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卓越的教师读书心得六篇内容摘要:

“ 做会当家长的教师 ”„„ 每一个题目都让我让爱不释手,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觉得是一千次一万次的心灵碰撞,也是一千次一万次的不断反思。 书中一个个鲜活、有趣的事例,一个个哲理小故事,以及彭老师独特的个人见解,都让我不由得反思自我:反思自己过 去的教学,反思自己是如何育人的,思考以后的努力方向。 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指引且明确地告诉了我,如何当一名优秀班主任,就该做到书中的 “ 三心两解一关怀 ”。 下面我就三心谈谈自己的想法: “ 三心 ” 指的是爱心、童心、责任心。 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家博士李镇西说: “ 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 夏丐尊先生说: “ 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还有我觉得彭老师的一个见解真是让我打开眼界。 我们每个老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为学生好。 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怎么爱。 书里面的一点讲得很好,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 读到这里我反思了一下,我对大部分学生有尊重,但是严格要求似乎超过了关心。 还有一种情况是对 于比较有老师缘的学生会存在只有关心、尊重而没有严格要求,就是所谓的溺爱。 想想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我们教学。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被浓汤烫伤,住院治疗一段时间。 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心疼这个学生。 于是在他回校学习的日子,我对他关爱有加,告诉其他学生说课间玩耍时尽量不要碰到他受伤的地方(因为伤口还没好),导致后来学生如果不小心碰到他,他就跟同学吵,形成一种自我的行为习惯。 还有考虑到他那么就没上课,于是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可能是辅导过程中对他要求没有其他同学那么严格,导致让他觉得他有特殊待遇 ——他犯错时,老师不会处理他。 导致在后来对他的教育过程中觉得有点困难。 也许这就是我那段时间对他太溺爱了。 因此我觉得对学生的爱真的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啊。 童心是走进学生的桥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 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 ” 在我从教的这几年中我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他没什么兴趣,经常做小动作发呆。 但由于他很聪明,所以成 绩还是可以保持在优秀。 刚开始我一直在苦恼对于这样一位聪明的学生要怎样激发他的兴趣和潜能呢。 直到有一次我带他们到多媒体室上课,我发现他从来没有这么认真投入到课堂,积极发言,认真思考老师的问题。 我想难得他这么认真,应该好好表扬,激励一下。 突然他站起来问老师,那个是你做的吗。 怎么做的啊。 „„ (他指的课件里的动画)一连串的追问,让我发现他对电脑很感兴趣。 后来我就让他加入电脑兴趣组,他在兴趣组里是年龄最小,但也是学得最勤的一个。 我趁机与他谈心:“ 你要想学好电脑,需要其他学科知识做基础,比如学好语文的拼音是打字的关键、 学好美术配色是电脑绘画的基础、数学知识更是与电脑紧密联系在一起 ”。 此后,我发现他在数学课上就比较注意听了,其他老师也反映说他进步很大。 经过这件事后,我发现只要我们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走进孩子的心里。 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工倍。 责任心是教育成功的保证。 责任心是这个社会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 做人需要道德约束和责任心。 作为教师,责任心就是教师应具备的高尚师德。 只有在责任心的驱动下,教师才会爱岗敬业、言传身教、钻研进取、关爱学生。 可以说,责任心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 核心。 我认为,教师的责任心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工作负责,爱岗敬业。 爱岗就是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的工作岗位。 敬业就是恪尽职守,教书育人。 一个教师只有把教书这个事业确认为自己的人生最高理想时,才会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表现出责任心。 二是对学生负责。 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品德和习惯。 三是要对学校负责。 所谓对学校负责,就是要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 具体来说,就是要 用自己的言行去诠释一个教育者的基本素养,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