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wto干部培训读本第五-七章-入世与中国利用外资和海内容摘要:
持,因此研發、培訓等支持性投資成為跨國公司對中投資的新形式。 跨國公司從 1994年開始對 Ramp。 D投資,建立研發機構,並從 1997年起成為一股新發展潮流。 今後跨國公司的經營將發展到第五個,也是最後一個階段,即經營管理中心本地化階段。 跨國公司將在中國建立起構成全球網絡的營銷、製造、研發和經營管理中心,實現在地化與全球化的結合 31 跨國公司投資現狀分析 總體狀況: 一、投資主體較多:至 1999年底,總共有近 600家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企 業到中國投資,其中包括有世界 500家最大跨國公司中的 300多家。 二、投資方向多樣化:在傳統三資企業(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 資)的基礎上,跨國公司投資方式漸趨多元,包括 BOT、收購與兼 併、戰略聯盟等。 三、投資管理較成熟:經 80年代試探性投資後,跨國公司從 1992年開始 大規模投資,並逐步系統化,投資管理水準不斷提升,並發展到在 中國設立投資性公司和地區總部。 地區分布: 跨國公司投資的地區分布與整個中國外商投資的地區分布相當吻合,主 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其中又多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 地區。 跨國公司投資在地區分布上也有其特點,一是由於港、澳、台和 東南亞地區對中國的投資多集中在華南沿海,但此區的市場相對有限, 使跨國公司對華南沿海投資偏少,不及華東沿海及環渤海地區。 二是跨 國公司在中西部中心城市有一定數量的集中投資,主要是著眼於當地市 場。 32 跨國公司投資的主要特點 與一般外資(港、澳、台、東南亞等區域以及海外華人的中 小企業)相比較 一、美、歐、日等地的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投資項目多,一般 有幾個到幾十個投資項目。 二、投資規模大,目前帄均單個項目的投資額超過一千萬美 元,超過一億美元的項目也越來越多。 三、進行長遠、較有系統的投資戰略,既投資最終產品,也 投資中間產品與零組件生產,投資生產,也投資研發、 培訓、售後服務等環境。 不過相對的,跨國公司對投資 環境要求也較高。 四、技術與管理先進,具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33 跨國公司投資新特點 一、跨國公司在中國利用外資的比重日益提高,重要性漸 增,正逐漸成為主要的對中國投資者。 二、項目增資成為跨國公司投資的重要形式。 三、投資重點轉向高科技產業,投資領域向貿易、金融、保 險等服務業拓展。 四、投資行為縱向一體化(最終產品、零組件生產、售後服 務及技術研發)及橫向一體化(投資製造業也投資服務 業)。 跨國公司設立投資性公司,就是為協調分支機構 的經營活動。 五、中國在跨國公司全球經營網絡的地位日益提高,越來越 多跨國公司在中國設立地區總部,把中國作為其在亞太 地區的生產基地與市場配送中心。 34 跨國公司對中國的積極作用 一、彌補中國的資金缺口,迅速形成規模生產能 力 二、引進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並使中國企業在與 跨國公司合作與競爭時,提高國際競爭力 三、為中國培養管理及專業技術人才,開展高素質 人力資源 四、促進中國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 五、有利於擴大中國對外出口 35 跨國公司投資存在的問題 一、跨國公司投資帶來的不利影響包括有:對中國民族工業造成 衝擊,可能抑制其發展;在某些產業中形成壟斷;投資目標 可能與中國引資目標相背離,比如中國基礎產業和中西部區 域急需資金,但跨國公司很少投資於此;轉移污染嚴重的產 業到中國。 二、中國的投資環境、對跨國公司投資的管理,以及中方人員的 素質無法滿足跨國公司投資的需求,急需改進的問題包括 有:地方保護主義、透明度不夠、歧視性待遇等。 三、跨國公司投資總量不足,雖然跨國公司投資在中國利用外資 的比重漸增,但在整個外資存量中比重還很小。 另一方面, 相對於跨國公司每年幾千億美元的對外直接投資來說,其在 中國的投資顯得微不足道。 四、跨國公司投資在中國收益率較低,超過 50%跨國公司在中國的 盈利遠低於原先的估計,而大多數跨國公司的投資回報低於 在其他亞洲國家。 36 入世與中國利用跨國公司投資政策的調整 入世對跨國公司投資的有利影響 一、有利增強跨國公司投資的信心 二、對跨國公司投資整體環境會帶來突破性改善。 入世後,中國必須遵 循世貿組織非歧視原則、透明度原則、公帄競爭等普遍原則,履行 世貿組織各項協議,重新建構中國的涉外法律體系。 以上協議與法 規的落實不僅可以改善中國外資政策缺乏透明度及穩定度這兩個外 資最為詬病的問題,對外資的一些歧視性的低國民待遇也會逐步取 消。 此外,在世貿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協定」 ( TRIPs)的多邊保護機制下,跨國公司的技術優勢也能正常發揮, 強化跨國公司的所有權優勢。 三、提供新的市場准入機會,這包括有更加豐富的投資形式;新領域的 開放(銀行、旅遊、證券、電信、保險業等);某些領域開放程度 的加深(專業服務業領域、享有完全的進出口貿易權以及批發、零 售、維修等分銷權)。 四、中國擁有低勞動力成本的優勢,所以產品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競爭 力,這已經成為一些國家採取歧視性貿易政策的重要目標。 入世 後,中國可依據相關條款保護本身利益,進而改善跨國公司在中國 投資的企業的國際經營環境。 同時中國對國際經貿來往的諸多限制 也逐步放寬,這有利於跨國公司把中國作為一個區域性至全球性的 戰略基地,發揮中國的區域優勢。 37 入世對跨國公司投資的不利影響 一、跨國公司企業享有的超國民待遇面臨調 整,例如入世後,中國將逐步調整原來 實行的稅收優惠政策,並逐步取消外資 銀行的企業所得稅優惠。 不過中國在對 外資稅收政策進行調整時,也會在權衡 利弊上作決策,適當考慮外國投資者的 利益。 二、以前少數跨國公司享受政策上的特權而 獨占中國市場的局面將成為過去,世界 主要跨國公司將在中國展開激烈競爭。 38 入世後跨國公司投資戰略的調整 一、加速進入中國,以佔領廣大市場。 二、著眼當地市場,進行長期投資,並加快本地化步 伐。 三、入世後,中國將融入世界經濟體系,跨國公司利用 中國作為重要全球營運點與地區經營管理中心的障 礙將大幅減少,其區域優勢明顯增強,中國在跨國 公司的全球戰略網絡中地位將更為重要。 四、跨國公司在中國的主要競爭者是同產業的其它跨國 公司,傾向與中國大型企業採取合作夥伴關係或戰 略聯盟。 39 入世後中國利用跨國公司投資政策的調整 總的來說,中國利用跨國公司投資的基本原則是積極鼓勵, 加強引導。 具體的政策措施包括有: 一、積極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投資環境(建立完善的法體系、 改善軟體與硬體環境)。 二、吸引資本與技術密集產業的跨國公司投資,鼓勵研發投 資,設立研發機構。 三、鼓勵設立投資性公司或地區總部。 四、開發利用跨國公司投資新形式,除了資金外,管理人 才、技術人才與專業服務人才也是利用外資的內容。 五、推動跨國公司投資符合中國經濟發展目標,例如中西部 的開發 六、鼓勵中國企業強化與跨國公司的合作,逐步發展成有國 際競爭力的企業。 40 鼓勵跨國公司設立投資性公司與地區總部 跨國公司在中國設立投資性公司的概況 投資性公司是指外國投資者在中國以獨資或合資的形式設立的從事直接投資的公司,又稱投資性控股公司或控股公司等。 隨著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企業的增加與業務的快速發展,它們需要設立一機構來統一協調和管理在中國的投資事務。 因此一些在中國投資較多的跨國企業於 1993年提出設立投資性公司的請求,並在 1994年得到中國政府的許可。 投資性公司享有一些優惠條件,包括在中國境內的投資活動不受公司地點註冊的限制;經批准可向其所投資設立的企業提供財務支持;可以代理或經銷的方式銷售其所投資企業生產的產品 投資性公司受到的限制包括不能代替其投資者在中國從事貿易中介服務、與其投資設立的企業是彼此獨立的法人或實體,往來業務應按照企業間的業務往來關係處理等。 41 投資性公司的主要職能 一、作為在中國的投資管理總部,可較快速有效率 的解決問題,並且可針對中國市場的變化不斷 修正投資策略,有利於跨國公司投資的成功 率。 二、管理跨國公司在中國的企業,對企業提出建議 與指導,規劃發展方向。 三、是跨國公司與中國政府及中國企業的橋樑,負 責建立企業的品牌形象,其財務、法律商務等 各方面的專業人才也可為企業提供發展、培 訓、融資、銷售、法律、公關等全面服務。 四、有效監督企業的經營,把子公司活動納入公司 總體戰略,確保總體利益的實現。 42 跨國公司在中國設立地區總部的現狀 目前,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總部大部份由投資 性公司擔任,其它形式則包括在中國新設, 或從新加坡、香等區等地及總公司總部所在 地搬遷到中國。 跨國公司在中國設立的地區 總部不僅數量少,且業務有限。 因此,北 京、上海、廣州、天津等地都採取優惠策 施,以增加吸引力。中国加入wto干部培训读本第五-七章-入世与中国利用外资和海
相关推荐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 , 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栏目导引 模块三 创新预测 .高分跨栏 热点聚焦 .学以致用 2020高 考导航 考点串讲 .分层突破 2.基本形成 (1954~ 1956年 ):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这一时期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批辦好重點中學的決定 》 1985年 《 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定 》 1986《 義務教育法 》 正式頒佈 1993《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 》 及 1994《 綱要 》實施意見 1994國家教委發佈 《 關於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意見 》 2020年 《 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 》 參、中國初中教育現況與趨勢 一
学的两种含义 • 指称法理学中的那些更注重理论抽象或更注重以哲学方法研究问题的法理学,它是法理学中的较为纯粹的法理学或更高层次的法理学,也可以说是法理学中的一个具体的分支,与立法、法社会学以及法解释学相对应。 这种意义上的法哲学要早于奥斯丁( John Austin) 创建的近代意义上的法理学。 • 作为法理学的同义语。 与法理学含义大致相同。 (二)法哲学在西方的发展 •
2. 就業依然面臨困難 勞動力供大於求 大學生就業問題 農民因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失去的土地未得到妥善安排及公正補償 金融危機下的中國經濟狀況 金融危機成因:美國次貸問題 中國在是次海嘯中損失: 中國一些企業如平安保險、中信泰富在海外投資失利損失上百億元計 不過, 胡錦濤 : 「中國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本身就是對全球金融市場穩定和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 」 由於中國經濟發展穩健,
首的任期 国家元首的权利 政府首脑 政府产生方式 议会与政府的关系 美英政体之比较 总统 国王 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世袭 任期制 终身制 掌握国家实权 “统而不治” 总统 首相 总统任命 议会产生 分权制约 政府对议会负责 巩固练习 《 权利法案 》 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对这一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 )
界领先的 Westlaw法律信息平台的技术和经验,为中国和英语世界的中国法律执业人士提供的智能化的中国法律研究解决方案。 由专业律师以及多年从事法律工作的专家组成的编辑团队,对中国大陆的法律法规以及判例进行整理和归纳,为客户提供经过高度整合的法律信息增值服务。 万律 (Westlaw China)的内容每天更新,确保客户获得最新最权威的法律信息。 12 万律 (WESTLAW CHINA)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