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制度史课件第三章主讲:赵沛教授山东大学内容摘要:

重帖经、墨义。 • 帖经:先试帖经并略问大义; • 墨义:笔答经义,考疏与注(各 5题) • 选试: 常科登第后,由吏部考试,城址为选试,只有通过选试方能正式任官。 • 投卷: 唐代科举考试的变通制度。 • 殿试和武举。 第五节、两宋时期的人事 行政制度 一、 官员选任制度 以进士一科取士的基本格局 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作进士及等;二等称作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三年一次的州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度。 宋待的科举考试,既是资格考试.又是任官考试。 宋代科举:一科取士 ⊙ 宋初:诸科取士:进士、诸科、武举 ⊙ 进士科:经义进士(经义、论、策)和诗赋进士(诗赋、论、策); “ 专经者用经义定取舍,兼诗赋者以诗赋为去留,其名次高下,则于策论参之。 ” ⊙ 宋代进士分三种: 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宋英宗治平三年( 1066)定制三年一试。 ⊙ 宋代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方法: 开宝六年( 970年):州试(解试)、省试、殿试三级。 • 宋代科举舞弊方法: • 传义、换卷、易号、卷子出外、誊录灭裂。 • 宋代科举考试内容的改革: • 神宗熙宁 8年,废除诗赋、帖经、墨义的考试方法 颁布王安石的 《 三经新义 》 和论、策取士; 1,大经: 《 易(官义 》 、 《 诗经 》 、 《 书 》 、 《 周礼 》 和 《 礼记 》 ; 2,兼经: 《 论语 》 、 《 孟子 》 ; 3,论、策 (考试分四场:大经、兼经、论、策) 二、官员考核制度 ( 一 ) 两院三级考课体系  审官院:负责京官的考核  考课院:负责地方官考核  同时守令负责县令 、 监司考知州 、 两院考百官 ( 二 ) 宋代实行一年一考和官员三年一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