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ⅰ专题七内容摘要:
易:美国成功的秘密不在于华尔街,也不在于硅谷, 也不在于军队,不在于言论自由 …… 易:法治及其背后的制度,核心是 1787年宪法。 二、美国 美国 1787年宪法的背景和目的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在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 —— 华盛顿于 1787年 经济困难 外国商品占据美国市场 海外贸易受挫 没有统一的国内市场 收支失衡,外债巨额 边境面临严重威胁 国内社会矛盾尖锐 政局不稳 松散的邦联体制 制定一部宪法 加强中央集权 总统内阁 行 政 联邦法院 司 法 参众两院 立 法 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 必须经参议院确认 最高法院可宣布 法律不合宪法 三 权 分 立 互 相 制 衡 宪法主要内容: ( 1) 确立联邦制(政府与地方分权) ( 2)政府的权力构建 (政府内部分权) 最高行政长官:总统(行政、军事) 最高立法机关:国会(财政、立法) 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 三权分立 美国由 13个主权州组成的松散联盟,变成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各州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拥有一些州权。 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参议院按州分配、众议院按人口分配,协调了大州与小州的关系 ( 3) 保留黑人奴隶制和折算黑人人口 协调了南方与北方的关系 体现的基本原则: A、中央集权原则(联邦制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核心): C、民主原则: 行政 .立法 .司法三权分立制衡 总统、议员由民选产生 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 1)总统 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间接民选产生,对选民负责(最长 8年)。 有立法权,总统对其通过的法案有权否决。 ( 2)国会 ( 3)最高法院 ( 4)美国实行的是典型的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 国会、总统、法院 掌管,这使美国形成了 总统制、联邦制与共和制混合的国家制度。 共和制是根基,总统制、联邦制受制于共和制。 法官由总统任命,并经国会许可,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 1)地位: 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 2)作用: ③ 拥有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统一的全国市场开始形成,国家安全得以保证,新政权得以巩固。 ① 制约了权力 一定程度上保护资产阶级民主; ② 平衡了利益 缓和了矛盾 ,为美国的长期稳定 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烙印。 ( 3)局限性 评价 (宪法实施的效果) 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 “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 更多地运用 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 ” 学以致用学以致用拓展提升: 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何异同。 都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表现形式; 两党 轮流执政,议会(国会)实行 两院制 ,制定法律的议员都由 选举 产生;其核心都是 代议制。 项目 美国总统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任期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政府首脑 政府官员如何产生 国家权力中心 总统 国王 选民选举 世袭 任期制 终身制 有 无 总统 首相 总统任命 议会产生 总统 议会 两党制的雏形 独立战争时,美国就有 民主派 、保守派之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政党 美国建国后不久,出现 联邦党 、 民主共和党 两大政党 19世纪 30 年代,民主共和党分裂为 民主党 和 自由党 19世纪 50 年代,美国最终形成两党: 民主党 、 共和党 19世纪后半叶,美国的 两党制 正式确立 两党的本质都是为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驴象本一家” “驴象之争”实际上只是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内外政策和治国方略上之争罢了,由于其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因此其本质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因此“驴象本一家。 ” 美国的两党 之争又被称作“驴 象之争”,你是如 何看待这种“驴象 之争”的。 法国的共和历程 法国大革命爆发 1789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2- 1804。必修ⅰ专题七
相关推荐
行省制 9.《 全球通史 》 载:公元前 127年时,皇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能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不断下降。 据此判断,当时地方行政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C 10.“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指 B
但不少还罗列了 “ 闭关锁国 、 戊戌变法 、 实业救国 ” 等非 19世纪中期的史实。 ( 4)在 材料二 中的全球化第四个阶段,请回答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 6 分) ( 4) 第三次科技革命 ( 交通运输技术 、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 ; 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 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障碍;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 三点 6分 ) 一
说: “ 朕皇考曰伯庸。 ” 但自秦始皇有了这一规定后, “ 朕 ” 便成了皇帝独用的自称代词,其他任何人均不得再用了。 —— 白寿彝 《 中国通史 第四卷 》 变革一: “ 始皇帝 ” 三、说教学过程 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文官之长。 金印紫绶,掌武士,武官之长。 不常设。 银印青绶,掌副丞相。 掌图藉章奏,监察百官。 变革二:“决于上” 九卿 (注:九为虚数) 命令直达 三
辛亥革(旧民高潮) 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开端) 《 天朝田亩制度 》《 资政新篇 》 (最早资本主义方案) 五四、中共诞生、大革命( 标志、新三民主义 )、土地革命( 19271937)、抗日战争( 19371945)、解放战争( 19461949) 兴中会、同盟会、中华民国、 《 临时约法 》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三民主义、民族工业 发展、社会习俗变革 2020年小高考如何复习 师生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