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文—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理论基础初探内容摘要:
政府(财政)与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和财政职能,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切实解决过去财政的 “ 越位 ” 和 “ 缺位 ” 问题; (2)提出公共财政主要是强调财政的 “ 公共性 ” ,不是从 “ 建设财政 ” 转变为 “ 吃饭财政 ” ,不能走极端,提出财政退出竞争型生产领域,并退出国有企业,这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也不利于经济发展; (3)必须防止出现因 “ 强调 ” 财政的公共性而忽视财政的阶级性或利益冲突,国家利用 各种手段包括财政来调节和缓和各个阶级以及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冲突; (4)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是一个改革的过程。 在西方发达国家,财政学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来的(亚当 斯密的自由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财政学)框架,加入了公共物品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社会保障制度等,发展成为所谓的 “ 公共经济学 ”。 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一套适合市场经济的财政体制,从运行效果来看,体现了现代财政的效益、透明、监控等标准。 由于我国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改革财政体制以适应经济体制,就必 须向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学习,尽管各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差异较大,但有一个共同的经济基础,所以相应的财政体制具有很大借鉴意义。 可以说,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到目前为止是成功的,尽管还有些历史遗留问题,但通过分税制改革后基本上确立了公共财政的框架。 这个框架仍然不完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财政支出管理仍然沿用旧办法,更重要的是 “ 公共财政 ”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 财政国库管理改革不仅仅是对财政支出体制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革新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财政观念。 代理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经济学中假定信息是不对称的,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 原本该理论产生是信息经济学和契约理论在微观经济学领域的突破,主要应用于企业管理。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该理论不断拓展,广泛应用于各种利益关系中。 在宏观层面,把政府作为所辖区域内公民的代理人,政府与该地公民就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 在一般委托代理关系中,主要的矛盾在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不一致,带来所谓 “ 道德风险 ”。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政府官员和它的公民之间的确存在某种利益不一致,因为官员作为个体有其自身的利益目标,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督和行政行为透明化制度,很可能会因为约束不力和容易逃避惩罚而导致损害全体公民利益的行为出现。 但是在政府和它的公民之间并不能完全套用这样的关系,因为政府本身就是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制度,包括行政法规、监督、法律等,所有的行政行为要求是公开的、透明的,其行为的结果也是明显的,这些与企业管理不同;并且这样的制度其运行有自动性,选出来的官员只要按照程序工作就可以了,个别官员的失职行为不会造成整个体系失效。 所以,解决政府官员与公民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关键在于减少双方的利益差距,设计一种合理、科学的管理机制 非常重要。 财政国库代表政府履行受托责任,主要是控制预算执行,管理国库现金和债务,全面、准确反馈政府收支信息等。 由于长期对国库管理工作的忽视,财政国库应有职能没有得到发挥,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随着其他财政制度的改革,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成为紧迫任务,这项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委托代理矛盾。 博弈论,也称为对策论,是描述和研究行为者之间策略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一种决策理论。 任何一个博弈都有3 个基本要素:参与者、策略和支付。 通过这三个要素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结果,便于决策者制订策略。 事实上,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来说,经济学就是研究生产关系,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任何一个社会主体都处在一定的生产关系。经济论文—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理论基础初探
相关推荐
取中立态度。 禁止参加竞选等 政治活动,禁止进行金钱授受。 ” 日本宪法规定: “ 任何公务员,都是全体国民的服务者,不是为一部分人的服务者。 ” 日本《国家公务员法》规定: “ 公务员不得为政党和政治目的的谋求接受捐款及其他利益,不得以任何方式参与上述行为 ” , “ 不得作为政党或其他政治团体的负责人、政治顾问或同等作用的成员。 ” 其他国家的公务员制度也有类似的规定性。
经济资源从生产效率低的地方转移到效率较高的地方,由“顾客”驱动的政府是能够提供多样化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的。 对公共服务的评价,应以“顾客”的参与为主体,通过“顾客”介入,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符合顾客的偏好,并能产出高效的公共服务。 与传统公共行政相比,新公共管理注意到了公众的重要性和作用。 ( 4)竞争机制的引入。 新公共管理把竞争机制引入公共管理之中,通过市场的力量推进变革
回报的机会。 04 我国社 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发展概况: 1)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的建立。 〖 20世纪 50年代初制度开始建立〗 1951 年,国家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 该条例规定,各参保单位均按其工资总额的 3%缴纳劳动保险基金,基金实行分级管理,全国统一调剂使用的管理模式。 此制度 1969年中断。 2)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的恢复。 〖
不得低于本国产品和国民( B) 64.从事国际投资的本质或目的是( ) A.觅利 B。 发展经济 C。 其它们 ( A) 65.《世界版权公约》规定的版权保护期是( ) A.不少于作者有生之年及死后的 25 年 B.不少于作者有生之后及死后的确 50 年 C.不少于作者有生之年及死后的 15 年 D.不少于作者有生之后及死后的 10 年( A) 66. GATT 第 24 条允许 WTO
50) (7)会议成本一 6 (10+2. 5) 5 50+800 =18750一 800 =19550(元 ) 8.文秘人员在单独或随同上司旅行结束后,要做好哪些工作。 答: 1)整理好旅行过程中所有的单据、凭证,送上司审阅、签字后向财务部门报销,或者结算预支的出差费用。 (2)回到公司上班 后,应将出差过程以及有关事务写出工作汇报。 如果是与上司同行的,可根据上司的原始记录整理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