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1-2元素周期律内容摘要:

B. Mg2+ C. Cl D. Ca2+ A和 B是短周期的元素,它们的离子 A2+和 B3+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原子半径 :AB B. 原子序数 :AB C. 离子半径 :A2+B3+ D. 质量数 :AB AB C AC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At Po Te Sb As Ge Si Al B 最强 最强 周期表中主族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判断 依据 金属性 非金属性 金属单质与 水或酸 反应置换出 H2的难易 金属最 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碱性强弱 非金属单质与 H2化合的难易 及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 二、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 周期性 变化 例: 1117号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变化情况 Na Mg Al Si P S Cl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结构特点 电子层数: 核电荷数: 原子半径: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 少 多 大 小 少 多 核对最外层电子引力递增 失电子能力: 得电子能力: 强 弱 弱 强 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猜想 科学探究 2: 元素的性质与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实验 1:镁与水的反应 现 象 方程式 未加热时反应缓慢,加热迅速反应,放出氢气,加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Mg+2H2O==Mg(OH)2+H2↑ 实验 2:镁和铝与盐酸的反应 Mg Al 现 象 剧烈反应生成气体 较迅速反应生成气体 方程式 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钠、镁、铝 (同周期的金属 )的性质 钠 镁 铝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 与冷水反应:反应 ,放出氢气。 与冷水反应 ,与沸水反应。 与酸反应 ,都放出氢气。 与酸反应 ,放出氢气。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 NaOH Mg(OH)2 Al(OH)3 Na Mg Al 金属性逐渐。 剧烈 缓慢 较快 强碱 中强碱 两性氢氧化物 减弱 剧烈 较迅速 Si P S Cl 最高价 氧化物 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及其酸性强弱 单质与 H2反应条件 气态氢化物 及其稳定性 结论 H2SiO3 H3PO4 H2SO4 HClO4 弱酸 中强酸 强酸 最强酸 酸性逐渐增强 高温 加热 加热 点燃或光照 SiH4 PH3 H2S HCl 稳定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SiO2 P2O5 SO3 Cl2O7 硅、磷、硫、氯 (同周期的非金属 )的性质 根据实验,可得出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 Na Mg Al S。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