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行贷款生态农场利康定点屠宰建设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三带边插秧,切不可一次把插前三带工作做完,以避免肥料浓度过大造成烧苗现象发生,同时,还可以延长防治潜叶蝇的时间,提高对潜叶蝇的预防效果。 插前三带一是带磷:磷酸二铵125~ 150克 /平方米;二是带药: 70%艾美乐 6~ 8克或 25%阿克泰 6~ 8克 /百平方米;三是带生物肥,如益微增产菌、世绿生物肥等,按照说明书使用。 适龄壮秧。 移栽期秧苗素质的好坏对秧苗返青、分蘖影响极大,一般要求旱育中苗( ~ 叶)、旱育大苗( ~ )是根白而旺、扁蒲粗壮、叶挺而绿、秧龄适当、整齐均匀、干物重高、抗逆能力强的健壮秧苗,这样的秧苗插后返青快、分蘖早、生长旺盛。 而秧苗素质差的徒长秧苗,插秧后叶片搭拉在水面上,极易受到潜叶蝇的危害,叶片很快烂掉,即使叶片保持完好,撤水后叶片直立非常缓慢,缓苗慢、返青迟,如遇不良环境条件,则死叶、死苗率高。 **********生态农场建设方案 21 合理密植。 插秧的密度(每平方米的基本苗数)应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秧苗素质、气候条件、栽 培水平等综合因素来确定,单位面积基本苗数以计划穗数(平方米收获穗数 600 穗以上)的 1/4~ 1/5为好。 一般土壤肥沃、施肥水平高、供肥能力强、秧苗素质好、气候条件好的地号可适当稀插,平方米基本苗数不宜过多,一般在 125 株 /平方米比较合适;而土壤较瘠薄,供肥能力差、气候条件差的地号则可适当增加密度,平方米基本苗数控制在 140株 /平方米较为适宜。 科学灌溉。 插后立即上护苗水保返青,水深 4~ 6厘米左右,苗高 2/3,以不淹没秧苗心叶为准,促使秧苗早返青、早分蘖、早生快发。 在常温下地表水呈花达水时,秧苗 返青所需天数为 9~ 10 天,护苗水深度 2厘米时,秧苗返青所需天数为 6~ 7天,护苗水深度4 厘米时,秧苗返青所需天数为 4~ 5 天。 在一定条件下,护苗水深每增加 2厘米株高增加 1厘米,根数增加 2条左右。 水稻返青后立即撤浅水层,保持 3厘米左右浅水层,以利增加水温和泥温,加快水稻分蘖。 水稻分蘖最适气温 30~ 32℃,最适水温 32~ 34℃。 气温低于 20℃,水温低于 22℃,分蘖缓慢,气温低于 15℃,水温低于 16℃,或气温超过 40℃,水温超过 42℃,分蘖停止发生。 保持浅水层可以增加泥温,缩小昼夜温差,提高土壤营养的有效性,有利于 促进分蘖,无水或深水易降低泥温,**********生态农场建设方案 22 抑制分蘖发生。 要事先留好出水口,出水口高度 5厘米,以防降水过多时水深淹没秧苗或长期深水淹灌,降低根系活力。 早施蘖肥。 插后 3~ 5 天秧苗返青后立即施蘖肥,施肥量是氮肥总量的30%,其中,蘖肥总量 80%插后 4~ 5天全田施入,另 20%(尿素 1 公斤 /亩左右) 7~ 9 天后看田找施,哪黄哪弱施哪,促使肥效反应在 6~ 7叶期(有效分蘖盛蘖叶位),促进秧苗早分蘖、快分蘖、多分蘖,减少无效分蘖。 为了延长肥效期,可以用硫酸和尿素混配使用, 3公斤硫酸铵代替 1公斤尿素。 分蘖期稻苗体内三要素的临 界量是氮 %、无氧化二磷 %、氧化钾%,叶片含氮量 %时分蘖旺盛,含钾量 %时分蘖顺利。 生物硅肥全部用在蘖肥上, 5公斤 /亩与第一次蘖肥一起施用。 及时防虫。 水稻潜叶蝇发生前在 5月末~ 6月上旬,插秧后及时进行虫情调查,发现潜叶蝇危害时及时喷药防治。 调查的方法是选择插后 8~ 10 天的秧苗靠近水面并平铺(搭拉)在水面上的叶片,用手轻轻捋叶片,发现叶片中间有小颗粒即为潜叶蝇的幼虫,应立即喷药防治。 适时抢早。 水稻插秧起始温度是气温稳定通过 13℃,泥温 15℃,高产**********生态农场建设方案 23 插秧期 5月 15~ 25 日,钵育摆栽 18~ 23 日; 5月 10~ 15 日、 5月 26~ 30 日为平产期; 5月 10 日前、 6月 1日后为减产期。 随时间托后,产量明显降低,以 5 月 15 日移栽产量为 100, 5 月20 日移栽的产量为 94, 5 月 25 日移栽的产量为 90, 5 月 30 日移栽的产量为。 水稻移栽标准 (一)机械插秧标准是早、密、浅、正、直、满、匀、扶、补。 早:适时抢早。 密:合理密植,保证田间基本苗数。 浅:插秧深度 2 厘米以内,插深小于 1 厘米,穗虽多而穗小,不抗倒伏,插深大于 2厘米,穗少而不能高产。 正:要求秧苗栽的正, 不要东倒西歪。 直:插秧行要直,行、穴距要规整一致。 满:插到头、插到边,格田四角插满插严,确保田间基本苗数合理、耕地利用率 100%; 匀:栽插深浅整齐一致,不插高低秧、断头秧,每穴苗数均匀。 扶:插后及时上护苗水,促进秧苗早返青、早分蘖。 补:插后同步补苗,确保水稻生育进程一致。 (二)摆栽标准是适、平、扶、匀。 **********生态农场建设方案 24 适:保证做到适时摆栽。 平:钵面与泥面平齐。 扶:摆后及时放水扶苗,防止晒干。 4:匀:行、穴距准确、均匀一致。 加强秧田中后期管理 加大通风力度。 秧田管理 的重点是保持秧田的旱育状态,促进秧苗根系发育。 近期由于防病、调酸等作业,秧田湿度较大,必须加大通风量,及早散去秧田多余水份,进入 3叶期的秧田更要加大通风练苗力度,特别是阴天也要早晨打开棚头通风,散去棚内湿气,使秧田始终处在旱育状态,努力培育旱育壮苗。 严格水份管理。 秧田水份管理严格按照“三看”标准实施浇水,决不可随意加大秧田浇水次数和浇水数量,严格控制秧田水份,确保秧田实现旱育状态。 加强病害防治。 通过前期的努力,水稻秧田立枯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仍有部分秧田发生立枯病危害,为此, 要求各单位切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要认真进行调查,发现发病中心立即浇 ,并且及时追肥或叶面追肥。 防御低温冷害。 **********生态农场建设方案 25 水稻障碍温度指标是播种至出苗最低气温为 1℃,地表温度为 3℃;出苗至三叶期最低气温为 3℃,地表温度为 1℃;三叶期以后最低气温为 5℃,地表温度为 1℃。 根据天气预报,如插秧期气温有 1℃以下低温时,要将秧田盖好,或采取其他增温措施,严防秧苗受害。 当夜间温度 10℃时,可以昼夜通风,促使秧苗逐步适应外界环境,提高练苗效果。 四、正确处理好五个同步关系 插秧与秧田后期管 理相结合。 在抢农时插秧的同时不要忽视秧田后期管理,特别是要注意水分管理,不要因缺水使秧苗萎蔫影响秧苗素质。 插秧与插前三带相结合。 在插秧之前要分期做好三带工作,不可一次全部育秧大棚都做完三带工作,要根据插秧进程在插秧的前一天再进行三带处理。 插秧与灌护苗水相结合。 插秧后及时上护苗水,切不可插后不上水,秧苗处在晒干状态,致使秧苗底叶干枯,延长缓苗期,影响秧苗正常分蘖。 插秧与施蘖肥相结合。 在插后 3~ 4 天就要及时施蘖肥,最晚不晚于秧苗返青就施蘖肥,严防蘖肥施用过晚过迟,决不可全田都插完再施蘖 肥。 插秧与补苗的同步关系。 在插秧的同时就要安排专人同步补苗,使得秧苗生育进程一**********生态农场建设方案 26 致,便于实施本田管理,严防插完全田再统一进行补苗,这样将导致秧苗生育进程不同,本田管理措施实施不便,影响水稻正常生长。 水稻插秧后管理技术要点 一、扶起倒苗。 应及时将灌护苗水时,引起的倒苗扶起,使其直立生长。 二、灌护苗水。 在水稻插秧后至返青期灌护苗水,水层为苗高的三分之二,可以保护苗不被风吹倒,不使稻苗萎蔫。 三、防止冻害。 注意听天气预报,当气温接近摄氏零度,将有霜冻发生时,必须为水稻苗灌深水,从而保护水稻苗不遭受冻害。 四、插秧后的灭草。 插秧后 3― 5 天,当秧苗返青后灌 3 厘米的水层,进行灭草时,采用药剂灭草,即每亩水稻用 60%丁草胺 125克,拌 公斤过筛的细潮土撒施,施药时一定要堵住灌排水口,施药后 5― 7 天不排不灌,缺水就补水。 若插秧早,施药早或草大的稻田,每亩用药量可增加到 150 克。 若插秧后没用除草剂的封闭稻田,且稗草长到 ― 2 叶期时,每亩用 96%禾大壮 200 克,采用毒土法撒施,水层管理与上述相同,施药时应保持 5― 6 厘米水层,防止药害的发生,且也防止了那种串水灌溉降低药效的现象。 五、补苗。 如果插秧时疏忽,可能 有漏插空穴的,这样的必**********生态农场建设方案 27 须补苗补插。 第四 节 水稻施肥技术 水稻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 水稻需肥规律 水稻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一般每生产稻谷 100 公斤需氮(N)~ 公斤、磷 (P2O5)~ 公斤、钾 (K2O)~ 公斤,氮、磷、钾的需肥比例大约为 2∶ 1∶ 3。 水稻对氮素的吸收量在分蘖旺期和抽穗开花期达到高峰。 施用氮肥能提高淀粉的产量,而淀粉的产量与水稻籽粒的大小、产量的高低、米质的优劣成正相关。 如果抽穗前供氮不足,就会造成籽粒营养减少,灌浆不足,降低稻米品质。 水稻对磷的吸收各生育期 差异不大,吸收量最大的时期是分蘖至幼穗分化期。 磷肥能促进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增强分蘖,增加淀粉合成,促进籽粒充实。 水稻对钾的吸收,主要是穗分化至抽穗开花期,其次是分蘖至穗分化期。 钾是淀粉、纤维素的合成和体内运输时必需的营养,能提高根的活力、延缓叶片衰老、增强抗御病虫害的能力。 另外,硅和锌两种微肥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水稻茎叶中含有 10%~ 20%的二氧化硅,施用硅肥能增强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和抗倒伏能力,起到增产的作用,并能提高稻米品质;锌肥能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降低空秕率,**********生态农场建设方案 28 起到增 产作用,在石灰性土壤上作用较明显。 硅、锌肥施用在新改水田、酸性土壤、以及冷浸田中作用更为明显。 水稻施肥技术 秧田施肥:秧田基肥应重施优质有机肥,有机肥料肥效长,养分全,含有大量水稻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一般每亩施用500~ 1000公斤,同时每亩施用尿素 3~ 5公斤、磷酸二铵 8~ 15公斤、氯化钾 7~ 8公斤或亩施复合肥 20~ 30 公斤,以达到供肥均匀的目的,促使苗壮苗齐。 移栽前 4~ 5天,每亩施用尿素 6~7公斤或高氮复合肥 8~ 10 公斤作为送嫁肥,以利秧苗移栽后尽快返青,恢复生长。 施足大田基肥:大田基肥也应重视有机 肥的施用,一般亩施德孚尔滴灌冲施肥 1015 公斤。 并施用冲之道配土比加一套,另外每亩增施硅肥 6~ 8公斤、硫酸锌 1~ 公斤。 大田基肥应在插秧前结合耕耙稻田施用,要深施到 12~ 20 厘米的土壤中,使铵在少氧的环境中保持稳定,防止流失。 追肥: (1)早施分蘖肥。 移栽返青后及早施用分蘖肥,以促进低节位分蘖的生长,起到增穗作用。 分蘖肥一般分两次施用,每次亩施德孚尔滴灌冲施肥 10kg,保证全田生长整齐,起到保蘖成穗作用。 (2)巧施穗肥。 水稻倒二叶开始出叶,幼穗长约 1 厘米时,是穗形成和籽粒发育的基础时期,应控制无效 分蘖。 此时可每亩**********生态农场建设方案 29 追施就果一桶,确保中期足够的养分转向生殖生长,增加颖花数量,防止颖花退化,促穗大粒重,同时具有养根、健叶、壮秆、防倒伏的作用。 群体过小的地块可以提前到穗分化时期施用。 (3)补施粒肥。 从抽穗到成熟期间,以提高结实率,确保完全成熟,增加千粒重为主。 追肥要视水稻长势而定,宜少不宜多,一般每亩喷施 %~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混合赛生海藻酸碘50~ 60 公斤;在缺锌症状出现后,每亩喷施 %~ %的硫酸锌溶液 50~ 60 公斤混合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对抽穗前叶片有褪绿发黄的地块,可亩施冲之道配 土比加一套。 补施粒肥可以有效地增强植株的抗逆性、抗病性;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改善水稻根部氧的供应,提高根系活力;加快灌浆,促进成熟和籽粒饱满,从而增加稻谷产量,改善稻米品质。 应当注意,前期肥足、中期分蘖过多过旺、叶色浓绿、群体间受光态势差、有贪青晚熟趋势的田块,不应追施粒肥。 此外,盐碱地在施肥前应排水洗盐。 施肥前 3~ 4 天左右注意白天灌水、夜晚排水,防止临时性积盐影响肥效发挥。 水稻各时期施肥量和施肥方法 水稻要长好,施肥少不了,不但要施饱,方法更需巧。 为促进水稻早发、壮长和丰收,以下就水稻的科学施 肥方法作一介绍。 一、水稻各个生长期施肥量 施肥量。 水稻施肥量可根据预期产量、水稻对养分的需**********生态农场建设方案 30 要量、土壤养分的供给量以及所施肥料的养分含量和利用率进行计算。 施肥期。 可分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视水稻生长势而取舍) 4个时期。 各个时期的施肥时间和分配比例如下。 ( 1)基肥。 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基肥占化肥总量的 40%,结合最后一次耙田施用。 在施入农家肥的基础上,一般每亩冲施冲之道配土比加一套。 ( 2)分蘖肥。 分蘖期是增加株数的重要时期,在移栽或插秧后半个月时施用。 每亩随水冲施就果一桶,叶面喷施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补充微量元素,促进分蘖。 ( 3)穗肥。 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亚行贷款生态农场利康定点屠宰建设方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