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度企业财务决算及国有资产统计报表内容摘要:

利润分配 (派 )情况表 —— 企财 18表 上市公司利润分派情况: 仅由上市公司填报; 上交母公司管理费情况: 向母公司上交管理费用的企业填报; 上交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情况: 仅由集团总部填报。 企业向非母公司的其他集团内部企业(单位)分派现金股利情况作为对母公司的支付,而不填列 “ 少数股东现金股利(利润) ” 、 “ 应付少数股东现金股利(利润) ”。 当年净利润额: 指母公司享有的当年决算合并净利润。 企业资产损失管理情况表 —— 企财 19表 本表主要反映企业资产损失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根据新会计准则,对横栏指标进行了重新分类和排列。 删除了“年末资产损失情况”栏。 本表可以代替企业账销案存资产管理 工作报告的附表。 企业资产损失管理情况表 —— 账销案存资产范围: 指清产核资已销账但尚未形成事实 损失的债权类、股权类和实物类资产。 —— 由于执行新准则重分类形成的资产,不填列“账销案存 管理情况”部分。 —— 账销案存资产年初余额 (1栏 ): 应该与企业上年年末金额 一致。 凡是存在不一致 的,应当在财务决算专项说明中 详细披露原因和金额。 企业资产损失管理情况表 —— 账销案存资产清理收入 (2栏 ): 是以清理所得扣除相关 清理费用后的净额填列,原则上账销案存资产清理收 入应作为企业的收入入账。 —— 本年核销资产减值准备金额 (7栏 ): 指企业计提了资产 减值准备 (无论是否提足 )的资产发生事实损失,本年企 业对该项资产进行了处置后相应核销的资产减值准备。 —— 直接在当期损益中处理的资产损失 (9栏 ): 指 因各种原 因未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发生事实损失后在当期损 益处理金额。 风险业务及或有事项情况表 —— 企财 20表 本表主要反映企业的风险投资、担保、抵押及或有事项等情况。 主要包括:委托理财、期货(权)及衍生品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房地产投资、提供担保、抵押资产、或有负债以及诉讼案件等内容情况。 风险业务及或有事项情况表 已抵押资产: 按账面价值填列。 关于集团内的担保情况,仅由提供担保一方填列。 最高额保证金额: 指担保方对一定时间内连续发生的若 干笔债务,在最高限额内承担担保责任的金额。 未签订最高额保证合同的按实际担保金额计算。 集团外单位为本 企业提供担保金额: 反映年末尚未解除 担保责任的由集团外企业 (单位 )或个人为企业向债权人 提供担保的金额。 提供担保情况表 —— 企财 21表 本表主要反映企业为集团内、外企业(单位)提供担保的具体项目情况。 不包括企业作为债务人为自己提供的担保。 企业应根据年末为集团内、外企业(单位)提供担保情况、担保合同以及担保企业资料,逐笔逐项填列。 企业之间的互相担保不得抵消。 购并及无偿划入企业情况表 —— 企财 22表 本 表主要反映企业本年度收购、兼并、资产置换以及无偿划 入等方式取得企业控制权的情况。 不包括集团内部企业间的购并、置换 以及无偿划转行为。 企业应根据收购、兼并合同及无偿划转等协议和文件,以及 相关会计处理、资产评估报告等资料,逐笔逐项分析填列。 企业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利润总额、职工人数: 指协议 约定划转日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和职工人数,以及年初 至协议约定划转日实现的利润总额。 转让及无偿划入企业情况表 —— 企财 23表 本表主要反映本年度企业重要资产、股权与整体子企业出售、转让或无偿划出等情况。 不包括集团公司内部企业之间的资产、股权与企业出售、转让或无偿划转行为。 企业应根据本年度发生的重大资产、股权转让合同及无偿划转等协议和文件,以及 “ 长期投资 ” 等科目所属各个明细科目等资料逐笔逐项分析填列。 向外商转让国有股权应当填报本表。 未纳入合并范围子企业 (资产 ) 主要指标表 —— 企财 24表 本表主要反映企业未纳入合并范围的境内外子企业、事业单位、基建项目以及重要资产的情况。 对未纳入合并的原因,分别新旧会计核算制度进行了分类表述: —— 尚未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未纳入合并范围的原因: 1. 关停并转; 2. 清理整顿; 3. 已进入破产程序; ; 5. 资不抵债非持续经营; 6. 其他。 —— 已经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未纳入合并范围的原因: 1. 已经进入清理整顿程序; 2. 已进入破产程序; 3. 无法控制的其他情况。 未纳入合并范围子企业 (资产 )主要指标表 —— 企财 24表 净资产: 包含少数股东权益。 企业 (资产 )类别: 按境内子企业 、 境外子企业 、 事业单位 、 基建项目 、 受托管 理资产 、 委托管理资产等枚 举填列。 企业集团基本情况表 —— 企财 25表 企业户数:按集团所属全资子企业户数 、 纳入 决算范围子企业户数 、 上市公司户数和总部所 属非法人单位数四方面分类反映。 将集团境外子企业及机构集中单列反映。 本表中第一部分 “ 企业户数情况 ” :反映企业 集团全部子企业户数。 企业集团基本情况表 集团管理本部: 指企业集团总部中实际行使 集团管理职能的部分。 集团总部所属非法人单位: 指集团总部中不承 担集团管理职能的部分。 主要包括项目部 (组 )、 事业部 、 分公司 、 代表处 、 分支机构等。 集团 管理本部平均在岗职工人数: 指集团管 理本部本年 12个月在岗职工人数的算术平均数。 不包含所属非法人单位 和借调及劳务人员。 企业集团基本情况表 —— 企财 25表 集团总部派出人员平均人数: 指人事关系和工资关系 均在集团本部 , 但被集团本部派出人员人数本年 12个月的 算术平均数。 集团总部所属非法人单位平均在岗职工人数: 指集团总部所属的非法人单位在岗职工人数本年 12个月的 算术平均数。 集团总部支付下属单位职工人工成本总额: 指集团管理本部全年实际支付给人事关系不在集团总部的所属子企业 (单位 )职工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 事业单位主要指标表 —— 企财 26表 本表主要反映事业单位收支情况、财务状况及人员工资情况。 不包括事业单位出资设立的独立核算的企业。 企业集团按照汇总口径填报,集团总部及二级事业单位均填报本级事业部分信息,三级事业单位按照汇总口径填报本级及下属全部事业单位信息。 金融企业主要指标表 —— 企财 27表 本表主要反映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状况、收支状况及贷款质量情况。 本表仅由集团所属的金融子企业填报。 本表根据新会计准则对部分指标进行了重新分类和排列。 交易性金融资产: 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 包括企业持有的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反映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 企业科技支出与科技成果 基本情况表 —— 企财 28表 本表为反映企业科技支出 、 科技成果情况以及科研设计企业 (单位 )的科研设计奖酬金和资产占用等情况。 第一至四部分由所有企业填列;补充资料仅由科研设计企业 (单位 )填列。 增加 “ 累计拥有有效专利数 (件 )”。 增加 “ 科技创新收入 ” , 将 “ 四技收入 ” 作为其中项。 企业科技支出与科技成果基本情况表 科技支出: 反映企业开展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及相关科技服务等科研活动的支出情况。 企业接受外单位委托所开展的科研活动相关支出不作为本企业的科技支出反映。 在当年成本费用中列支的企业自筹科技支出: 指企业在当年成本费用中列支 、 影响当期损益的各项科技支出扣除四技收入后的净额。 不包括当年预提的科研费用。 用以前年度计提的科研费结余的支出: 指按国家有关规定能够在成本费用中预提科研经费的企业 (单位 ), 当年用以前年度计提的科研费结余列支的科技支出金额。 企业科技支出与科技成果基本情况表 不需由企业成本费用列支的科技支出: 指企业当年用国家拨款或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科研开发资助等资金进行的不影响企业当年损益的科技支出金额。 发表科技论文 (含著作 )数 (篇 ): 指在 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ISR(科学评论索引 )等世界四大重要检索系统和中文核心期刊内发表的科技论文数。 四技收入: 指技术开发收入 、 技术转让收入 、 技术咨询收入及技术服务收入。 企业科技支出与科技成果基本情况表 新产品产值: 指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的本企业生产的新产品现行价值。 科技人员: 指直接从事科技活动以及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 , 累计从事科技活动的实际工作时间占全年制度工作时间 10%及以上的人员。 研发人员: 指参与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研究 、 管理和辅助工作的人员 , 包括项目 (课题 )组人员 、 企业科技行政管理人员和直接为项目 (课题 )活动提供服务的辅助人员。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情况表 —— 企财 29表 本表反映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的有关情况。 本表由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 财政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审批 、并组织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企业集团公司总部填报。 实施改制分流的辅业主要是与主体企业主营业务关联不密切 、有一定生存发展潜力的企业 (单位 )。 主要包括为主业服务的零部件加工 、 修理修配 、 运输业 、 设计院 、 咨询机构 、 科研部门 (院所 )等单位。 工效挂钩清算情况表 —— 企财 30表 本表主要反映企业本年度工效挂钩指标的完成情况及工资 总额提取 、 实际发放及结余情况。 本表由企业集团总部填报。 今年的工效挂钩指标为单一指标。 有关新增效益工资 , 按照实际完成的利润总额情况填报。 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