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二空调自适应恒温恒湿控制节能监控系统简介三可内容摘要:
手动设置 61%开始去湿 自适应控制 70% 40% 在 40%—60%RH范围内,计算机自动控制,空调压缩机不会进入制冷工作状态。 获得节约能源的效果。 3. “N+1” 台空调富余量的自动控制是节约能源的途径之三 根据 “ 空调群 ” 里 “ N+1”台空调所产生的制冷量总和,自动判断备用空调 “ +1”的物理位置,控制其合理的开关状态,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智能关闭、开启 N+1台富余空调 智能控制 N+1台 备份空调 的能源消耗,以节约能源。 机房的专用空调制冷标准配置是 N台空调,再 +1台备份。 +1台备份空调是直接分布在“空调群”的排列里。 它是在“空调组群”产生的制冷总量上体现出 +1的效果。 自适应控制技术: 恒定控制机房室内目标温湿度标准,根据室外环境温湿度的下降和上升,对空调总制冷量的实际需求,自动控制 +1台备份空调的自动关闭和开启,以节约能源。 能源获得节约的简单演示 N+1台空调的制冷总量 白天温度 +1台备用空调制冷量 春秋季环境温度较大下降 晚上环境 温度下降 充分利用 大自然温度相对下降的冷却能量 有效控制 空调不合理工作状态所消耗的能量 有效控制 +1备份空调 的能源消耗 有效排序 开启空调的数量和编号 冬季环境温度大幅下降 节约部分 1 节约部分 2 节约部分 2 节约部分 2 全部交换机架发热总量 机房工况损耗 4. “空调群 ” 自动排序,使冷量利用效率最大化,是节约能源的途径之四 机房内发热源(交换机)的分布不均衡,“ 空调群 ” 里的每台空调相对应 “ 区域 ”的制冷负荷量是不同的。 对 “ 空调群 ” 的自动排序功能,使冷量利用效率最大化是有效的节能措施。 也是提高恒温恒湿环境的技术保障。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对平江 6403机房 64只机架的 320个温度点数据测试 可见其发热源是不平衡的 温度最高点 ℃ 温度最低点 ℃ 空调 空调 空调 空调 空调 E D C B A 机房室内环境温度分布 ——不平衡 曲线图 制热 通风 制冷 制冷 制冷 1 2 3 4 5 室内环境温度 ℃ 空调序号 28 26 24 22 20 18 原温度设定 空调状态 使用节能技术前的机房温度分布曲线图 室内环境温度 ℃ 1 2 3 4 5 34 32 30 28 26 24 22 20 18 空调序号 空调状态 通凤 通风 通风 制冷 制冷 机房室内环境温度分布 ——相对 平衡 曲线图图 自动温度设定 使用节能技术后的机房温度相对平衡分布曲线图 空调自动排序功能 自适应控制技术: 根据不同机房存在的不同工况条件,结合空调已经固有的排列顺序,计算机温度模拟技术自动排序“空调群”中优先开、关机的“编号”次序,使相同数量空调的制冷量,获得冷却效率最大化,以节约能源。 考虑到机房扩容等工况条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可建立自动定期“排序”温度模拟测试功能。 上述空调自动排序功能 ,改变了原来每台专用空调“ 单兵作战 ” 状况为整个机房专用空调组群 “ 团队 ” 的作战功能 , 提高了 “ 机组群 ”的工作效率。 温度与颜色的对应关系 计算机模拟温度的简单实况图显示 开启 5台 空调数量, 不合理 的排序效果 冷量分布不均衡、效率低、浪费能源 同一个机房计算机温度模拟图 1 1 2 3 4 5 开启 4台 空调数量, 合理 的排序效果 冷量分布均衡、效率高、节约能源 同一个机房计算机温度模拟图 2 1 2 4 5 上海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在 《 专用空调自适应温度控制节能系统研究报告 》 中指出: 在以往的机房空调系统中,控制压缩机的启停及工作状态的依据是空调回风口的温度参考值。 然而,空调机组设备通常安装在靠窗或靠墙部位,其顶部回风口的气流温度并不能准确代表每个交换机柜架的环境温度,且往往会有很大的局部偏差。 实际上,由于整个机房空间的几何复杂性,以及空调出风口位置和出口气流参数的不。一概述二空调自适应恒温恒湿控制节能监控系统简介三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