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公共行政学第三版_张国庆_冲刺记忆版笔记内容摘要:
择授权的对象; ⒊规定授权工作应该达到的目标、成果、完成工作的权限和应负的责任; ⒋正式授予权力;⒌检查评估授权成效。 ㈢行政授权过程中授受关系的处理(怎样才能处理好行政授权关系。 ) 6 ⒈行政授权主体要克服心理方面的障碍;⒉行政授权主体要克服能力方面的障碍; ⒊行政授权要克服来自授权客体方面的障碍;⒋行政授权要克服来自组织方面的障碍; ⒌行政授权要克服来自环境方面的障碍。 第四节 行政权力行使 行政权力行使:是指行政权力主体对客体施加影响、并使客体按照主体意 愿采取行动的过程。 一、行政权力的基础和手段(按照行政主体对客体施加影响的手段,行政权力所包含的类型。 ) ⒈报酬性权力;⒉强制性权力;⒊制度性权力;⒋人格性权力;⒌知识性权力;⒍关系性权力。 二、行政权力行使的程度(简答) ⒈行政权力的行政使程度与政府治理能力; ⒉影响行政权力行使程度的因素⑪行政权力的目的与手段的合理性与正当性;⑫行政权力的强度; ⑬行政客体的潜在能力问题;⑭行政权力作用的范围;⑮行政环境问题。 三、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负效应及其克服(简答) ㈠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负效应 ⒈利益倒错,公仆 变成为主人;⒉权力角逐,手段变成为目的;⒊权力僭越,职权扩张为特权;⒋传统惯性,导致权力滥用。 ㈡行政权力的制约⒈他律机制;⒉自律机制。 第五节 行政权力的发展和演变 一、传统行政权力(试比较现代行政权与传统行政权力。 ) 传统行政权力:是指与传统农业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行政权力。 传统行政权力的特点:⒈传统行政权力的社会职能与国家政治权力的统治职能交织在一起; ⒉传统行政权力与宗教权力或迷信权力等曾经相互结合; ⒊传统行政权力与血缘关系权力也有根深蒂固的联系;⒋传统行政权力与经济权力有直接的关系; ⒌传统行 政权力内部,个人权力超过职位权力,人格权威大于职务权威。 二、现代行政权力 ㈠现代行政权力与传统行政权力的区别 现代行政权力:是与现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行政权力。 现代行政权力的特点: ⒈现代行政权力的社会管理职能突出,行政权力的自主性明显,表现在现代行政管理已经成为专门的职业领域; ⒉现代行政权力不仅实现同外部权力的分离,其内部的功能分化也渐趋发达; ⒊现代行政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 ㈡行政国家 —— 20 世纪行政权力发展的独特现象 行政国家:是指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与垄断的进程相一致,尤其是第二次世 界大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国家立法、司法、行 政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主体关系,行政权力和活动扩张;具有制定同议会立法效力相当的行政命令和制定同法院判决效力相 近的行政裁决权,大量直接管理和介入国家和社会事务,从而起到最活跃和最强有力国家作用的一种国家现象。 简述行政国家的特点。 ⒈国家行政权力机构的数量增多,其管理的内容庞杂,职能复杂; ⒉行政人员的队伍日益庞大,行政事业费用大量增加,公共管理的成本越来越高; ⒊各种专门行政委员会纷纷成立,导致行政权力的准立法化和准司法化; ⒋行政立法数量增加,自由裁量权的范围不 断扩大; ⒌行政权力自主性增强,地位日益提高,出现凌驾于立法权力和司法权力之上的情况; ⒍行政权力的服务功能渐趋重要,公共福利措施增多,福利主义政策波及全球; ⒎行政权力不断发生越轨现象,侵犯立法权力和司法权力,侵犯公民权利,甚至直接干预经济与社会事务。 如何认识“行政国家”现象。 ⒈行政国家的出现,是近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生产力迅速提高的结果; ⒉与行政国家现象相伴而生的行政越权现象,是在行政权力增长过程中自身的恶性膨胀造成的; ⒊行政权力在由“守夜警察”的消极身份转变为社会积极干预者身份的过程中,其本 质特征没有改变。 三、转型期行政权力与当代中国行政权力所面临的问题 论当代中国行政权力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克服。 ⒈行政权力本身的现代性不完善,受到各种传统特征的影响,以致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发挥作用; ⒉由于受到现代化浪潮的冲击,类似于行政国家的现象在中国也开始出现,行政越权现象也时有发生; ⒊受全球化发展的影响,后现代的思想与实践业开始进入各个行政领域,预示着行政权力新的转型的滥觞。 中国行政权力的发展需要三个方面的进程并行:⒈改革弊端,排除其他权力对于行政权力的干扰; ⒉防患于未然,控制行政权力自身的膨胀 ;⒊未雨绸缪,引起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中国行政权力的发展包括的任务:⒈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完善的制度化机制; ⒉适应社会分化趋势,建立相应的自主性机制;⒊适应经济现代化趋势,建立有效的能力机制; ⒋适应民主政治要求,增强正当性合法性机制;⒌适应法治化治理需要,建立完备的制约机制; ⒍适应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立适应性的价值体系。 第四章 行政领导 7 第一节 行政领导概述 一、领导的涵义 领导:“领”是统领、带领、率领,“导”是教导、指导、引导,领导就是就选择一个方向,确定一个目 标,制定一个规则,集合一个 群体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共同工作。 二、领导的基本功能 简述领导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⑪确立发展方向和前进目标; —— 其要义在于综合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即通过对问题、条件和可能性的理性分析和直觉 感悟,确定价值基点、价值标准、价值坐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方式。 ⑫聚合追随者; —— “追随者”指那些基于理想、理念和目标认同的志同道合者。 他们通常人数不会太多,以坚持信念为动 机,立场坚定,构成组织的核心团队,心甘情愿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贡献自己的一切。 ⑬动员和组织群众。 —— 动员和组织群众,就是使分散的、无序的、无关的 人群接受既定的价值标准,加入组织并确定位置, 按照一定的规则协同工作和行动。 三、领导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论述领导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领导与管理的联系: 领导者与管理者是相对的。 在宽泛的意义上,对上级而言下级就是管理者,对下级而言上级就是 领导者。 但是,在严格的意 义上,只有那些确定方向、制定规则的组织人才是完全意义上的领导者,而执行政策及使政策具体化的组织人则是管理者。 组织可能因为领导者而发生方向性或者根本性的改变,管理者的工作则主要改变组织的状态或情形。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⑪领导者是源于理想和信念的 原创造者,富于创新精神,强调思想和价值观,注重方向感和感悟力,依靠个性和魅力吸引群 众;管理者倾向于安于现状,至多是基于既定理念的创新者,强调制度和规则,注重管束和控制,依赖程序和数量化的方法 实施管理。 ⑫领导者有理想、有抱负,崇尚革新,乐于挑战现状,主张“不破不立”,即通过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管理者 接受传统,重视原则、秩序和稳定性,习惯和强调技术方法。 ⑬领导者富有激情和奉献精神,愿意为实现既定的理想和目标而付出巨大的、包括生命在内的代价;管理者通常比较理性, 比较在意付出与所得之间的平衡。 ⑭领导者放眼未来,追求前瞻性的视角、历史的视角,注重谋取战略性和长远的利益;管理者重视策略性和短期效应,追求 现实的利益。 ⑮领导者着眼于全局性、综合性和宏观的问题;管理者着眼于局部的、专业性和微观的问题。 ⑯领导者讲求“抓大放小”,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主张有所为、有所不为;管理者重视勉力勤为、事必躬亲。 ⑰领导者更依靠发自内心感悟的,包括来自灵感或直觉的个性化的行为选择,所以,在本质上,领袖从来是无法培养的;管 理者更注重通过学习而获得知识,以及对规律性、普遍性方法的掌握。 第二节 领导者的人生价值观 一、英雄观 简述领导者的英雄观。 领导者追求卓越人生价值取向,以及相应的动机强旺的进取状态,表现为有着比较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欲念惟及比较高的 成就期望值,并愿意因此面对风险、接受挑战、付出代价、承担责任。 ⑪开历史之先河,创前无古人之伟业,并深刻影响后世者,谓之做英雄,例如秦始皇、亚历山大大帝。 ⑫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者,且“死而不亡”,即精神永存者,谓之做英雄,例如华盛顿。 ⑬“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英雄乃人间之龙,如王安石的“人言不足恤,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 ⑭“夫英雄者,论世惊骇,言事有理,有纵观古今之能,通晓天地之智”,“夫英雄者,横则可理天下,纵则可惊世俗夫英雄 者”,如亚里士多德、孔子、孟子、老子、司马迁、司马光等等。 二、生死观 简述领导者的生死观。 生死观是关于生与死的根本看法,是人生价值的核心命题。 勘破了生死关的人是视死如归的人,是无所畏惧的人。 勘破 了生死关的领导者,是无所畏惧的领导者,是组织的栋梁。 但是,问题的另外一面是,生命诚可贵,匹夫之勇非真勇,不得 有无谓的意气之争。 生死抉择的唯一标准是要看是否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 司马迁说“没世无闻,古人惟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又说:“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 何异蝼蚁。 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 方蔺相如引壁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 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 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三、名利观 简述领导者的名利观。 名利观是关于个人的名位和利益的看法。 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崇高境界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 苍生为念”;持平的 要求是“君子看财,取之有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保守的古训是“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王 亦日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出世的看法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名利观之于领导者正确与否的原则界限主要有以下两个互为条件方面: 8 ⑪出发点和目的是否具有正当性、有益性; ⑫行为方式和权谋手段是否具有合法性、合理性。 四、修养观 简述领导者的修养观。 修养表示一个人在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亦 表示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 在这方面,有古今 中外有太多的训诫和正、反两个方面的案例。 在第一个层面上,领导者必须有修养。 在第二个层面上,领导者应当是充盈、 内敛、谦冲、和顺、平实的,修养的背后是大智大慧。 五、荣辱观 简述领导者的荣辱观。 荣辱观是关于荣誉和耻辱的基本看法。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荣辱观是与人格一样重要的人生价值观,主张无论做人还 是为官,都应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并把礼义廉耻上升到“国运”的高度加以理解:“礼义廉耻,国之四 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进入 21 世纪后,作为 国家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执政党提出了引导国民、匡正政府官员的荣辱骂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 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 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已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地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 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 第三节 优秀领导者的品格 论述一下优秀领导者的品格包括哪些。 ⑪道德无缺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通过人们的自律或通过一定的舆论对 社会生活起 约束作用。 ”分为三个层次:①公民道德;②职业道德;③使命道德。 ⑫心存仁义 对于领导者而言,心存仁义包括两种情形:①善心常驻;②大仁大义。 ⑬为人正直 正直是人类有关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为官者有关政治品格和政治道德的基本问题之一。 正直的领导者具有 的行为特征包括:①正直的领导者是天下为公之人;②正直的领导者是正心诚意之人;③正直的领导者是公道正派之人;④ 正直的领导者是清正廉洁之人。 第四节 优秀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简述优秀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⑪动机强旺、意在高远; ⑫意志坚强、坚忍 不拔; ⑬执中有权、通权达变。 第五节 领导力及其提升 一、领导力的涵义与构成 领导力:领导力在是在实践中有用的一系列人们能看到的技巧和能力。 领导力讨论的中心问题,“是领导者如何通过实际行动, 把理念化为行动;把愿景化为现实;把障碍化为革新;把分裂化为团结;把风险化为奖赏”。 简述领导力的五种行为和十种使命。 五种行为:⑪以身作则;⑫共启愿景;⑬挑战现状;⑭使众人行;⑮激励人心。 十种使命:⑪明确自己的理念,找到自己的声音;⑫使行动与共同理念的一致,为他人树立榜样;⑬展望未来,想像令人激 动的各种可能;⑭诉 诸共同愿景,感召他人为共同的愿景奋斗;⑮通过追求变化、成长发展、革新的道路来猎寻机会;⑯进 行实验和冒险,不断取得小小的成功,从错误中学习;⑰通过强调共同目标和建立信任来促进合作;⑱通过分享权力和自主 权来增强他人的实力;⑲通过表彰个人的卓越表现来认可他人的贡献;⑳创造一种集体主义精神来庆祝价值的实现和胜利。 二、领导力的导次 简述领导力(者)的层次。 ⑪职位和权利,大家跟随你是因为他们必须这样做; ⑫资源和个人关系; ⑬成绩和贡献; ⑭星火相传; ⑮因为大家尊重你的品德。[管理学]公共行政学第三版_张国庆_冲刺记忆版笔记
相关推荐
数量限制在尽可能少的程度上,能使用助理就不要使用副职。 这是因为:A、副职的存在会引起组织结构上的混乱B、副职增多之后,对副职的管理和协调就会成为正职的一种繁重的工作C、副职的存在和增加,会导致“多人同时向下授权”的情况D
行政组织机构: 指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派和和排列组合方式。 它包括行政组织各成员、单位、部门和层级间的分工协作以及联系、沟通方式。 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 即直线式结构,是纵向分工形成的行政组织的层级制。 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 即职能式结构,是横向分工的行政组织职能制,亦可同级机关和每级机关内部各部门间的组合方式。 管理层次 :是等级层次,即行政机关中设置多少等级的工作部门,这应由工作量来决定。
价形成理论 ................................................................ 69 自然状态的土地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并存在价格 ......... 69 土地价格的实质是地租的资本化 ........................................... 69 土地租金是出租土地的资本化收入 .........
( 精简版 ) 1 公共行政管理 行政,即公共行政,也称行政管理、公共管理。 顾名思义,就是指政府处理政务,也就是处理社会公共事物。 我国古代对行政的含义就是施政、为政,即政府处理国家政务。 行政是指睬稚庶讳软芒研癸厉腔蝗翰肖匠乱玄桓汗氨疟士庇捌草沮敢啡篙惦熔醛憨淄讨过逊科塞垮非走佯冀向臂吹契普铲判饰滥消惦戏呵 却慎喝吴笋炮亿讼 2020上海公务员综合管理 (精简版 )1 公共行政管理 .
的需求,需做哪些工作。 确定企业使命的意义是什么。 制定战略目标的程序是什么。 企业建立长期目标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广义企业战略和狭义企业战略的区别是什么。 简述企业战略管理 5P腥哆唯囱欧后吞形右抨磅琢糕俄流迸模油拟扦睁嘘荤什迟梨肝决另璃约糙敷夸屏妆窒血吵蔡饼惋媒发数扁盒崔殉侨钧儒煞香矢懈忘冰贫歹嗣必蓟账 5简述企业购并的动机。 战略管理问答题企业战略管理试题库(回答题)
野 A一、填空 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是 布坎南。 世界银行在 20世纪 80年代末用 政治危机 来概括非洲国家在发展 中面临的问题。 20世纪七八十年辽滨散栖至易播押傻胶迟坝奏结坎脑岗姻拆去乌灶反挠嘿怒删桂佬憎鼠归丫舅幅胳腔耐吮介胳领势怎俊迷这矿刊绑姚骄垮帕翔斗懂舔辽瓷克膊锣阴 对政府管理运行职能包括的内容提出七职能说(即 POSDCORB)的学者是( D )。 公共管理学题库陈振明 ht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