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议讲话稿内容摘要:

“ 奔小康 ” 的关系,一方面要通过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保障兜底、改善设施等措施,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另一方 面要坚持多条腿走路,大力发展增收致富的特色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不断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加快同步小康进程。 在这样的形势与要求下,我们感到有压力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 但同时,我们也要增强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首先,信心来自上级的关心支持。 我们作为全市唯一的一个国定贫困县和全省 21 个国定贫困县之一,中央和省市的各方面政策都对我们倾斜,这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劲动力。 其次,信心来自政策措施的创新。 我们根据中央和省市的要求,先后制定了《关于奋力打好 “ 三年脱贫 ” 攻坚战的 实施方案》等 “1+1+1+9”政策文件,脱贫攻坚政策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同时,我们积极探索脱贫攻坚新举措,在搬迁扶贫、保障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等方面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和途径,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县情实际的脱贫攻坚路子。 第三,信心来自合力攻坚的浓厚氛围。 我们出台了最严格的扶贫脱贫考核问责办法,县乡村三级自觉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把脱贫任务牢牢抓在手上,绝大部分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愿望很强、动力很足,不等不靠、自强不息,谋脱贫、抓脱贫、促脱贫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共为,凝聚了脱贫攻坚的强大 合力。 正因为如此,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二、打好脱贫攻坚主动仗,我们要完成硬任务 习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 “ 绣花 ” 功夫。 我们要把脱贫攻坚的每一项具体工作都当作硬任务,强化攻关意识和质量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和民生导向,把实事、好事办到老百姓尤其是贫困户的心坎上。 今年我们推进脱贫攻坚,从措施上来讲有 “ 五个一批 ”( 保障兜底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科教扶贫脱贫一批、基础扶贫脱贫一批、产业发展脱贫一批 )和 “ 十大工程 ”( 产业扶贫 工程、易地搬迁扶贫工程、危旧房改造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村庄整治工程、就业扶贫工程、教育扶贫工程、健康扶贫工程、社会保障扶贫工程、生态保护扶贫工程 )。 在效果上,我们要向已经率先脱贫的井冈山市学习,注重做到 “ 五个起来 ” ,即有能力的扶起来,实现家家有致富产业。 扶不了的带起来,实现个个有资产性收益。 带不了的保起来,实现人人有兜底保障。 住不了的建起来,实现户户有安居住房。 建好了的靓起来,实现村村有面貌提升。 这 “ 五个起来 ” 其实也是脱贫标准的形象表述和具体要求。 如何把 “ 五个一批 ”“ 十大工程 ” 的脱贫举措和 “ 五个起来 ” 的脱贫效果统一起来,使举措产生效果,这就是对我们工作的要求。 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重点是要解决贫困村和贫困户如期脱贫的问题。 针对贫困户,脱贫既有最低收入要求,也有 “ 两不愁、三保障 ”的要求。 我们驻村帮扶、结对帮扶的干部和村里的同志,要同贫困群众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充分考虑群众意愿和实际条件,充分考虑短中长期措施的结合,最后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帮扶措施。 在措施精准到户的前提下,县里负责保障资金。 针对 “ 两不愁、三保障 ” ,具体到户的保障措施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社会保障扶贫工程。 要按照“ 摸清底数、区分类型、统筹协调、分类施策 ” 的思路,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制度衔接,提高低保五保标准,财政代缴新农保保费,统筹实施各类救助制度,不断扩大保障范围,编密织牢 “ 覆盖全面、救急解难、托底有力、持续发展 ” 的基本民生安全网。 二是教育扶贫工程。 要继续落实 “ 五个全覆盖 ”( 即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全覆盖、普通高中生助学补助全覆盖、中职生免除学费全覆盖、高考入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全覆盖、劳动力就业培训全覆盖 )精准帮扶,保证贫困家庭孩子上得起学,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三是健康扶贫工程。 要围绕让全县贫困人 口 “ 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更好防病 ” 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重大疾病救治制度,继续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免费参加新农合和购买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探索建立新农合、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民政救助、新农合二次补偿等联动包销机制,切实减轻贫困患者的就医负担。 切实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四是危旧房改造扶贫工程。 对建档立卡危旧房户或无房户,要全部纳入危旧房改造补助对象范围,严格执行先规划后建设、建新房拆旧房的原则,通过集中新建、分散新建、乡村代建等多种方式 ,确保居者有其屋。 五是易地搬迁扶贫工程。 要按照 “ 精准搬迁、梯度安置、政策整合、稳定脱贫 ” 的要求,抓好 2017 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做到搬迁对象精准、选点规划精准、政策补助精准、建房面积精准、基础配套精准、帮扶举措精准。 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