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学年高二语文教学建议内容摘要:
知过程维度 1.记忆 2.理解 3.运用 4.分析 5.评价 6.创造 A.事实性知识 B.概念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目标 1 目标 2 D.反省认知知识 目标 3 目标 1: 在反复诵读中,生成“因声求气”的阅读方法。 目标 2: 结合自己对文章的事、景、情的理解,评价《 兰亭集序 》 和 《 春夜宴 》 两文的优劣,学会运用“比较求是”的阅读方法。 目标 3: 采用“因声求气”、“比较求是”的阅读方法,进一步阅读 《 古文观止 》 中的辞赋体散文。 评估 1: 结合自己的理解抑扬顿挫地朗读(最好是背诵)文章。 评估 2: 从景、情、言三个方面,就 《 兰亭集序 》 和《 春夜宴 》 两文写出鉴赏习作。 评估 3: 根据圈定的阅读内容展开阅读实践,并就自己所阅读的文章写出读后感。 四 、教学目标分解 1.在反复诵读中,生成“因声求气”的阅读方法。 即“熟读成诵”。 “声”,就是文辞的音节美,“气”,就是作者所表达的气势,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所形成的气势的抑扬疾徐顿挫。 “因声求气”,其步骤应是由生疏到熟练,由熟练到抑扬把握,由抑扬把握到读出气势,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背诵。 其难点在抑扬把握和读出气势。 目标分解: 借助朗读录音,能高声、迅速、准确地读出课文( 1分钟) 轻声、缓慢地读课文,能根据作者的情感线索和思想感情,给课文中的句子标上重读和轻读符号并陈述理由;用“加大音量”、“降低音量”和“延长音节”的方法,正确读出已加上符号的句子。 把自己当作是作者,设身处地地读出文章的气势。 在读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背诵全文。 2.结合自己对文章的事、景、情的理解,评价 《 兰亭集序 》 和 《 春夜宴 》 两文的优劣,学会“比较求是”的阅读方法。 即是通过比较来辨别作品的高下得失,以利于作出评价。 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把几家讨论同一问题的话会合起来看,看看哪一家说得对,对在什么地方,加以辨别,这比随便读过要印象深刻些,也可以开拓我们的思路。 二是把几篇相类似的文章合起来看,看看哪一家写得好,好在什么地方,加以辨别评价,这就使我们的阅读更有效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 条件分析: 对于第一种情况,务必在学生已经熟悉作品,即达到熟读成诵的水平之下,才有探讨的可能;对于第二种情况,务必在学生已经熟悉这几篇文章的水平下,才有探讨的可能。 本课拟采用第二种情况的比较。 目标分解: 、作品语言的角度,区分文章的异同。 ,并结合自己的认识,评价作品思想感情的深度。 ,对两篇作品作出评价,并写成鉴赏文章。 3.采用“因声求气”、“比较求是”的阅读方法,进一步阅读 《 古文观止 》中的辞赋体散文。 目标分解: 能举例说出阅读一篇辞赋体散文的两种方法。 把“因声求气”、“比较求是”作为自己阅读 《 古文观止 》 的基本方法。 根据圈定的阅读内容展开阅读实践,并就自己所阅读的文章写出读后感。 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生成“因声求气”的阅读方法。 2.结合自己对文章的事、景、情的理解,评价 《 兰亭集序 》 和 《 春夜宴 》两文的优劣,学会运用“比较求是”的阅读方法。 3.采用“因声求气”、“比较求是”的阅读方法,进一步阅读 《 古文观止 》中的辞赋体散文。 教学重难点: 目标 2 一课两讲: 《 我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 初稿设计: 华附陈老师:导入 —— 文本研读(多姿多彩的逃学生活) ——师生研讨(哪一件事印象最深。 ) —— 揭示文章主题(小书 —— 大书) 听课笔记: 连华附的学生也使这么教,与其他学校的学生有什么不同呢。 (同一教学内容可以根据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和策略) 建议: ,提升教学目标和任务的难度,如对比阅读、拓展阅读、自主学习等。 ,探索选修课的教学范式。 一课两讲: 《 我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 初稿设计: 二中江老师:导入 —— 初读感知 —— 品读鉴赏(学生讲,老师点评;分角色朗读) —— 思考探索 听课笔记: ,同课异构。 讲什么。 构什么。 (学生一点就明,不点也明,还需老师教吗。 ) 、意义是什么。 (不同生源水平)的策略、方法是什么。 (如何处理教材、突出重点) 一课两讲: 《 我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 修订稿:华附陈老师: 【 教学设想 】 本文是选修教材中的课文,且本堂课作为同课异构的教学展示,我们力求能做出有别于必修教材阅读课的教学设计。 因此,我们把侧重点放在从自传中了解作者的人生轨迹,分析这些轨迹对作者文学创作的影响,希望开阔学生眼界,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 教学目标 】 ,判断作者逃学生活的性质。 《 边城 》 分析出逃学收获对作者创作的影响。 【 预习资料 】 《 从文自传 附记 》 《 回归自然 智读大书 》 4.《 边城(节选) 》 由文及人,增加探究环节,拓展学生思路,培养评价能力。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对课本做了梳理,找出了沈从文逃学过程中经历的事情,也阅读了 《 从文自传 附记 》 和 《 回归自然 智读大书 》 的评论,今天我们来进一步 读沈从文。 二、 读自传。 能否从文中找出作者自己的解释。 “我就欢喜看那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说说作者明白了哪些事情。 “我”的逃学生活中可以看到童年的我有怎样的性格。 三、 读作品。 《 边城 》 的内容。 ,甚至对他的一生都存在着深远的影响。 你认为 《 边城 》 中有这种影响的痕迹吗。 四、 读沈从文。 说说你们眼中的沈从文,为沈从文写一段评价性的话。 五、课后作业。 挑选沈从文的一部作品写一篇读书笔记。 目标定位明显比初稿提高了。 带着一定疑难的问题一道学生深入文本。 拓展阅读,站在整本书的角度思考深层问题。 一课两讲: 《 我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 修订稿:二中江老师: 【 教学设想 】 本文是选修 9《 传记选读 》 中的第一篇自传,在本册书的 《 前言 》 部分中,编者提出“学习本册,阅读典范性的传记作品,了解古今中外不同传主的人生轨迹,认识传主的功过得失,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养成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能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了解基本的事实”。 鉴于此,我想以逃学为线索,从作者逃学的原因、逃学中观察到的自然界和社会细节、及逃学对作者的影响三个角度出发来讲授这篇文章。 因为文章很长,所以在讲授这篇文章时,不得不有所取舍,最后我把侧重点放在了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上,想让学生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能够更加细致地去感受大自然,去感受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这样也有助于拓宽他们写作的视野,少做无病呻吟,或只把目光放在校园之内。 【 教学目标 】 ,并用自己的语言做出评价。 ,立足文本,分析出作者写作文章的意图。 ,尝试写作自传。 知识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 1记忆 2理解 3运用 4分析 5评价 6创造 A 事实性知识 B 概念性知识 C 程序性知识 目标 2 目标 1 目标 3 D 元认知知识 【 课前预习 】 请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见到了哪些有趣的人和事。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引用沈从文的一句话:“我的智慧应该从直接生活上吸收消化,却不需从一本好书一句好话上学来”导入。 二、初读感知。 请学生说出作者所说的“直接生活”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二、品读鉴赏。 , 哪件事是你认为最有趣的。 ,并品味细节描写的妙处。 三、思考探究。 “直接生活”中得到了哪些“智慧”。 ,还需要有知识, 作者的“知识”来自于哪里。 “同时”,体现了作者对于“读小书”和“读大书”什么样的态度。 四、谈谈启发。 这篇文章已经过去几十年,现在看来,还能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五、课后作业。 (二选一 ) ,用真实细腻的笔调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目标定位基本上是浅层的信息筛选和简单理解。 求真 说理 审美 2020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一、古代诗文阅读( 约 9题, 34分) (一)文言文阅读 [必修 +选修 ] [约 9分 ] 文言实词 /文言断句 /文化常识 /内容分析 (二)古代诗文积累与运用 [必修 +选修; 约 10分 ] 文言实词(必修 +选修) 文言翻译(必修 +选修) (三)古代诗歌阅读 [课外; 约 9分 ] 古诗词鉴赏 (四)名篇名句默写 [约 6分 ] 范围: 必修、选修与考纲背诵(高中部分)重合篇目 (应用型默写,四题任选三题) 二、现代文阅读( 约 8题, 40分) 文段一 /文段二 第 Ⅱ 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约 4题, 16分) 词语辨析(含成语、俗语 ) 语病辨析(高考六种语病类型) 语言连贯、得体 语言 综合 表达运用。20xx学年高二语文教学建议
相关推荐
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口语交际和综合能力 • 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愉快教学 自主学习 1 2 3 表现较好的方面: 大部分孩子有较好的表达能力。 比较喜欢阅读。 上语文课积极专注。 作业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个别孩子不能按时上交作业
有制,实现了生产关系调整 B 时间 所有制 土地经营 1950~1953 农民土地所有制 个体经营,集体互助 1953~1955 农民土地股份制 初级社,集体经营 1955~1957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高级社,集体经营 1978至今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分户自主经营,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附表: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与民族关系 • 下列史实中反映了唐朝对外关系盛况的是: ① 遣唐使来华 ②
造就英杰 推进时代 第二章 目录预览 第五节 业务申请问答 一、省外就业 4毕业生想到省外就业,该如何办理。 4毕业生如何通过信息网申请省外就业。 4毕业生申请省外就业后,又想回省内就业该怎么办。 二、灵活就业 4灵活就业申请的功能是什么。 4毕业生如何申请灵活就业。 三、回生源地报到 50、毕业生生源地是如何确定的。 5毕业生生源地有什么作用。 5申请回生源地的功能是什么。
會考成績應用 教育會考可作為 學力檢定 的機制,提供 政策制訂 、 教育資源分配 的參考,並明白學習狀況進行 教學調整 高中職及五專可適度採用教育會考的結果,作為 免試入學辦理額比序項目之一 類 別 項 目 採計上限 積分換算 說 明 志願序 上限30分 1~10志願 ,第 1 志願 30分 , 第 2 志願 29分 , 每個志願序差1 分 , 第 10志願 21分。 11~20志願
中正确的是 ( ) A、带足大米以免到外国饮食不习惯 B、带一些热带水果,以免到国外想吃又买不到 C、带上羽绒服,以防天气寒冷 D、戴顶帽子以防太阳晒 D 日本的工业分布情况 工业区 濑户内海 P23图 日本工业属于 型,集中分布在 沿岸和 沿岸,首都是。 临海 太平洋 濑户内海东京 印度的矿产分布情况 印度的主要矿产源 、 、。 首都是。 煤 铁
一、教学顺序: 必修三 → 中国地理 → 世界地理 二、教学进度: 因各校每周开设课时不同,故不作统一要求,但应在本学年内完成区域地理的内容。 三、教学要求: 不要把区域地理上成新授课;不要把区域特征讲得过细;不要把学案做成习题集。 要指导学生提炼必修三的原理和分析方法;要提高学生运用材料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训练学生严格的答题规范。 四、教学建议: 先铺垫区域地理基础内容,如世界政区图(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