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制度史课件第三章主讲:赵沛教授山东大学内容摘要:
重帖经、墨义。 • 帖经:先试帖经并略问大义; • 墨义:笔答经义,考疏与注(各 5题) • 选试: 常科登第后,由吏部考试,城址为选试,只有通过选试方能正式任官。 • 投卷: 唐代科举考试的变通制度。 • 殿试和武举。 第五节、两宋时期的人事 行政制度 一、 官员选任制度 以进士一科取士的基本格局 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作进士及等;二等称作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三年一次的州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度。 宋待的科举考试,既是资格考试.又是任官考试。 宋代科举:一科取士 ⊙ 宋初:诸科取士:进士、诸科、武举 ⊙ 进士科:经义进士(经义、论、策)和诗赋进士(诗赋、论、策); “ 专经者用经义定取舍,兼诗赋者以诗赋为去留,其名次高下,则于策论参之。 ” ⊙ 宋代进士分三种: 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宋英宗治平三年( 1066)定制三年一试。 ⊙ 宋代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方法: 开宝六年( 970年):州试(解试)、省试、殿试三级。 • 宋代科举舞弊方法: • 传义、换卷、易号、卷子出外、誊录灭裂。 • 宋代科举考试内容的改革: • 神宗熙宁 8年,废除诗赋、帖经、墨义的考试方法 颁布王安石的 《 三经新义 》 和论、策取士; 1,大经: 《 易(官义 》 、 《 诗经 》 、 《 书 》 、 《 周礼 》 和 《 礼记 》 ; 2,兼经: 《 论语 》 、 《 孟子 》 ; 3,论、策 (考试分四场:大经、兼经、论、策) 二、官员考核制度 ( 一 ) 两院三级考课体系 审官院:负责京官的考核 考课院:负责地方官考核 同时守令负责县令 、 监司考知州 、 两院考百官 ( 二 ) 宋代实行一年一考和官员三年一任。中国行政制度史课件第三章主讲:赵沛教授山东大学
相关推荐
》 ( CSPD) 知识仓库 《 中国法律知识仓库 》 ( CLKD) 《 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 》 ( SNAD) 《 中国医院知识仓库 》 (CHKD) 《 国内外标准数据库 》 ( SCSD、 SOSD) 《 中国农业知识仓库 》 (CAKD) 《 国学宝典数据库 》 ( GXBD) 《 中国建筑知识仓库 》 (CUAD) 《 哈佛商业评论数据库 》 ( HBRD) 《 中国城市规划知识仓库
的行政决策与执行制度 一 、 中枢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制度 两宋时期的中枢行政决策与执行制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北宋前期 , 实行的是中晚唐以来的中书门下体制;自宋神宗元丰年间至南宋 , 实行的是省部制 , 包括北宋中后期的三省六部制和南宋的两省六部制。 (一)北宋前期的中书门下体制 下的中枢决策 三省六部九寺五监(虚职) 中书门下及其诸使: 枢密院决策体制 三司决策
司法当局的审判惯例称为 “ 廷行事 ” ,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当事人不服判决的,可要求再审,称为 “ 乞鞫 ”。 □汉律有 “ 鞫狱 ” 和 “ 断狱 ” ,即对被告人进行审讯和判决。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司法制度 一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机构 ( 一 ) 三国 ( 曹魏 ) 时期的立法机构 ( 二 ) 两晋时期的立法机构。 ( 三 ) 北魏的立法机构 ( 四 ) 北齐的立法机构 二
年度投资计划 主要内容(范式) – 总体情况 – 主要特点 – 重大投资项目情况 – 金融投资情况 – 科技开发投资情况 13 年度投资计划 编制程序 产权代表向国资委报送下年度投资计划草案(四季度) 国资委审核草案并向产权代表反馈意见 产权代表组织修改、完善,提交董事会审议 经审议决定的投资计划报国资委备案 14 年度投资计划 上 报 材 料 名 称 草案 正式 年度投资计划文本
此则故交元丹,亲接斯议。 若苏、马二公愚人也,复何足尽陈。 倘贤贤也,白有可尚。 夫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是知才难不可多得。 白,野人也,颇工于文,惟君侯顾之,无按剑也。 伏惟君侯,贵而且贤,鹰扬虎视,齿若编贝,肤如凝脂,昭昭乎若玉山上行,朗然映人也。 而高义重诺,名飞天京,四方诸侯,闻风暗许。 倚剑慷慨,气干虹霓。 月费千金,日宴群客。 出跃骏马,入罗红颜。 所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