶; ②抽真空挤塑时,模具过大,绝缘或护套容易起棱和松套。 ③一般塑料的实际拉伸在 2mm左右。 拉伸比大的塑料模套放大值大于拉伸比小的塑料模套放大值。 ④模芯和模套之间距离太小,容易堵塞,造成设备事故。 安装模具时应特别注意。 三、模具的调整 ⑴模芯安装:模芯安装在模芯支撑器上,一种为螺纹连接,另一种为插接。 ⑵模套安装:模套嵌入模套座内,再将模套座置入机头的膛腔内并径向固定,再拧上压盖压紧模盖。 压盖不要拧太紧,否则不利于初调偏心 ; ⑶模具拆卸:顺序。一个月挤塑工艺学续第三节加温系统一、温度控制系统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