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七篇内容摘要:

业小区重点项目建 设和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做大做强陶瓷产业,提升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利用桃源山地多、生态好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抓好市重点项目广东飞马峰农业休闲红色旅游项目、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团结村桃花谷农业旅游休闲养生项目,以 “ 公司 +基地 +农户 ” 模式,不断促进农民增收,抓住桃源镇被大埔县评为 “ 长寿镇 ” 契机,精心打造长寿品牌农产品,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加快镇区道路提升改造、尖山公路等乡村公路、污水处理厂、桥梁修建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 落实森林管护防火、河长制、镇村环境卫生、企业污染防治等工作,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用心呵护好桃源的绿水青山。 发挥村民自治章程和乡规民约作用,塑造文明乡风,坚持学习 “ 枫桥经验 ” ,发挥 “ 中心 +网格化 +信息化 ” 平台作用,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加强镇村干部队伍建设,发挥乡村振兴工作队回乡联村作用,着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 三农 ” 队伍,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二是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106户, 276 人,对贫困户实施动态 管理, 目前, 3 户 11 人未脱贫,要继续下大力气,精准施策,增强贫困人口内生发展动力。 认真开展对已脱贫户 “ 回头看 ” 工作,确保脱贫路上补漏一户、不落一人,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形式脱贫。 三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对照干净整洁村和生态宜居村建设标准,高标准抓好新东村、团结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通过示范引领,同步推进其他四个村的新农村建设。 至目前,全镇已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等 705 间、 16410 平方米,今年,全镇六个村要全面完成 “ 三清三拆三整治 ” 工作,一些村要向先进村学习,迅速行 动起来,加快推进工作力度。 全面加快全国人大代表计划出资7000 万元新农村建设,今年全力完成迎宾文化走廊和生态休闲绿廊建设和水口庵桥、梓粼桥、南北桥和桃源溪除险加固工程。 严格落实“ 路段长 ” 、 “ 网格化 ”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垃圾清运和卫生保洁力度,开展江河 “ 五清 ” 专项行动,加强对桃源农贸市场的管理,不断提升城乡干净整洁水平,尽快摆脱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落后局面。 四是发掘传承好红色文化资源。 桃源镇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李井泉、方方、古大存、范希贤等革命前辈以竹头围谷诒堂、虎坑缵禹堂、尖 山、桃锋小学、冬瓜坪等为据点在这里组织开展过革命活动。 我们要全力宣传、保护、挖掘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来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大力弘扬 “ 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奋斗 ” 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以红色带党建,以党建促发展,加快实现桃源全面振兴 【篇四】 近日,我阅读学习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纲要》), 2019 年 2 月 18 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发展规划纲要》,全篇分十一章,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近期至 2022 年,远期展望到 2035年。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称珠三角九市),总面积 万平方公里, 2017 年末总人口约 7000 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 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 “ 一国两制 ” 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准确贯彻 “ 一国两制 ” 方针,充分发挥粤港澳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