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郧阳区农村民居抗震能力调查报告(定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洪水泥石流等灾害易发 生地段,轻者造成墙体开裂、变形,重者房屋毁坏。 在这次安阳镇几个村里都 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其中在余咀 村一 户 民居 ,房前因边坡失陷,道场基本悬空,房屋整个前倾,墙体相互间开裂,四周靠木杆抵撑,这样的房屋在农村处处可见 , 在安阳镇调查的 11 个村里,基本上每个村都有 3至 5户这样的房屋 (见照片 3)。 图片 3 因屋基失陷造成民居倾斜成危房 半数民居房屋结构简单、设计施工粗糙、抗震能力达不到要求。 全区农村建房大部分都是早期建设的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房屋,这些房屋达 69602 户,占到总户数的 %。 这些房屋没有经过 建筑设计院设计,更没有规范的施工队伍施工,完全是凭农村工匠土方法建造,大部分都是土墙顶上架木10 梁,整个房屋仅靠几根木柱子连接,抗震能力极差。 部分 20xx 年左右建设的二层砖房或者一层砖房,在建设过程中同样没有设计图纸、专业施工队伍,在结构中没有扩展基、没有圈梁、更没有抗震柱,有的仅有圈梁而没有抗震柱,这样的房屋占到该类型的 80%,还有一部分房屋的楼顶和楼梯没有进行混凝土现浇而是 使 用预制板,当用到 5 至 10 年左右,楼顶就开始渗水,楼梯开裂,这类房屋有一定的抗震能力,但是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见照片 4)。 图片 4 大部分二层以上民居无圈梁、无抗震柱等无抗震措施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民居年久失修,农民无 经济能 力 新 建 安全住房。 在安阳镇小河、陈营、横山、余咀等 11 个村里,土坯房和 90 年代左右建设的砖房全部都存在墙体开裂、屋基失陷、整体结构走形等情况。 据安阳镇 政府 分管集镇建设的党委成员田部长介绍,在 20xx 年后的几次普查中,安阳镇的 22 个村每个村有近 75%的房屋被确定为 D级危房,有的甚至达不到 D级,11 这些住房村民有的无子女、有的子女远走他乡,他们无经济来源,靠政府低保生活。 还有 50%左右的村民无可靠收入 ,以种地为生。 这部分村民虽然房屋时间久远,但迫于经济收入而没有经济能力 新建 抗震能力强的住房,只能继续住在 危房里。 (二)新建农村民居达不到国家设计施工标准和抗震设防要求。 在近几年的社会发展中,一部分村民勤劳致富经济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一部分 村民 借助移民搬迁和新农村建设,盖起了小洋楼,像安阳口村、小河村、陈营村等每个村都有 10至 20 户新 建二层以上砖房。 但在我们调查过程中,这些住房80%由 农村土工匠或没有资质的施工队伍建设,他们没有建筑设计院的规范设计图纸,没有规范的施工 和监理,建筑材料也都没有经过质检部门检验, 最后也没有竣工验收。 例如 小河村一栋三层楼房,圈梁厚薄不均、抗震柱还有钢筋外露、楼顶使用预制板等情况 ,甚至一些新建住房没有圈梁、没有抗震柱等,这些都达不到 抗震设防要求 (见照片 5)。 图片 5 新建民居但无圈梁、无抗震柱等基本无抗震能力 12 (三)镇村财力有限,不能统一规划建设。 在镇领导田部长的介绍情况里,安阳镇属老库区乡镇,经历了丹江水库建设的两次移民搬迁,近年又经历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再次移民,好田好地被淹、移民重建任务繁重 等原因 造成了镇 村经济落后,财政收入薄弱 ,对村民的住房建设也谈不上资金扶持。 沿库岸的十 几个村按照国家相关要求都要搬迁后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