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区td网络“三差”小区提升专项优化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统故障:主设备故障 或者某个天线出现故障、 RRU停电不在位, 导致工作异常,覆盖区域变小。 规划设计问题:设计方案没有达到覆盖要求,未装天线、天线放置位置错误造成物体阻挡或者天线口功率过小等原因。 环境问题:新建高楼阻挡导致规划中的室外基站无法覆盖到,或者建筑内部结构变化,导致原覆盖方案无法满足。 专项工作组,根据室分小区弱覆盖、高质差出现的频次,对 以 下室分小区进行了摸排 处理 , 具体 如下表: 弱覆盖频次高的小区 现场测试问题 整改意见 北碚蔡家公租房 D 区微 T2 北碚海屋裕鑫名都微 T1 北碚海宇中央鑫都微 T2 北碚六号线天生站微 T1 北碚六号线天生站微 T2 北碚六号线天生站微 T3 北碚营销中心碚城分部微 T1 北碚 六号线状元碑站 微 T2 弱覆盖区域建站需求 通过对全网话务量及终端分布区域的分析, 北碚 区及各县城部分区域的话务高区域,TD站点分布较为稀松,站间距大,尤其是居民小区内的覆盖差, 23G切换重选次数多,需要通过补点加强覆盖吸引回流 TD终端占用 TD网络,同时分担 GSM网络负荷。 通过分析全网 需要在三个区域建设 TD基站,如下图: 弱覆盖小区 处理效果 Xxx 高质差小区整治 频率码字的优化 频率码字的优化是 对网络质量的深度优化, 随着 TD 事业的飞速发展,用户数量的急剧上升,站点的不断增加和小区不断扩容,网络的平均站间距越来越小,同时由于日常优化频繁的频率 调整 , TD 网络的 频率复用度 越来越高,容易 导致频点 、扰码 混乱 产生的 干扰 ,质差问题越来越严重,为提高 TD 网络运维能力 以及提升网络服务质量和用户感知, 需 要 对 北碚进行 一次整体 频率 规划和优化 ,但是频率码字的优化是一个系统的优化工作,本次核查仅仅是对已经出现的质差小区进行频率码字上的核查 和 修改。 1) 频段规划原则 A 频段和 F频段分配原则, A频段 9 个频点 1005510120, F频段 9 个频点 95059571,室内外频点分段使用, R4/H载波分段使用,染黄的频点为 H频点。  宏小区频率分组 室外宏小区主载波 按照对应方案配置列表的设置, R4/H 均可作为主载频使用,共计 6个主频点, 特殊情况下,主载波也可以使用室分频点, 辅 载波 设置策略根据不同的主频点按原则进行分配,保证现网各频点使用的均衡性 ,由于部分终端不支持 F频段做 R4 载波,本次频率规划将 F载波使用为 H载波。 室外宏小区分组及主辅 载波 配置 策略如下 , 黄 色 标记 的为 H 频点: 主 辅 1 辅 2 辅 3 辅 4 辅 5 辅 6 辅 7 辅 8 辅 9 辅 10 辅 11 V1 V2 V3 V4 V5 V6 V7 V8 V9 V10 V11 V12 分组一 10080 10104 10088 10112 10096 10063 10120 10071 10055 9537 9529 9545 分组二 10088 10112 10096 10120 10080 10071 10104 10063 10055 9545 9529 9537 分组三 10096 10120 10080 10104 10088 10063 10112 10071 10055 9537 9529 9545 分组四 10104 10080 10088 10112 10096 10071 10120 10063 10055 9545 9529 9537 分组五 10112 10088 10096 10120 10080 10063 10104 10071 10055 9537 9529 9545 分组六 10120 10096 10080 10104 10088 10071 10112 10063 10055 9545 9529 9537  室分小区频率分组 室分小区分组及主 辅载波 配置策略 如下 ,黄 色 标记 的为 H 频点: 主 辅 1 辅 2 辅 3 辅 4 辅 5 辅 6 辅 7 辅 8 辅 9 辅 10 辅 11 V1 V2 V3 V4 V5 V6 V7 V8 V9 V10 V11 V12 室分 1 10055 10063 10104 10071 10112 10080 10120 10088 9529 10096 9537 9545 室分 2 10063 10055 10071 10112 10088 10120 10096 10104 10080 9529 9545 9537 室分 3 10071 10055 10063 10120 10096 10104 10080 10112 10088 9529 9537 9545  频点使用分布及室内外频点混用情况 宏站小区频点分布如图所示, 频点在修改前 约 %的宏站小区借用了室分 3频点, %宏站 使用了 F频点为主载波, 在处理 质差小区优化 频率 的过程中 ,F频点和室分频点为为主频点的小区数量在下降 ,频率的优化呈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后期将杜绝 F 频点为主载波)。 图 51 宏站小区主频点 修改前占比 分布统计 计数项 :主频 主频点 修改前 修改后 9505 % % 10055 % % 10063 % % 10071 % % 10080 % % 10088 % % 10096 % % 10104 % % 10112 % % 10120 % % (空白 ) 总计 708  扰码分析 扰码规划原则如表 : %%%%%%%%%9505 10055 10063 10071 10080 10088 10096 10104 10112 10120修改前 修改后 扰码规划原则 处理质差过程中,对 扰码 修改情况如下: 核查内容 数目 本站间存在同频同扰码组 7 第一邻区间同频同扰码 11 第一邻区间同频同下行导频码 4 第二邻区间同主频同下行导频码 0 第二邻区间同辅频同下行导频码 0 表 55 扰码核查结果 具体的频点扰码修改如下表: xxx 增强型 RLS 技术的分场景运用 增强性 RLS 技术是根据 UE 测量报告的 RSCP 值判断用户是否处于弱覆盖区域 (设置一个弱覆盖区域门限,当服务小区的导频值 该弱覆盖门限时,则认为用户处于弱覆盖区域 ),且可以针对弱覆盖区域定制调整策略:不动作、优先考虑时隙调整在考虑降速 其次考虑系统间切换 , 同时还可以针对弱覆盖区域进行系统间切换门限的配置,此参数运用得当可以有效的提升 用户的通话质量,降低质差小区。 本次调整,首先 开启 期的基站 的 增强型 RLS 技术, 其实 分场景设置增强相 RLS 技术的参数:  TD 小区 上行 时隙 有干扰 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