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鉴赏诗歌形象内容摘要:

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 , 即用一句话 “ 盖帽 ”。 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 , 注意要围绕 “ 诗人形象 ” 这个中心来写。 缺第一方面 , 扣 2分;没有分析 , 而写出形象和诗中的一部分内容 , 扣 3分;不能围绕中心写 , 扣 3分。 参考答案: ⑴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 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 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 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的形象。 ⑵ 诗人犹如孤云一样 , 当众鸟高飞尽 , 正是众人得志时的表现 , 他却独自飘荡 , 壮志不酬 , 符合作者有才无法施展示的特定身份 , 而对敬亭山时 , 作者看到更广的更雄伟的自然 , 便看无厌 , 有了乐观和豪放的心态 , 总的说来是孤傲乐观浪漫的诗人形象。 众鸟飞尽 , 孤云独闲 , 山静而空 , 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 , 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 ,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 , 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 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 , 自由 、 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 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 , 水边 , 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 技巧点拨 】 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或画面识别其性质 , 在理解诗歌深层内涵的基础上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 ( 1) 什么形象; ( 2) 形象的基本特征; ( 3) 形象的意义。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 关河梦断何处 ” 是说一觉醒来 , 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 , 意谓脱离了前线; “ 尘暗旧貂 ?”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 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 , 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 , “ 天山 ” 代指抗金前线。 “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 表达了壮志未酬 、 报国无门的幽愤。 【 参考答案 】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阅读下面三首宋诗 , 完成后面的习题。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 , 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 , 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熟 孙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牛 王安石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 这三首诗显示出 “ 牛 ” 各自不同的思想境界 , 请各用一句话阐明。 答: ( 1) “ 病牛 ” 心有不平而无怨尤。 ( 2) “ 老牛 ” 在结了债之后的轻松与满足之中 , 追求平和与淡泊的生活情趣。 ( 或无争无求自足 ) ( 3) “ 牛 ” 朝暮耕耘全是为了人们的利益 , 任劳任怨 , 无私奉献 , 决不索取。 二、如何鉴赏诗歌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是高考语文 《 考试说明 》 对考生古诗文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