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59第十一章内容摘要:

, 因此所求直线方程为 y + 3 =-34( x + 1) , 即 3 x + 4 y + 15 = 0. 【 互动探究 】 2.直线被两直线 l1: 4x+ y+ 6= 0, l2: 3x- 5y- 6= 0 截得 的线段的中点恰好是坐标原点,求该直线方程. ①+②得: x0+ 6y0= 0,即点 A 在直线 x+ 6y= 0 上,又直 线 x+ 6y= 0 过原点,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x+ 6y= 0. 所以 4 x 0 + y 0 + 6 = 0 ①- 3 x 0 + 5 y 0 - 6 = 0 ② 解: 设所求直线与 l l2 的交点分别是 A、 B,设 A(x0, y0), 则 B 点坐标为 (- x0,- y0). 因为 A、 B 分别在 l l2 上, 考点 3 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 3:经过点 (2,1)的直线 l 到 A(1,1)、 B(3,5)两点的距离相等, 求直线 l 的方程. 解析: 当直线与 AB 平行时, k= kAB= 2, ∴ 直线的方程 y- 1= 2(x- 2),即 2x- y- 3= 0. 当直线过 AB 的中点时, AB 的中点为 (2,3), ∴ 直线的方程为 x= 2. 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2x- y- 3= 0 或 x= 2. 考点 4 对称问题 例 4: 如图 11- 1- 2,已知 A(4,0)、 B(0,4),从点 P(2,0)射 出的光线经直线 AB 反向后再射到直线 OB 上,最后经直线 OB ) 反射后又回到 P 点,则光线所经过的最短路程是 ( 图 11- 1- 2 A. 2 10 B. 6 C. 3 3 D. 2 5 解题思路: 利用对称知识,将折线 PMN 的长度转化为折线 CNMD 的长度. 解析: 设点 P 关于直线 AB 的对称点为 D(4,2),关于 y 轴的 对称点为 C(- 2,0),则光线所经过的路程 PMN 的长为 PM+ MN + NP= DM+ MN+ NC≥CD= 2 A. 本例是运用数形结合解题的典范,关键是灵活利 用平面几何知识与对称的性质实现转化.一般地,在已知直线 上求一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需利用对称将两条 折线由同侧化为异侧,在已知直线上求一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 之差的最大值,需利用对称,将两条折线由异侧化为同侧,从 而实现转化. 【 互动探究 】 3.已知点 A(- 3,5), B(2,15),在直线 l: 3x- 4y+ 4= 0 上 求一点 P,使 |PA |+ |PB|最小. 解: 由题意知,点 A、 B 在直线 l 的同一侧. 利用平面几何性质,先作出点 A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 A′, 然后连接 A′B,则直线 A′B 与 l 的交点即为所求点 P. 事实上,设点 P′是 l 上异于 P 的点, 则 |P′A|+ |P′B|= |P′A′|+ |P′B||A′B|= |PA |+ |PB|. 设 A ′ ( x , y ) ,则 y - 5x + 334=- 13x - 32- 4y + 52+ 4 = 0,解得 x。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