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理学: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原理和在疾病过程中所内容摘要:
脂肪变性常伴有机体氧化过程不足等疾病,如全身性贫血等 病理学基础: 衰退性病变 三、坏死 1. 定义: 指机体局部组织和细胞的死亡 坏死是不可恢复的变化,是不可逆变性发展的最后阶段 2. 坏死的种类: 1) 生理性坏死: 指因正常的生理原因出现的组织或细胞死亡 如表皮的角化脱落,脾脏对老化血细胞的清理等。 2) 病理性坏死: 指因致病因素引起的组织或细胞死亡 3. 病理性坏死的原因: 1) 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如脊髓受损后,相应的肢体部分发生坏死; 2) 局部血液供应不足: 血液供应不足或中断,细胞则缺氧坏死; 3) 微生物、寄生虫或其毒素的毒害作用 4) 理化因素: 如高温、严寒或放射性物质等。 病理学基础: 衰退性病变 第三节 血液循环障碍 1. 血液循环的作用: 输送 O2与养料、运走 CO2与废物。 2. 水产动物常见的血液循环障碍 : 充血 、 出血 、 贫血 、 血栓形成和水肿 一、充血 1. 定义: 指机体局部组织或器官含血量超过正常值的现象。 2. 充血的种类: A. 按血液来源来分: 1) 动脉性充血: 动脉流进的血液超过正常值而引起的充血 2) 静脉性充血: 因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的充血,一般又称为“淤血” B. 按性质来分: 1) 生理性充血: 如激烈运动时,肌肉和鳃等组织器官的血液增多 2) 病理性充血: 致病因素引起的充血,如病原诱发的炎症常伴充血 病理学基础: 血液循环障碍 二、出血 1. 定义: 指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外的现象。 2. 出血的种类: A. 按出血部位来分: 1) 外出血: 血液流到体表或体外的现象 2) 内出血: 血液流到组织或腔隙内的现象 B. 按出血方式来分: 1) 破裂性出血: 因血管壁破裂而引起的出血 2) 渗出性出血: 血管壁渗透性增高而。1病理学: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原理和在疾病过程中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