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ovouser-绪论内容摘要:

、稳定的,但在事实上社会判断又常常受到现实生活的冲击和破坏,无法具有稳定性。 • 社会判断的影响因素 – 事先预期 – 小样本 – 信息的取样 – 负面信息的影响 – 整合信息 – 共变判断 – 框架效应 – 情绪和动机 • 关于图式 图式是一种认知结构 ,它代表着某个特定概念的有组织的知识。 – 图式的优点 • 有助于信息加工 • 加快信息处理 • 有助于自动推理 • 可以添加信息 • 有助于解释 • 提供预期 • 图式蕴涵情感 – 图式的缺点 • 有选择地吸收与图式相一致的信息 • 扭曲对社会情境的理解 • 图式一旦形成,人们不愿意去修改 第三节 社会认知效应 一、首因效应 首因即首次或最先的印象,即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第一印象。 在社会心理学中,首因效应指的是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 首因效应产生的原因 – 最初印象对于后继信息的解释有明显的定向作用,后来的信息被同化整合到先前构成的图式中去 – 人们容易忽略、不注意后面的原因 – 后面信息的重要性被打折扣 • 应用 – 展现自己最吸引人的品质,尽力避免不良品质的出现 – 学习和掌握一些社交技能、方法和策略 – 加强修养,养成良好的个性和道德品质 • 提醒 – 防备首因效应,不要被别人的第一印象迷惑 – 人们在形成对他人的第一印象时,多注意负面的特性 – 首因效应可以改变 二、近因效应 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指的是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 近因效应产生的原因 – 最新信息的强度,形成印象过程中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信息提供 – 原来印象随时间推移而淡忘 – 人的个性特点的影响 • 应用 – 认真对待每一次交往 – 重视交往的“结尾” – 结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 三、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人们就倾向于据此推论这个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实验 研究者让被试阅读详细的案件材料 ,让他们设想自己是法官 ,要对罪犯判刑。 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漂亮的女性罪犯照片附在案例上 ,第二组所附照片是无魅力的女性罪犯 ,第三组是控制组。 而案件又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诈骗 ,另一种是偷窃。 被试给罪犯判刑的评价年数 罪行 作者的外表吸引力 有魅力 无魅力 控制组 诈骗 偷窃 显然 ,对于被认为与魅力有关的诈骗罪 ,被试倾向于对有魅力的罪犯给予重判 ,平均刑期明显长于其他两组 ,而其他两组间没有明显的差别。 另一方面 ,在与外表魅力无关的偷窃罪方面 ,具有外表魅力的罪犯却得到了同情 ,平均给予的判刑年数低于其他两组。 可见 ,尽管在一般情况下漂亮的外表能够使人们做出更为积极的评价 ,但是 ,当人们感到有外表魅力的人在滥用自己的美貌时 ,则会反过来倾向于做出更不利的判断。 • 应用 – 实事求是,防止以偏概全 – 展示自己的突出优点,制造晕轮效应 四、社会刻板印象 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 • 社会刻板印象的形成 – 个人经验 – 社会学习 • 影响社会刻板印象唤起的因素 – 一个人的类别特征明显 – 时间紧、需要快速作出判断时 – 所获得的信息复杂,不易分析加工时 – 人们处于极端状态时 • 社会刻板印象的利与弊 – 快速了解不熟悉的人和群体 – 夸大了群体内的相似性 – 夸大了群体间的差异性 • 提醒 – 不要主观臆断 – 多交往 – 防止别人对我们自己产生刻板印象 第四节 社会行为的归因 一、归因的概念 归因,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判断过程,它指的是根据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对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找到这一行为的原因。 二、归因理论 • Jones和 Davis的对应推断理论 我们如何以他人行为为基础推断他们稳定性格的理论 – 为了实现内在特质的归因,推断他人行为时更多关注: • 自由选择的行为 • 低社会赞许的的行为 • 非共同效果 由某种特殊因素而非其他因素产生的效果 • Weiner的归因理论 行为原因的分类 • 内因与外因 • 稳定性 • 可控性 内部 外部 稳定 不稳定 稳定 不稳定 可控制 特定的努力 暂时努力 老师的偏见 他人的偶然帮助 不可控 特定的能力 心境与情绪 考试难度 运气 • Kelley的因果归因理论 行为的原因可分为三种: – 行动者 – 刺激物(行动者知觉的对象) – 行动产生的情境 归因时,人们主要使用三种信息: – 一致性 ——其他人对同一刺激的反应与当事人一致的程度 (其他人如此吗) – 一贯性 ——在不同场合,对同一给定的刺激以相同方式反应的一贯性 (这个人经常如此吗) – 区别性 ——一个人对不同的刺激或事件以相同方式反应的程度 (是否此人只对这项刺激以这种方式反应,而不对其他事物作同样的反应) 利用三种信息进行归因判断的方式 一致性 一贯性 区别性 归因于 高 高 高 刺激物 低 高 低 行动者 低 低 高 情境 这个学生为什么在我的课上睡觉。 学生们都睡 这人以前也睡 他在别人课上没睡 教师没劲 其他人没睡 他以前也睡 他在别人课上也睡 学生懒惰 其他人没睡 他以前没睡 他在别人课上没睡 情境原因 三、归因的原则 • 打折扣原则: 当其他潜在原因也同时存在时,某个行为原因的重要性将减少的倾向(特定原因产生特定结果的作用将会由于其他可能的原因而削弱) • 扩大原则: 尽管存在着阻碍或抑制某行为出现的因素,但该行为发生,因此增强了该行为发生潜在原因的重要性 打折扣 一个 潜在 原因 行为发生 单一的原因 被给予很高的重要性 潜在原因 1 潜在原因 2 潜在原因 3 行为发生 打折扣现象发生: 每一个潜在原因都被 给予较少的重要性 扩大 只存在促进 的因素 行为发生 行为被赋予 一定的重要性 促进和阻碍的 因素都存在 行为发生 扩大的现象发生: 促进因素被赋予 更多的重要性 四、几种常见的归因错误和偏差 • 基本归因错误 在解释他人行为原因时,过高估计性格作用的倾向 • 行动者 ——观察者效应 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情境原因,把别人的行为归因于内部(性格)原因的倾向 • 自我服务的偏见 也叫自利偏见。 当行为是成功的,如果是他人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外,如果是自己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内;而当行为本身是不好、失败时,如果是他人的行为,则会被归因于内,如果是自己的行为,则会被归因于外。 第五章 社会动机 第一节 社会动机及其理论探索 一、 动机的概念 引起、维持和促进个体行动的内在力量,也就是引起个体行为活动的直接原因。 • 与动机有关的几个概念 –内驱力: 由于人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所产生的旨在恢复稳态的一种内在推动力 –需要 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诱因: 能满足个体需要、引起个体动机的外在刺激 •正诱因:使个体因趋向或获得它而满足其需要的刺激 •负诱因:使个体因逃离或回避它而满足其需要的刺激 二、社会动机 指驱动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力量,也就是以心理内驱力和心理需要为动力源泉而形成的促使行为主体朝向一定目标的动力。 三、动机的功能: –激发功能 –指向功能 –维持功能 –调节功能 三、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 麦独孤的本能论 他认为心理学应该以本能、情绪、情操和意志为主要研究对象。 本能不仅是天生的能力,而且是天生的行为推动力,是策动和维持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而本能的核心是情绪体验。 主要的本能及其相伴随的情绪体验 本能 相伴随的情绪 避害本能 惧怕情感 好斗本能 愤怒情感 拒绝本能 厌恶情感 哺育本能 母爱情感 求偶本能 妒忌情感 求新本能 好奇情感 服从本能 自卑情感 支配本能 自负情感 合群本能 怕孤独情感 求食本能 食欲情感 收集本能 占有欲情感 构造本能 创造欲情感 劳伦兹的习性论 • 攻击、食、性、逃避构成动物的四种本能 • 战争是人类侵犯本能的表现 • 每种动物都有该物种特有的行为,即习性 • “关键期”概念 弗洛伊德的性欲力学说 • 早期,他认为人类有两种基本的本能:“性本能”和“自我保存本能”,后期提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 将本能称为性欲力,也叫力比多( libido),这些性能量是人类生活的原动力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人类的主要动机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 需要按层次排列 自我实现 发展的需要 自我尊重 他人的尊重 爱和归属 安全与保障 生理需要 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来源于外界施加给个体身上的强化,强化指的是行为的后果对行为的影响作用。 具体说,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奖励或惩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行为是否重复,不同的后果对个体的后继行为有不同的影响作用 • 关于自我强化 –强化物由个体自身掌握和支配 –强化的标准由个体自己确定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的归因结果及归因倾向,对他以后的行为积极性会发生影响。 Weiner的成功和失败归因模型指出,如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努力、能力),会使个体感到满意和自豪,把成功归于外部因素(任务容易、机遇)使人产生惊奇和感激。 把失败归于内因,使人产生内疚和无助感,归于外因,产生气愤和敌意。 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任务容易、能力强),会提高以后的行为积极性,把成功归于不稳定因素(运气),以后的行为积极性可能降低。 把失败归于稳定因素(任务难、能力弱),会降低以后的行为动机,而归于不稳定因素(努力不够),可能提高以后的行为动机 第二节 侵犯动机 一、关于侵犯的讨论 • 侵犯的概念 任何形式的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 •特征 – 侵犯的动机和意图 – 包括身体和心理的伤害 – 一种行为是否属于侵犯行为,还以社会的判断为前提 • 侵犯的分类 –手段性侵犯和目的性侵犯 –亲社会的侵犯、反社会的侵犯和被认可的侵犯 二、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