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内容摘要:

主义是无能为力的。 另外,按凯恩斯主义理论,只要实现通货膨胀,就能实现充分就业,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却是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存,出现了“滞胀”的经济危机。 这种理论与现实悖论,是凯恩斯主义未预料到的,也是凯恩斯主义不能和无法解决的,更是人们对凯恩斯主义提出质疑的根本所在。 与凯恩斯主义一样,新古典综合派主张政府必须干预和调节经济。 他们认为:“现在,政府的经济作用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 ”“几乎在我们所研究的所有国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 乡镇政府职能定位及体制创新研究 13 中,政府在经济上的作用稳步增加。 ” 14与凯恩斯主义不同是,新古典综合派更强调市场调节的作用,主张把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国家机关和私人机构都实行经济控制”的“混合经济”。 一方面,“价格机构,通过竞争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发生作用,来解决我们混合的私有企业制度的三个基本的经济组织问题。 ” 15即“生产什么东西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取决于工资率、地租、利息和利润”。 16尽管“这个制度远不是完善无缺的,但是,它是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问题的一种方式。 ” 17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加强对经济的干预,限制私人的主 动性。 不断增加政府开支,保证最低社会福利,“补充某些人的实际或货币收入”。 通过公共劳务和税收,强化收入再分配。 制定并实施强制性法令,干预和控制经济活动。 通过“一系列的规则形成一个框子”,使私人企业在框子内发挥作用,从而“补充价格制度的作用来决定国家的经济命运。 ” 18 综合所有新古典学派学者的观点,他们普遍认为:政府应该采取下列政策和措施,干预和调节经济。 第一,把财政和货币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第二,实施补偿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消除经济周期性;第三,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和扩 张性货币政策,实现充分就业;第四,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和措施,实现经济目标。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资本主义发展不仅仅是实现经济增长,还要达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和社会平等等目标。 要使这些经济目标都得以实现,政府仅制定和使用宏观经济政策是不够的,还必须实施微观经济政策来补充。 新古典综合派继承了凯恩斯主义关于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和调控的理论,又根据经济发展和凯恩斯主义的不足,强调了政府对微观经济进行干预和调控的必要性。 也就是说,新古典综合派仍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滞胀”的希望寄托于政府。 然而,政府的干预和调控并没有消除 经济“滞胀”的功能。 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滞胀”,本来就是凯恩斯主义为使资本主义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而开的“药方”所带来的“副产品’,即是政府实施全面干预经济政策的“后遗症”。 新古典综合派把产生经济“滞胀”的原因当做是解决经济“滞胀”的手段,结果只能是火上浇油。 由于新古典综合派没有真正找到解决经济“滞胀”的方法和手段,找到使凯恩斯主义走出困境的途径。 于是,主张自由放任的新自由主义便在西方崛起,形成了对“凯恩斯革命”的革命。 14 [美 ]萨缪尔森。 《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上册,第 70, 59 页 15 [美 ]萨缪尔森 :《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上册,第 81 页 16 [美 ]萨缪尔森 :《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上册,第 64- 65 页 17 [美 ]萨缪尔森 :《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上册,第 81 页 18 [美 ]萨缪尔森 :《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上册,第 70,72 页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 乡镇政府职能定位及体制创新研究 14 4. 1. 新自由主义的“新守夜人”型政府 新自由主义是凯恩斯主义在理论和实践 上陷入困境,国家干预主义政策出现了明显的副作用,人们对凯恩斯主义失去信心后,出现的一种思想体系。 20 世纪 30 年代后,各主要资本主义政府都采用了凯恩斯主义政策,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恢复和发展了经济。 然而, 20 世纪 70 年代后,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实施凯恩斯主义的“后遗症”,爆发了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存的“滞胀”危机,“政府失灵”大量出现,这是凯恩斯主义和各国政府始料未及的。 新自由主义正是从“政府失灵”出发,否定了凯恩斯主义政策,再次论证了自由企业制度和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极力主张“回 到亚当斯密去”,“回到萨伊去”,形成了“新守夜人”型政府。 新自由主义认为:政府干预经济必然导致“极权主义”,必须取消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针对“市场失灵”现象,新自由主义强调:“市场失灵”不是“把问题转交给政府处理的充分条件。 ” 19现实中不存在“市场失灵”理想的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之所以会发生,不是市场自身的原因,正是政府干预的结果。 不能把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作为解决“市场失灵”的办法和手段。 市场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市场自身具有调节和校正机制。 通过市场自身的机制就可以纠正 和校正市场缺欠和“市场失灵”,决不能依赖市场以外的政府干预,否则,会起破坏作用。 政府本身也有失灵现象,“政府失灵”要比“市场失灵”严重的多,不能用一种更容易生产失灵的手段去解决一种失灵现象。 面对 20 世纪 70 年代末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滞胀”,新自由主义仍把责任归咎于政府干预,认为:这是政府干预经济而造成的。 “目前的危机不是资本主义的危机,而是国家资本主义的危机,我们的问题不是市场太多,而是市场不足。 ”20只有实行私有化政策,消除官僚垄断,排除束缚市场机制的障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整个经济处于稳定状态, 才能消除经济“滞胀”。 当然,新自由主义同自由主义一样,并不完全否认政府的作用。 诺斯就曾明确说:“我还是坚决拥护这样的观点,即国家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任务是建立一系列的游戏规则,并将之付诸实施,以鼓励全民充满活力地加入到经济活动中来。 ” 21 新自由主义承认并肯定政府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但主张把政府的作用控 19 [美 ]詹姆斯麦布坎南 :《自由、市场和国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282 页 20 [法 ]亨利勒伯曰 :《美国新 自由主义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326 页 21 [美 ]约瑟夫 E斯蒂格利茨。 《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53 页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 乡镇政府职能定位及体制创新研究 15 制在“守夜人”的范围内,弗里德曼说:我们的社会应该“主要依靠自愿的合作来组织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它维护并扩大人类的自由,把政府活动限制在应有的范围内,使政府成为我们的仆人而不让它变成我们的主人。 ” 22政府的作 用是:第一,保护社会,使它不受外部敌人侵犯;第二,建立司法机关,制定自由社会的公民在进行经济和社会活动时应遵循的规则,以保护社会上的个人不受其它人的侵害或压迫;第三,建立并维持某些私人无力进行或不愿进行的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但这项作用的目的在于维护和加强自由社会,而不是破坏它;第四,保护那些被认为不能保护自己的社会成员。 23总之,在新自由主义看来,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就是当好“舞台监督员”。 新自由主义自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出现,一直是非主流经济学,直至 20 世纪 70 年代末,才粉墨登场,成为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官方经 济学,影响也逐渐扩大。 许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如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的英国政府等都采纳了新自由主义政策,削减公共开支,降低赤字,控制货币供应量;精简政府机构,缩小政府职权,放松行政和立法管制,减少政府干预;对国有企业实行非国有化,把国有企业变成私人企业;改革税收体制,减少税收,刺激私人投资的积极性;调整福利制度,压缩福利开支等。 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和主张,对消除经济“滞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通货膨胀,但却加剧了经济衰退,失业人口剧增。 实施新自由主义政策的西方国家都陆续高通货膨胀与高失业率 并存转入低通货膨胀和低速增长并存时期。 4. 1. 新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结合”型政府 新凯恩斯主义是 20 世纪 80 年代新自由主义陷入危机后诞生的,主张强化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企图使凯恩斯主义走出理论和实践困境的思想体系。 20 世纪 70 年代末,英、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都采用了新自由主义政策,如削减政府的福利开支,实行国有企业非国有化,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等。 这些政策和措施确实解决了由于实行凯恩斯主义政策而带来的“滞胀”问题。 虽然新自由主义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直困扰资本主义的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的 “滞胀”问题,却给资本主义带来了新危机,国内生产总值下降,经济大幅衰退。 新自由主义给资本主义带来了“严重的局面”,暴露了其只重视或强调经济发展的某个方面,无视经济总量运行的弊病和不足,使人们进一步怀疑自由企业制度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功能,于是,重新认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确评价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定位政府的职能和角色,又成为理论必须澄清的课 22 [美 ]米尔顿弗里德曼、罗斯弗里德曼 :《自由的选择》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41 页 23 参见米尔顿弗里德曼、罗斯弗里德曼 :《自由的选择》商务印书馆 .982 年版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 乡镇政府职能定位及体制创新研究 16 题。 新凯恩斯主义正是站在这个新的理论和实践的高度,重新举起凯恩斯主义大旗,坚持凯恩斯主义基本理论,兼收融合各种学派的观点和精华,发展了凯恩斯主义,提出了新的 国家干预主义理论,形成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结合”型政府。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经常发生不完全信息和协调失灵,交易搜索和协调失灵及市场对策和协调失灵等“市场失灵”现象,需求和供给的变动极其不平衡,经济始终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因此,市场经济总是存在显著的周期性波动。 要矫正或消灭这些市场协调失灵,清除经济发展中的非均衡状态,实现经济均衡发展,政府必须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通过长期和短期的经济政策,协调经济人的行为,扩大潜在交易机会,刺激交易和生产,影响就业和产量,消除经济运行中的溢出和政策补偿,实现充分就业 ,纠正市场外部性。 新凯恩斯主义作为相对于原凯恩斯主义而言的新学派和思想体系,代表人物众多,如格雷戈里曼丘、拉里萨墨斯、戴维罗默、马克格特勒、斯蒂格利茨等,著述也颇丰。 斯蒂格利茨认为:当今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复杂,政府的作用明显优于市场。 仅依靠市场机制,“如果没有政府的作用,那么要形成错综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网络是不可想象的。 ” 24“一般而言,如果没有政府干预,就不能实现有效的市场配置。 ” 25这就是斯蒂格利茨提出的“非分散化定理”。 斯蒂格利茨说:“只要信息是不完善的,或市场是不完全的 —— 基本上往往如此 —— 那么就达不到约束条件下的帕累托效率 .” 26(帕累托效率即资源配置既没有使一些人变得更好,但同时又没有使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坏。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决定是由成千上万不同的企业做出的,而每个企业只对自己负责,不对他人和社会负责,信息的不完善和不完全竞争是经常的,包括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尤其是自然性垄断在内的“市场失灵”更具普遍性,这就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 针对新自由主义提出“市场失灵”不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条件的观点,斯蒂格利茨认为:政府有足够的理由和能力干预经济。 因为政府作为经济组织同其它经济组织 相比,“有两大显著特性:第一,政府是一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性的组织;第二,政府拥有其它经济组织所不具备的强制力。 ” 27因此,在纠正“市场失灵”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第一,有征税权,可以通过征税控制企业的生产规模。 第二,有禁止权,没有政府授权,任何企业都不能禁止其它企业进入某一市场。 24 [美 ]约瑟夫 E斯蒂格利茨 :《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9 页 25 [美 ]约瑟夫 E斯蒂格利茨 :《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68 页 26 [美 ]约瑟夫 E斯蒂格利茨 :《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6970 页。 27 [美 ]约瑟夫 E斯蒂格利茨 :《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5 页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 乡镇政府职能定位及体制创新研究 17 第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