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高考文史常识解读内容摘要:

雨 4月 1921日 立夏 5月 57日 小满 5月 2022日 芒种 6月 57日 夏至 6月 2122日 小暑 7月 68日 大暑 7月 22日 24日 立秋 8月 79日 处暑 8月 2224日 白露 9月 79日 秋分 9月 2224日 寒露 10月 89日 霜降 10月 2324日 立冬 11月 78日 小雪 11月 2223日 大雪 12月 68日 冬至 12月 21—23 小寒 1月 57日 大寒 1月 2021日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元: 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 古代习俗在上元夜 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 欧阳修 《 生查子 元夕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寒食: 清明前两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 禁火三日(典故来历) 清明: 四月初,踏青扫墓、祭祀。 端午: 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 七夕: 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 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 “ 鬼节 ” 中秋: 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 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冬至: 又叫 “ 至日 ” ,节气的起点。 腊日: 腊月初八,喝 “ 腊八粥 ”。 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 岁末祭众神叫腊(所以十二月叫腊月)。 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腊日,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来驱逐瘟疫。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依据中国古代历法把正月作为岁首。 这一节日最早应起源于 A、秦始皇时期 B、汉武帝时期 C、宋太祖时期 D、唐代宗时期 据 《 礼记 》 记载: “ 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 这反映了古代帝王在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那么,中秋节祭月的典礼可能起源于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二、地理山川 区域名称:中原、关中、江南、江东、江河、岭南、塞北、关内外、九州、西域等 中国的别称:赤县、神州、中华、华夏、函夏、九州、九域、九有、九土、九区、九牧、八州、禹城、禹迹、禹甸、海内、中州、中原、四海、中土、天朝 五岳: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 【 江东 】 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 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 《 史记 项羽本纪 》 : “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 《 赤壁之战 》 : “ 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 【 江左 】 即江东。 古人 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 群英会蒋干中计 》 : “ 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 【 江表 】 长江以南 地区。 《 赤壁之战 》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 【 山东 】 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 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如 《 汉书 》 曾提到 “ 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 《 鸿门宴 》 : “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 《 过秦论 》 : “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 关东 】 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曹操 《 蒿里行 》 : “ 关东有义士,兴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