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同江市2万吨水稻加工改建项目可研报告(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银行信用等级 AAA 级。 同江市隆和米业有限公司 到 20xx 年 10 月 31 日, 总资产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万元,流动资产 万元,净资产 万元, 资产负债率 56%, 实收资本 200 万元。 所有者权益 万元,主营业务收入 ,净利润 ,总资产报酬率 6 %,净资产利润率 14%,银行信用等级 AAA 级。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同江市隆和米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黄英权,男, 年龄 45 岁,中等粮食专业 学校毕业,经济师。 现任公司总经理。 是同江市开发绿色 、有机 大米的带头人 , 近 10 年来 , 在全省稻米加工行业中 表第一章 总论 3 现突出, 工作业绩 显著 ,社会影响力较大,在 当 农民心目中威望较高。 20xx20xx 年连续荣获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和省劳动模范、省绿化先进个人称号。 社会形象良好, 商业 诚信度高。 项目 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佳木斯市同江市 2 万吨 水稻 加工 改 建项目 建设性质: 改 建 建设地点: 同江市青河乡永发村。 产品方案 及规模 年加工水稻 2 万吨,生产精 制 米 万吨。 品种、技术、设备方案 项目主要 加工品种为 水稻。 主要生产技术是自动化精 制 米加工 技术。 主要设备: 有 安科 SSB320KII 色选机 1 台 , 湖北天明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2 抛光机 1 台。 土建工程 主要建筑物: 建日加工能力 300 吨 烘干塔 1 座、 建仓贮量 5000吨的 钢板仓 2 个。 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期为 1 年 ,即 20xx 年。 20xx 年 12 月 —20xx 年 3 月初步设计、审批; 20xx 年 5 月 —8 月土建施工; 第一章 总论 4 20xx 年 7 月 —10 月设备安装调式; 20xx 年 11 月正式 生 产。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投资结构 项目建设总投资 万元,其中:建设 投资 140 万元 ,新增流动资金 万元。 项目建设资金 用于土建投资 万元 , 设备购置 24 万元 , 项目前期工作费 万元。 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投资总额为 140 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资金 50 万元,省配套 资金 20 万元, 同江市隆和米业有限公司 自筹 70 万元。 新增流动资金由公司自筹。 公司自筹资金已通公司代表大会 , 同意集资进行项目建设。 项目效益 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 通过技术改造 和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企业 水稻年 加工能力由 1 万吨增加到 2 万吨,年产精制 大米 由 万吨增加到 万吨。 正常年实现销售收入 6962万元, 增加销售收入 万元; 总成本费 万元, 增加总成本 万元; 销售税金及附加费 万元, 增加 销售税金及附加费 万元 ; 利润总额 万元, 增加 利润 万元。 投资利润率 25%, 财务内部收益率 %,财务净现值 万元,投资回收期 年。 社会效益 第一章 总论 5 通过项目 扶持, 公司 生产规模 得到 扩大,为了保证原料稳定供给, 企业 采用 “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 ”的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实行订单生产、合同管理,推进 水稻 规模化生产。 使 企业和农户的利益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 在保证企业原料供应的同时,也 促进了当地 水稻生产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同时 ,降低了 农民 市场风险,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达到了双盈的目的。 而且 通过标准化生产,竖立优质品牌, 不断提高同江大米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 ,从而促进了当地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 本项目可直接带动 1040 农户,惠及农业人口 4160 人,人均增收 480 元。 同时,项目每年 增加营业 税 万元 , 为 地方财政做出贡献。 另外,项目的建设还促进了畜牧业、饲料加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 解决了一部分城镇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缓解了城乡居民的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完成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20xx2020 年)》 (20xx 年 11 月 14 日 )。 国家食品工业 “十一、五 ”发展规划 (20xx 年 4 月 26 日 )。 黑龙江省政府《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 》; 黑龙江省粮食局、发展改革委员会和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稻米加工园区建设发展规划》 (20xx 年 7 月 1 日 )。 第一章 总论 6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的通知》(财税 [20xx]149 号文)。 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1993 年 4 月 7 日 )。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 (财政部令第29 号, 20xx 年 8 月 22 日 )。 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 20xx 年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 导意见的通知。 20xx 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及格式要求。 综合评价 必要性及可行性 必要性:项目改 扩建, 是完善企业生产设施,改进加工技术,实现原设计生产能力的需要; 是落实 国家 和当地 产业政策及行业、区域发展规划的需要 ; 是完善农业产业链条和壮大主导产业的需要 ; 是农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的需要 ; 增效及增强带动能力的需要,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可行性:一是 项目区水稻原粮资源丰富,原料收购、供应常年有保证; 二是 采用的生产 技术 工艺先进、合理、成熟 且来源可 靠 ;三是 产品目标市场定位准确,营销策略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要求 ;四是 项目在原有的场地上扩建,不需要新征用地。 五是项目建设规划合理,原有工程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利用。 六是 环境影响评价客观第一章 总论 7 公正,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科学合理,满足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 七是项目经济效益突出,各项指 标 均附合要求 , 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和投资回收期均大于行业基准值的要求,盈亏平衡点时的生产能力利用率较低,说明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风险评估 虽然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但 是,从不确定性分析中可以看出,当敏感性因素变化率大于 177。 5%时,对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敏感因素的影响较大。 带动作用 项目建成后,公司生产规模得到扩大,为了保证原料供应, 通过推广 “龙头带基地 ”和 “基地连农户 ”的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模式, 促进了当 地 水稻生产水平提高。 另外,项目的建设还促进了畜牧业、饲料加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 经计算, 公司每年生产期需要运输原料、产品及副产品约 3 万吨,动用交通运输车辆 万台次。 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 : 项目建设 为 每年 地方财政 纳税 万元。 同时,解决了一部分城镇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缓解了城乡居民的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 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 是技术水平低, 工艺技术和设备落后 , 缺少色选机、抛光机等 装备,与国际及国内先进水平 比 差距第一章 总论 8 大。 二是 企业加工多为初加工,缺 少精细产品。 资源利用率不高 ,产品档次低 , 外包装差, 缺少 知名品牌 , 市场 竞争能力弱。 解决制约因素的主要方法是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改造现有生产线,研发新产品,延长加工链条,提高资源利用率;强化品牌意识,做强做大知 名品牌。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不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而且对于培育和壮大水稻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振兴当地 的 区域 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项目建设的资源供给可靠,生产工艺科学合理, 财务评价指标理想、加工工艺合理、社会拉动强、投资回报率高 , 对环境没有不良影响,经济效益较高。 项目 建设是必要的,立项开发是可行的 , 建议 早 立项建设。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9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项目 区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位于同江市青河乡,全乡辖 7 个行政村,总人口 18484 人,其中农业人口 18174 人。 现有耕地 万亩。 青河乡 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 ,主 栽 农作物 为 水稻、玉米、大豆。 其中 水稻种植为 该乡 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 12 万亩以上, 达到总面积的 73%以上。 乡政府对水稻生产十分重视, 采取各种措施在政策、技术、资金上给予支持,同组织龙头企业和水稻种植户,建立协作组织,进行 规模经营, 统一 按照绿色食品种植规范制定水稻生产操作 规程 进行 水稻 标准化 生产。 所产的水稻 米粒长、口感好、不回生,远销 省内外大中城市 ,市场销售良好。 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当地水稻种植发展现状 水稻是当地主导产业,水稻种植 水平较高,水稻种植面积 有12 万多亩,年产水稻 7 万多吨。 可满足项目建设原料要求。 水 稻 加工企业发展现状 20xx年底,黑龙江省稻谷加工企业 2750多家,年加工能力 2500万吨。 但是,除了少数几家企业能够进行深度加工外,大多数加工企业的精细加工能力只有 20~ 30%,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90%)。 经过计算,全省稻谷精细加工能力如果提高到 46%,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10 每年可以增加产值 70 亿元。 由此可见,我省稻谷加工的增值空间非常大。 目前, 同江市 有一定规模的稻谷加工企业 4 家,年加工能力约 万吨。 稻谷的精细加工能力低于 全省水平。 因此,必需加大科技投入,扶持和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扩大稻谷精细加工的生产规模,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的效益和农民的收入,促进全 市 水稻产业健康发展。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建设是产业政策及行业、区域发展规划的需要 同江市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市 , 水稻生产是其主导产业。 但水稻加工业发展却缓慢 , 与水稻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严重制约全 市水稻产业的发展 ,成为同江市水稻发展的瓶颈, 在《同江市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 , 将水稻精制米加工列为重点扶持的产业。 因此,项目建设是 落实 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区域发展规划的需要。 项目建设是完善农业产业链条和壮大主导产业的需要 加快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该项目建设从 扶持当地主导产业龙头企业 入手,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 形成了以龙头企业牵动水稻产业, 通过推广 “龙头带基地 ”和 “基地连农户 ”的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将分散种植的农户联合起来, 有力地推进了 “公司 +基地 +农户 ”一体化的模式发展。 共同创建品牌,形成规模产业,以此摆脱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项目的建设,既 延长了产业化链条,又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和壮大了水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11 稻产业,对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将会产生较大促进作用。 项目建设是农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的需要 项目实施后, 企业通过优质、优价和扶持 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 促进 农民的经营理念转变, 进行种植结构调整 , 发展绿色、有机水稻种植 ,与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相比,收入显著增加。 到 20xx 年,生产基地面积将达到 7 万亩,其中有机食品基地 万亩,绿色食品基地 万亩。 公司与农民实行订单收购 ,绿色稻谷每公斤售价与市场普通稻谷相比,提高 元;有机稻谷每公斤售 价与市场普通稻谷相比,提高 元 ,农民收入将大幅增加。 项目建设是企业 进一步发展,增产、增效 的需要 现企业发展良好,但 由于仓储等配套设施不完善,使公司水稻加工能力没有达到设计水平。 再加之色选、抛光设备加工能力低,严重制约的企业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的发挥。 现公司水稻 加工能力只有 1 万吨, 不足设计能力的 50%, 不能满足水稻加工的需要。 项目成后 , 通过配套仓储、烘干设施 和 购置安装色选、抛光设备, 公司 各项生产设施配套齐全,水稻加工能力由 1 万吨提高到 2 万吨,产品产量由 万吨提高到 万吨, 公司生产潜力得到 充分挖掘 ,达到了企业原设计生产能力。 经济效益 将 大幅 增加。 第三章 建设条件 12 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 建设条件 建设地点选择 选址原则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 1) 符合国家、地区和城乡规划的要求。 ( 2) 满足 加工工艺 对原材料、能源、水和人力的供应,生产工艺和营销的要求。 ( 3) 力求 节约和 高 效的原则, 科学利用原有设备和设施,节省 投资,减少成本,提高利润。 ( 4) 保证 安全 卫生的原则,做到防污染、防震、防洪。 ( 5) 节约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 ( 6) 注意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 建设地点 同江市隆和米业有限公司建在同江市青河乡永发村内,项目区紧邻公路,交通、电力、通迅便利,适宜项目建设。 土地类型、来源及占地面积 项目建设用地在 同江市隆和米业有限公司院内,属非农业用地。 土地类型 为 建设 预留 地。 来源方式 为 自有。 占地面积 为 2 万m2。 建设条件 自然条件 第三章 建设条件 13 水文气象 项目 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其主要气候特点是:春季风大干旱,气温回升快;夏季短暂,温热多雨;秋季气候凉爽,降温急骤;冬季严寒而漫长。 多年平均气温 ℃ ,冬季受西伯利 亚寒流控制,气温较低,最冷月为 1 月,平均气温零下 20℃ ;夏季受太平洋暖气团影响,气温较高,最热月为七月。 多年平均降水量 , 5~ 9 月为 ,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 降水年际变化不大,变差系数在 ~ 之间,但年内分配极不均匀。 多年平均蒸发量 , 5~ 9 月为,约占全年的 %。 无霜期多年平均为 125 天,平均初霜期在 9 月 20 日左右,平均终霜期在 5 月 20 日左右。 年日照时数为 小时 ,全年 ≥10℃的生物活动有效积温为 2379℃。 作物生长期为( 59)月,日照为1134 小时。 冬季受蒙古高压和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多偏北风,天气寒冷干燥;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蒙古、华北低压控制,多偏南风;春季盛行西南风。 4~ 5 月份多年平均风速在 ~ , 6~ 9月份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 ,为西南风。 地形、地貌 及土壤 项目区地势低洼平坦,地貌形态主要为全新统河漫滩、现代河床堆积地形。 地面坡降 1/8000—1/10000 , 地 面 高 程 在第三章 建设条件 14 — 之间。 根据《同江市土壤调查报告》( 1985 年)及实地调查分析,本项目 区的土壤类型主要为浅育白浆化草甸土,该种土壤土层一般在15cm~ 30cm,母质均较粘重,黑土层下锈色斑纹层明显,土壤的土层结构为: 腐殖质层 (A1):层厚 10cm- 30cm,灰黑色,粘土质地,小团粒结构,稍紧,潮湿,含植物根系较多,层次过渡明显。 锈色斑纹层 (Cw):层厚 30cm~ 75cm,暗灰色,轻粘土质地,小团粒结构,稍紧,湿润,含植物根系较少,有明显锈色斑纹,层次过渡不明显。 母质层 (C):层厚 75cm~ 105cm,暗灰色,轻粘土质地,小团粒状结构,稍紧,湿润,有锈色斑纹。 浅育白浆化草甸土耕层养份丰 富,潜在肥力较高,有机质含量为有机质 %,全氮 %,全磷 %,全钾 %,碱解氮 234ppm,速效磷 11ppm,速效钾 194ppm。 这种土质条件 对水稻种植十分有 利。 水资源 项目区为三江沉降带的组成部分,地下水含水层由砂、砂砾 石组成,含水层厚 而稳定,透水性良好,富水性强,各层间无隔水层,地下水流向与地面坡降一致,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地下水埋深一般在 13m 左右。 平均 单井涌水量 80 吨 /小时。 地下水化学成份主要是碳酸钠钙、碳酸钙镁型, PH 值为 ,第三章 建设条件 15 总矿 化度 — 毫克当量/升,总碱化度 毫克/升。 资源、科技支撑条件 政策条件 : 符合中央和省、市关于调整农业产业 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业政策; 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符合 同江市 委、 市 政府 “十 二 五规划 ”关于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的产业化战略。 资源条件: 同江市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之一。 项目建设单位所在的青河乡水稻栽培面积 12 万多亩,年产量可达 7000 多万公斤,完全可以满足企业加工原粮的需求。 而且 同江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 黑龙江省生态农业示范 市 、 全 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 市。 技术力量: 同江市隆和米业有限公司现有员工 56 人,其中,技术人员 11 人 , 技术人员比例达 19%。 其中 具有高级职称 1 人,中级职称的 5 人。 同时,公司设有生产技术部,专门从事技术研发、引进和职工培训。 企业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 政府支持: 同江市委、市政府对项目建设十分支持,投资环境宽松。佳木斯市同江市2万吨水稻加工改建项目可研报告(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