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茂东外滩塔吊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强度的结 构上,只要满足附墙杆的安装要求,倾覆力矩不再进行考虑,因此取独立高度的最大值进行倾覆力矩计算。 G0= 塔身自重+标准节重量 +附件(按高度 115 m 计) G1= 起重臂自重 G2= 小车和吊钩自重 G3= 平衡臂自重 G4=105KN 平衡块自重 昆山世茂东外滩 61#地块项目(一标段)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14 1. 非工作状态下风荷载计算 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参见《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 JGJ/T 18720xx 规程附录 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按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取塔机安装高度 20m以下取ω /o=, 20m 以上ω /o=) 风振 系数: β z=塔机高度 20m 以下取 ,20m 以上取 风荷载体型系数 181。 s=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181。 z= 昆山世茂东外滩 61#地块项目(一标段)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15 20m=、 40m=、 60m=、 80m=、 100m=、 115 m= 基本风压 20m 以下取ω /o=, 20m 以上ω /o=塔身前后片桁架的平均充实率 α o= 塔身的宽度 B= 塔身的高度 H=20m、 40m、 60m、 80m、 100m、 115m(分段) 根据以上公式 塔身安装高度 20m 时: qsk= 20247。 20=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 Fsk=qsk H= 20=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 Msk= H = 20=·m 塔身安装高度 40m 时: qsk= 20247。 20=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 Fsk=qsk H = 20= 基础顶面风荷 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 Msk= H = 20=·m 塔身安装高度 60m 时: qsk= 20247。 20=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 Fsk=qsk H = 20=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 Msk= H = 20=·m 塔身安装高度 80m 时: qsk= 20247。 20=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 Fsk=qsk H = 20=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 昆山世茂东外滩 61#地块项目(一标段)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16 Msk= H = 20=·m 塔身安装高度 100m 时: qsk= 20247。 20=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 Fsk=qsk H = 20=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 Msk= H = 20=·m 塔身安装高度 115 m 时: qsk= 15247。 15=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 Fsk=qsk H = 15= KN·m 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 Msk= H = 15= KN·m 以上合计为: Msk=+++++= KN·m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考虑附墙作用): β z= 181。 s= 181。 z= ω /0= α o= B= H=40 根 据 以 上 公 式 qsk= 40 247。 40=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 Fsk=qsk H = 40=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 M=+++++++=KN·m 2. 塔机的倾覆力矩 塔机自身产生的倾覆力矩,向前(起重臂方向)为正,向后为负。 大臂自重产生的向前力矩标准值 M1==·m 最大起重荷载产生的最大向前起重力矩标准值 M2=60 = 90KN·m 昆山世茂东外滩 61#地块项目(一标段)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17 小车位于上述位置时的向前重力矩标准值 M3=40= 135KN·m 平衡臂产生的向后力矩标准值 M4= = - ·m 平衡重产生的向后力矩标准值 M5=105 = - ·m 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对基础顶面的作用: M΄k=M1+M4+M5177。 M΄sk =177。 =( )KN·m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对塔吊基础验算时 采用以下数据进行塔吊基础的验算: FV=。 Fh=; Mk=·m 比较桩基础塔吊基础的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受力情况,桩基础按非工作状态计算,受力如下表所示: 荷载状况 基础荷载 P M P1 P2 M MK 工作状态 513 1252 67 非工作状态 0 3. 桩顶竖向力标准值及设计值计算 桩顶竖向力标准值: =[+( 5*5**25) ]/4+(+*)/= =[+( 5*5**25) ]/4(+*)/= 桩顶竖向力设计值: 昆山世茂东外滩 61#地块项目(一标段)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18 =[+( 5*5**25) ]*+(+*)* =[+( 5*5**25) ]*(+)*Qkmax──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角桩的最大竖向力; Qkmin──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角桩的最小竖向力; F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 Gk──桩基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标准值,水下部分按浮重度计; n──桩基中的桩数; M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沿矩形或方形承台的对角线方向,或沿十字形承台中任一条形承台纵向作 用于台顶面的力矩; Fv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塔机作用于承台顶面的水平力; h──承台的高度; L──矩形承台对角线或十字形承台中任一条形承台两端桩基的轴线( l=*=) 4. 矩形承台弯矩计算 矩形承台弯矩计算,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经过计算得到弯矩设计值压力 N=Qmax= 弯矩设计值: MX1=MY1=2*( ( 5*5**25) /4) *= M 其中 MX MY1──计算截面处 XY方向弯矩设计值( KN M) Xi、 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 XY方向距离( m) 昆山世茂东外滩 61#地块项目(一标段)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19 Ni1──扣除承台自重的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 KN) Ni1=QmaxG/n. 5. 矩形承台主筋计算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xx) 条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 106/(1 5000 9882)= =1(12 )= = = 106/ 988 300= 根据最小体积配筋率:单面受拉、压最小配筋率应满足 % 所以最小配筋面积为: 5000*1100*%=11000 mm2 基础配筋:直径 22的二级钢筋 @150 双层双向, As =34**121= 满足要求 式中 1──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 C50 时, 1取为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80时, 1 取为 ,期间按线性内 插法确定; 昆山世茂东外滩 61#地块项目(一标段)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20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C40); h0──承台的计算高度。 h0=988mm 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 fy=300N/mm2。 6. 承台受基桩冲切承载力 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 (JGJ9420xx)的第 条 四桩承台受角桩冲切力的承载力计算公式:   0111121 )2/()2/( hfacacN thpxyyXL    xx   yy  其中 LN ──不计承台及其上部土重,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作用下角桩反力设计值; LN = N= [+( 5*5**25) ]*+(+*)* yX 11  、 ──角桩冲切系数 tf ──承台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tf =; hp ── 承台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 h≤ 800mm 时, hp 取 ,当 h≥ 20xxmm 时, hp 取 ,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值;(按要求取 ) yx aa 1 ──从承台底角桩顶内边缘引 450 冲切线与承台顶面相交点至角桩内边缘的水平距离; 0h ──承台外边缘的有效高度, h0=988 mm. yx 11 、 ──角桩 冲跨比, 011 /ha xx  011 /ha yy  106N≤ [*(775+1100/2)] 988= 106N 经过计算承台已满足抗剪要求,只需构造配箍筋,按 14@450 钢筋配置上下层基础钢筋之间采用 14@450 拉钩。 第二节 塔吊基桩承载力验算 1. 桩端持力层的选择 昆山世茂东外滩 61#地块项目(一标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