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鉴赏诗歌形象内容摘要:
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 , 即用一句话 “ 盖帽 ”。 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 , 注意要围绕 “ 诗人形象 ” 这个中心来写。 缺第一方面 , 扣 2分;没有分析 , 而写出形象和诗中的一部分内容 , 扣 3分;不能围绕中心写 , 扣 3分。 参考答案: ⑴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 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 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 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的形象。 ⑵ 诗人犹如孤云一样 , 当众鸟高飞尽 , 正是众人得志时的表现 , 他却独自飘荡 , 壮志不酬 , 符合作者有才无法施展示的特定身份 , 而对敬亭山时 , 作者看到更广的更雄伟的自然 , 便看无厌 , 有了乐观和豪放的心态 , 总的说来是孤傲乐观浪漫的诗人形象。 众鸟飞尽 , 孤云独闲 , 山静而空 , 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 , 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 ,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 , 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 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 , 自由 、 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 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 , 水边 , 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 技巧点拨 】 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或画面识别其性质 , 在理解诗歌深层内涵的基础上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 ( 1) 什么形象; ( 2) 形象的基本特征; ( 3) 形象的意义。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 关河梦断何处 ” 是说一觉醒来 , 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 , 意谓脱离了前线; “ 尘暗旧貂 ?”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 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 , 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 , “ 天山 ” 代指抗金前线。 “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 表达了壮志未酬 、 报国无门的幽愤。 【 参考答案 】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阅读下面三首宋诗 , 完成后面的习题。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 , 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 , 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熟 孙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牛 王安石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 这三首诗显示出 “ 牛 ” 各自不同的思想境界 , 请各用一句话阐明。 答: ( 1) “ 病牛 ” 心有不平而无怨尤。 ( 2) “ 老牛 ” 在结了债之后的轻松与满足之中 , 追求平和与淡泊的生活情趣。 ( 或无争无求自足 ) ( 3) “ 牛 ” 朝暮耕耘全是为了人们的利益 , 任劳任怨 , 无私奉献 , 决不索取。 二、如何鉴赏诗歌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是高考语文 《 考试说明 》 对考生古诗文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之一。一、鉴赏诗歌形象
相关推荐
致 1米的长度比定义中的长度缩短了。 1983年,第 17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真空中的光,在 299792458分之一秒内通过的行程为 1米。 一同学高 165 , 一支笔长 , 高邮到扬州的距离约为 60 , cm dm km 刻度尺 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螺旋测微器 游标卡尺 钢卷尺 单位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请同学们用刻度尺测一测物理课本的宽 a b cm 该物体的长度为 cm cm
分析 主旨大意题是阅读理解中要求高、难度大的题型之一,是一种很能体现试题区分度的题型,一般占整个阅读理解题的 10%左右。 主旨大意题要求考生对全文的内容或某一段的内容加以合理的归纳,目的是检查对短文整体或某一段落的理解概括能力。 它可以是对文章或段落中心的陈述,也可以是文章标题的选择。 有些文章尤其是说明文和议论文,往往有主题句表明中心思想,段中有主题句展开段落中心。 但有些文章
目可研报告中的分析数据销售利润填写项目可研报告中的分析数据税金填写项目可研报告中的分析数据投资利润率填写项目可研报告中的分析数据示范带动作用填写项目可研报告中的分析数据促进农民增收填写项目可研报告中的分析数据公共服务覆盖范围填写项目可研报告中的分析数据生态环境影响填写项目可研报告中的分析数据8主要财务指标9社会效益分析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5 标准文本试样及填写说明 项目单位(盖章):
末 氧化铁 Fe2O3 铁红 红棕色粉末 四氧化三铁 Fe3O4 磁性氧化铁 黑色晶体 铁的氢氧化物 —— 氢氧化亚铁的制取: 22 )OH(FeOH2Fe 33 )OH(FeOH3Fe实验现象: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开始析出白色絮状沉淀,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氧化成了氢氧化铁。 氢氧化铁溶液 在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