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alnetworksfuzzysystem内容摘要:

1956年,由 McCarthy、 Minskey、 Shannon、Newell等提出。 Dartmouth 会议 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 三、人工智能的发展 50年代 以博弈、游戏为对象进行研究 1) Samuel研制成功具有自学能力的启发式博弈程序 2) Newell研制了启发式程序 Logic Theorist。 对 《 数学原理 》 中 38条定理进行了证明,开创了利 用计算机研究思维活动规律的工作 3) Chomsky提出语言文法,开创了形式语言研究 三、人工智能的发展 50年代 4) McCarthy建立 LISP,不仅可以处理数值, 而且可更方便地处理符号,为人工智能研究提 供了重要工具 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 三、人工智能的发展 60年代 前期以搜索问题、通用问题求解研究为主 1) Newell发表问题求解程序,使启发式程序有更 大的普遍性 2) Feigenbaum研制成功 DENDRAL化学专家系统, 使人工智能研究从着重算法转向知识表示的研 究,也是人工智能研究走向实用化的标志 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 三、人工智能的发展 60年代 3) Robinson提出归结原理 4) Quilian提出语义网络的知识表示法 5) IJCAI成立 ( 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 三、人工智能的发展 70年代 前期以自然语言理解、知识表示研究为主 1) Winograd发表自然语言理解系统 SHRDLU 2) Colmerauer创建 PROLOG语言 3) Schank提出概念从属理论 4) Minskey提出框架知识表示法 5) Feigenbaum提出知识工程 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 三、人工智能的发展 80年代 专家系统广泛应用,出现了专家系统开发工具,开始兴起人工智能产业 1)日本提出五代机计划 2)中国提出 863计划 863306 (知识网络 数字图书馆系统工程 ) 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 三、人工智能的发展 90年代 现在 1)人工神经网络的复兴 2)基于知识的系统 CYC 3) Deep Blue 4)分布式人工智能与多 Agent系统 robots, Softbot,集成自治系统 5)知识科学 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 人工智能经过发展,形成了许多学派。 不同学派的研究方法、学术观点、研究重点有所不同。 这里主要介绍认知学派、逻辑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和连接主义学派。 一、认知学派 (以 Simon,Minskey和 Newell等为代表 ) 基本思想 从人的思维活动出发,利用计算机进行宏观功能模拟。 基于物理符号系统假设,将任何信息加工系统看成是一个具体的物理系统。 一、认知学派 基本观点 物理系统表现智能行为的充要条件是该系统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 主要工作 1) Newell的 Log。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