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江苏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新增考点专题复习内容摘要:

的 “ 超级大国 ” 地位(始终是重要一极) • : • ①多种力量制约与平衡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 ②合作对话代替相互对抗促进了国际关系的缓和 • ③推动了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 • ④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 “ 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 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 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 …… 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 ” 这表明 • A、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 • B、美国已沦落为二等国家 • 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定 •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必修二 •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了解古代中国的主要农具(新增) • (1)、神农氏时代:创制了原始农具 “ 耒耜 ” ;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 • (2)、 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 (3)、 西汉:推广耦犁 (二牛抬杠);曲柄锄(中耕)、大镰(收获)。 • (4)、 东汉 :东汉某些地区已出现 一牛挽犁 、铁铧犁等得到推广; •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 (5) 隋唐 :出现 曲辕犁 ,能控制耕土的深浅。 • 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标志:曲辕犁),一直为后世沿用。 • 1下列农具最能反映春秋战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 • 1下列关于唐代农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牛耕开始普及全国 • ②出现结构更完备的曲辕犁 • ③经过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 • ④使用高转筒车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新增)、 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实行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一项基本国策。 • ①对外开放首先是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的。 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1985年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喀什经济特区 , 2020 • ② 1984年 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 大连、秦皇岛、天津、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 14个沿海港口城市 ,有力地 增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活力。 • ③从 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 ④ 1990年 4月,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专题五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 与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了解荷兰、 法国(新增)、 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市场的史实 • 17世纪初,英法分别在北美、非洲、 印度 和西印度群岛积极开拓殖民地,在国际贸易领域内荷兰商人展开激烈竞争,三国之间冲突频繁,斗争愈演愈烈。 • 法国在 17世纪初插足印度,同时向美洲和非洲扩张。 • 17世纪下半叶,英、法之间在 北美 和 印度 的矛盾渐趋尖锐。 英国发动对法国的战争,夺取法国在北美洲的殖民地和西班牙向西属美洲贩卖奴隶的专权。 1763年,英国打败法国,获得法属北美殖民地并确立了在印度的优势。 • 了解工业革命的主要条件(新增) • ( 1)第一次工业革命: • ① 海外殖民扩张 和掠夺 ,为工业革命提供了 资金 ,也扩大了 海外市场。 • ② 圈地运动 为工业革命提供了 劳动力 资源并促进 国内市场 的扩大。 • ③ 手工工场 的发展使 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 的条件成熟。 • ④ 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