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与大肠相表里”从理论到实践内容摘要:

外脱) (瘀滞化热) 西医诊断:   (肠道、肺、凝血)   3级(很高危组)  如何治疗。 如何进行器官功能支持。 2020- 11 治疗 (一)原发病治疗 (二)呼吸支持 (三)药物治疗 (四)中医治疗 2020- 11 推荐 意见 积极控制原发病是遏制 ALI/ARDS发展的 必要措施 (推荐级别: E级) (一)原发病治疗 手术引流。 查腹部 CT检查示 : 1)对比入院 CT,阑尾炎及周围脓肿较前有所吸收。 2)腹部肠管扩张积液,考虑 麻痹性肠梗阻 形成;盆腔、腹腔积液。 脓肿局限, 不行手术引流。 泰能联合奥硝唑抗感染 2020年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 2020- 11 (二)呼吸支持 推荐 意见 ARDS患者应 积极 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推荐级别: E级) 无创 or有创 ? (意识清楚、气道分泌物少) 有创 —— 肠梗阻、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模式与参数 模式: A/C,参数: VT:350ml, f: 20次 /分,PEEP: 8cmH2O, FiO2:100% (氧合改善后下调) 2020年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 2020- 11 (三)药物治疗 推荐 意见 在保证组织器官灌注前提下,应实施 限制性的液体 管理,存在低蛋白血症的 ARDS患者,可通过补充白蛋白等 胶体溶液 和应用 利尿剂 液体管理:补充胶体、应用利尿剂; 抗炎减少渗出:甲强龙、乌司他丁; 控制血糖、血压、增强免疫、保护胃粘膜、补充营养、维持电解质平衡、雾化祛痰、解痉平喘等对症处理; 其他:半坐卧位、各种监测等。 2020年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 2020- 11 (四)中医治疗-初期 转入 ICU后第 1天 , 患者 烦躁丌安 , 痛苦面容 , 气促 , 腹胀 , 发热 , ℃ , 舌暗红 , 苔黄腻 , 脉弦数。 呼吸急促 , 口唇略紫绀 , 腹大如鼓 , 腹皮拘急 , 未闻肠鸣音。 腹围 105cm。 腹腔压力 , CVP 20cmH2O。 名中医刘伟胜教授查房 , 考虑为正虚邪实之证。 辨证为 气虚毒瘀 、 腑气丌通 治宜 益气通腑泻热 , 调畅气机 , 运用 攻里通下法以引邪外出。 2020- 11 (四)中医治疗-初期 处方:经验方 “ 黄鱼承气汤 ” 加减 组成:生大黄 15g(后下 ), 厚朴 30g, 枳实 30g, 元明粉 10g(分冲 ), 金银花 20g, 公英 30g, 地丁 20g, 黄芪 15g, 鱼腥草 30g。 煎取 200ml,保留灌肠。 并予电针双足三里健运脾胃之气,使胃气得降,肠道之气得顺。 盐炒吴茱萸热熨脐周以行气消胀。 • →→ 治疗后解黄褐色臭秽硬便 4次,多次矢气,自觉气促、腹胀较前减轻。 2020- 11 (四)中医治疗-初期 转入当天 转入后 2天 2020- 11 (四)中医治疗-中期 转入第 3天,患者神清,精神稍疲倦,纳呆,腹胀减轻,气促缓解,氧合指数明显改善,大便日 2次,质硬量少,舌淡暗,苔白腻,脉滑。 腹围减至 102cm,腹腔压力减至 19cmH2O, CVP 12cmH2O 考虑其排便量少,仍觉腹胀,故以 理气通腑,养阴润肠 为法, 麻子仁丸 加减,处方:生大黄 15g(后下 ),厚朴 30g,枳实 30g,火麻仁 30g,苦杏仁10g,白芍 15g,玄参 15g,麦冬 15g,白术 30g,木香 10g(后下), 3剂,每剂煎 200ml,分四次服,缓慢鼻饲,停用中药灌肠。 2020- 11 (四)中医治疗-中期 转入第 5天,患者精神仍觉疲倦,困重,胃纳差,体温正常,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