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及特色内容摘要: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分层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血压 (mmHg) 1级高血压 SBP 140159 或 DBP 9099 2级高血压 SBP 160179 或 DBP 100109 3级高血压 SBP ≥180 或 DBP ≥110 无 低危 中危 高危 12个其他危险因素 中危 中危 很高危 ≥3个其他危险因素, 或靶器官损害 高危 高危 很高危 临床并发症或 合并糖尿病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20修订版 将合并糖尿病患者划为很高危人群 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 高血压( 13级) 男性 55岁;女性 65岁 吸烟 糖耐量受损( 2小时血糖 mmol/L)和 /或空腹血糖异 常( mmol/L) 血脂异常: TC≥( 220mg/dL)或 LDLC ( 130mg/dL)或 HDLC( 40mg/dL)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 50岁) 腹型肥胖:(腰围:男性 ≥90cm 女性 ≥85cm)或肥胖( BMI ≥28kg/m2) 高同型半胱氨酸 10mol/L 心血管危险因素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20修订版 注:黄色字体为新增或改变 ; 删去:缺乏体力活动、 CRP 各国指南心血管危险因素比较 危险因素 JNC 7 2020 ESH/ESC 2020 日本 2020中国 SBP/DBP √ √ √ √ 脉压 √ √ 年龄 √ √ √ √ 吸烟 √ √ √ √ 血脂异常 √ √ √ √ 空腹血糖 糖尿病 –OGTT异常 √ √ eGFR 60ml/min 归入靶器官损伤 归入靶器官损伤 归入靶器官损伤 微量白蛋白尿 √ 归入靶器官损伤 √ 归入靶器官损伤 腹型肥胖 BMI≥30kg/m2 腰围 :男 102cm,女 88 cm BMI≥25kg/m2 男 ≥90cm,女≥85cm 代谢综合征 √ 缺乏体力活动 √ 早年发 CVD家族史 √ √ √ √ 同型半胱氨酸 √ 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 靶器官损害( TOD) 微量白蛋白尿 : 30300mg/24h或 白蛋白 /肌酐比 : ≥30mg/g( ) • 左心室肥厚 心电图 SokolowLyons38mv或 Cornell2440mmmms 超声心动图 LVMI男 125,女 120g/m2 • 颈动脉超声 IMT • 颈 股动脉脉搏波速度 12m/s( * 选择使用) • 踝 /肱血压指数 ( * 选择使用) • 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降低 (eGFR60ml/min/)或血清肌酐轻度升高(男性 115133mol/L或 ,女性 107124mol/L或 ) • 微量白蛋白 尿 : 30300mg/24h或 白蛋白 /肌 酐: 30mg/g() 各国指南 靶器官损伤 /疾病比较 靶器官损伤 /疾病 JNC 7 2020 ESH/ESC 2020 日本 2020中国 左室肥厚 √ √ √ √ 颈动脉超声 √ √ √ PWV √ √ ABI √ √ eGFR 归入危险因素 √ √ √ 血肌酐升高 √ √ √ 蛋白尿(包括微量白蛋白尿) 归入危险因素 √ √ √ CKD √ √ √ √ 卒中 /TIA/痴呆 √ √ √ √ 心衰 √ √ √ √ 心梗 √ √ √ √ 心绞痛 √ √ √ √ 外周血管疾病 √ √ √ 视网膜病变 √ √ √ 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 伴随临床疾患 微量白蛋白尿 : 30300mg/24h或 白蛋白 /肌酐比 : ≥30mg/g( ) 脑血管病 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心脏疾病 心肌梗死史、心绞痛、冠脉血运重建史、充血性心力衰竭 肾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受损、血肌酐:男性 133mol/L ()。 女性 124mol/L()、蛋白尿( 300mg/24h) 外周血管疾病 视网膜病变 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糖尿病 空腹血糖 ≥( 126mg/dL)、餐后血糖 ≥ mmol/L( 200mg/dL)、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 高血压治疗策略的转变 每日一次使用能够控制 24h血压的降压药物,使血压达到治疗目标 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本指南推荐的起始与维持抗高血压药物 高血压 治疗目标 高血压治疗主要目标是血压达标,最大程度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20修订版 高血压治疗的基本原则 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 心血管综合征 ” ,常伴有其它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需要进行综合干预。  抗高血压治疗包括非药物和药物两种方法,大多数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坚持治疗。  定期测量血压;规范治疗,改善治疗依从性,尽可能实现降压达标;坚持长期平稳有效地控制血压。 提出了高血压是“心血管综合征”的概念  标准目标 : 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本指南推荐 的起始与维持抗高血压药物,特别是那些每日 1次使用能够控制 24小时血压 的降压药物,使血压达到治疗目标,同时, 控制其他的可逆性危险因素 ,并对检出的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病进行有效干预。  基本目标 : 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批准的任何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短效药物每日 23次使用,使血压达到治疗目标,同时,尽可能控制其它的可逆性危险因素,并对检出的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病进行有效干预。 高血压的治疗目标 根据我国国情,设定标准与基本两个治疗目标 血压目标 针对不同人群,细化降压目标值 2020年指南 2020年指南 一般高血压患者 140/90 140/90 • 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逐步降压达标。 透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