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中考化学复习研讨第一轮内容摘要: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物质的性 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 请分析: ( 1)金刚石很硬,而石墨却很软。 原因是 __。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红。 原因是 _________。 ( 3) CO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 CO具有还 原性,可以用来。 (答一点即可) 典型例题。 ⑴左图所寓示的含义是 _____ ___; ⑵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是 ____。 ⑶ 为了减缓温室效应,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比如 纸张双面使用.纸张双面使用和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 ____。 ⑷ 请你再举两件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 典型例题 、一氧化碳、氧化铜、氧化碳、稀硫酸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发生反应,可用“ A+B → C+D ” 表示。 ( 1)若 A为单质, A与 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红,则 B是 ,其反应类型为。 ( 2)若 A为气体化合物, A与 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则 B是。 ( 3)若 A溶液 pH﹤7 , A与 B在常温下反应,可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 A与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类型为。 典型例题 ,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 K关闭 K2时,利用 I、 Ⅱ 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填字母 )。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 K关闭 K1时,可以利用工、 Ⅲ 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 典型例题 、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污染物,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具有还原性,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① CO气体能使人中毒,其原因是 ②实验开始时,先通人 CO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其原因是 ③实验中图 A处玻璃管中发生的现象是 ,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④该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请指出改正方法 典型例题 5分左右,由于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较广,命题灵活性很强,有时分值较高。 ,注意归纳总结 3. 掌握气体制取的思路和方法,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联系 ( H氨气) (如碳的稳定性的应用、二氧化碳的应用等) ,熟练掌握本单元知识 本单元在中招中的分值和复习建议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知识体系 一、燃烧 燃烧和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 .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可燃物 跟氧气(空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注意: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 爆炸和爆炸的条件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可引起爆炸 爆炸的条件:有限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 常用的灭火器 燃料燃烧的方法: ( 1)有足够的空气(氧气) ( 2)增大与空气(氧气)接触面积 煤、石油、天然气 二、化石燃料 新型能源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重要考点 、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易爆物的安全使用等。 (2020)环境问题是 2020年“两会”上的热门话题之一。 下列情况中:①煤的燃烧 ②工业废气的排放 ③动植物的呼吸 ④汽车尾气的排放,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2020)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 氢氧化钠应选用的标志是 【 】 ( 2020).红磷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满足的条件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红磷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 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 (填“偏大 、“偏小 或“不变” )。 ( 2020)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 酸雨 D.臭氧层破坏 典型例题 、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 D.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 “火要虚”的实质是 ( ) A. 散热的速度加快 B.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D.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典型例题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 80℃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4. 小文在学习“燃烧与灭火”的内容时,做了以下实验,用两种不同方法熄灭蜡烛火焰。 ( 1)以上实验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实验 1 ,实验 2 ; ( 2)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的实例。 24分 .今年由于南非德班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的召开,所以与本单元相关知识的试题要引起今年备考注意试题的挖掘。 ,注意知悉归纳总结 ,熟练掌握本单元知识,注意掌握复习的难度。 (非主干知识) 本单元在中招中的分值和复习建议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金 属 材 料 合金 金属 物理性质 (铁、铝、铜等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色、态、延展性、导电性、 传热性、硬度、密度、熔沸点 化学性质 与氧气的反应 与酸的反应 与盐的反应 置换反应 金属活动 性顺序 (铁、铝、铜、镁) (铁、铝与铜盐、铜与银盐、汞盐) 金属资源的利用 金属资源的保护 ⒈ 铁的冶炼:原料、原理 ⒉含杂质的物质的计算 ⒈ 防止金属锈蚀 (铁锈蚀 条件和防止方法 ),⒉回 收利用废旧金属,⒊合 理、有计划开采矿物, ⒋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铁合金 (不锈钢、生铁、钢 ),铜、铝、钛合金 两 者 性 质 上 不 同 (镁、锌、铁与 盐酸、稀硫酸) 知识体系 重要考点 质确定的 的化学性质 ① 大多数金属能跟氧气化合生成金属氧化物 ②跟酸的反应(金属活动顺序表的用途) (酸为盐酸 HCl和稀硫酸 H2SO4;铁为十 2价) ③ .跟盐溶液的反应(置换规律) (注意:钾、钙、钠除外;铁为十 2价 ) 、海洋、人体中的存在 : CO+金属氧化物 ==金属 +CO2 3CO+Fe2O3====2Fe+3CO2 4CO+Fe3O4=====3Fe+4CO2 高温 :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强,机械性能好,耐腐蚀强。 高温 高温 (2020)炼铁原理是在高温下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在实验室里,可以利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 1) A处玻璃管内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 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 ( 3)待 A处玻璃管内的物质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该玻璃管。 在断开 A和 B连接处之前仍应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内的物质完全冷却。 若不继续通入一氧化碳,可能出现的后果是。 (2020)为探究锌、铁、铜、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一组实验。 这组实验并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需要再补充一个实验才能完全证明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请写出所补充实验的步骤、现象及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20)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铝是活泼金属,为什么通常铝锅却很耐腐蚀 ? (2)右边是某探究实验装置图。 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 (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开始时 U型管两端的红墨水液面相平 ) (3)X、 Y、 Z是三种金属固体,将 X和 Y浸入稀硫酸中, Y溶解并产生氢气, X无变化;将 X和 Z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X表面有银析出而 Z无变化。 ①判断 X、 Y、 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②具体确定一种 X后,写出 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20)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其应用十分广泛。 ( 1)铝的利用比铜和铁晚得多。 下列因素与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下列 有关。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 ( 2)相同的铁栏杆,为什么安装在南方沿海地区比安装在北方更容易生锈。 ( 3)写出用盐酸清洗铁锈(主要成分为 Fe2O3)的化学方程式。 典型例题 ,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典型例题 Mg、 Fe分别与稀盐酸作用,产生 H2的质量m(H2)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 V(稀盐酸)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 、铜、铁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2)用铜制电线主要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 性。 (3)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发生了化学反应。 焊接铁制品时,通常先用稀盐酸除去其表面的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防止铁制栏杆锈蚀的一种方法是。 具,在工农业生产研究中有重要应用。 常见的金 属活动性顺序表如下: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1)解释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硫酸铜溶液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验证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应选用的溶液 是:。 (3)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写出一条即可)。 典型例题 ,高科技新材料 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 请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2)根据下图的应用实例,试说出金属具有的两点物理 性质 (3)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已经开始炼铁。 ①写出磁铁矿 (Fe3O4)与 CO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20xx年中考化学复习研讨第一轮
相关推荐
会生活 师生共进 • 中考复习既要有教师的积极性,也要有学生的积极性;既要充分发挥 教师 的 主导 作用和教学 调控 职能,以突出 学生 学习的 主体 地位,充分调动其学习的 主动 性,使教与学始终能够处于最佳结合状态。 在教的同时,要加强指导学法,培养自学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两点: • ① 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变被动机械地单纯接受教师的灌输为主动地探究未知的历史问题的本质
(一)学生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缺乏分析、判断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缺乏知识整合能力; (四)审题不细,问题不明。 (五 )学生缺乏对周年问题的敏感度,对周年的历 史事件关注不够; (六)学生对知识的再认能力不足。 信息窗口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画蛇添足,没有考时间,却把错误的时间答上,造成失分。 ( 2)书写不规范;乱用书名号,会议名称、凡尔赛 —
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有关数据的分析 单 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物理 化学 万宁市 9 8 8 10 9 10 10 屯昌县 17 14 13 17 14 16 17 定安县 15 11 11 16 11 13 12 澄迈县 16 12 14 19 13 15 15 临高县 19 13 15 18 15 14 13 (三)考试结果的数据分析 全省各市县(单位)七科原始分平均分比较 一、我省
” —— 大陆会议上关于大陆军总司令人选的提议 材料二: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 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 …… —— 《 世界上下五千年 》 材料三: “ 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即我们惟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 一种无名的、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
2)考生一般都能答出“民族精神”、“三平精神”,得 4分的情况居多。 但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等内容回答不出来。 【 答题情况 】 第 10题 围绕汶川灾后重建三周年的奇迹这一国家重大热点设计平均得分为。 第 11题 围绕中原经济区和文化优势出题,因为学生对设问的理解不透,导致平均分为。 (三)在中考阅卷中发现的学生失分新问题 第 12题 (
再做修改。 10.文体科技特长生测试 —— 5月 测试时间统一安排在 5月份。 咨询班主任。 三、学校需完成的相关工作及日程 11.回户籍考生办理跨区手续( 3号文) —— 5月 11日 — 16日 本市考生户籍不在海淀区的考生,可以选择随本校一起报考或者回户籍所在区县参加报考,需要申请回户籍所在区县报考的考生,请于 5月 11日前到班主任处领取 回户籍考生申请表,并于 5月 11日前将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