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gtgt系列讲座综合基础部刘爱华07内容摘要:

原则 : 鱼缸法则 、狼性法则 、 南风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  学会思考 ——理性而不盲从 毛毛虫实验 如何理性思考。 (讨论) “中国威胁论” “和平崛起论” “中国不能让美国忽悠了”  学会做人 ——强化自身的道德素质 (开设 《 思想道德修养 》 课的意义) 大学德育的目的 大学德育的任务 国外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4. 历史使命所然 大学德育的目的 爱因斯坦 , 大学德育是为了 “ 造就一个和谐的人 ”。 它的作用在于给知识和理智能力以正确的方向 、合理的制约和统一的精神。 泰戈尔 说 , 知识的充实如果没有智慧的指引 , 就像灯注满了油而仍然为黑暗所笼罩 , 唯有智慧将知识点燃才能获得光明。 大学德育就是要使学生养成 点燃知识之灯的智慧 , 其目的在于 造就健全的人格 , 完善人的心灵和精神。 大学德育的任务  大学德育的任务就是造成一种 环境和氛围 ,把大学生引导向一种 道德自律 的德性生活。 两个关键: 一是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判断 、 道德反思和道德创造的能力 , 即价值理性和价值创造力的培养; 二是唤醒和启迪他们对于自我 、 家庭 、 社会和宇宙的责任和觉悟。 任务之一:品格的修养  在大学德育中,品格修养的重心从 行为约束 转向 心性涵养。 《 中国公民境外旅游文明公约 》 大学生应该逐渐学会使自己的生活 自然地流溢出德性的 “ 光泽 ”。 品格不再是一种外在的约束下的行为习惯,而是变成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 任务之二: 追求道德之 “ 道 ”  探索真理是大学教育的一个本质内涵 , 大学德育应该是一种以 探索道德真理为核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  中小学生的品德教育训练的是 行为上的习性 , 对他们的要求主要是对道德规范 “ 知其然 ” , 并养成遵守规范的习惯。  大学生应该考虑道德规范的 “ 所以然 ” ,并且要力求在理智上领悟道德的真谛 , 在实践上体现出以觉悟为基础的自律。 任务之三:养成博大的道德情怀 大学生们应该思考的不仅仅是:  “ 我如何成为一个有品德的人。 ”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身 —家 —国 —天下”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还应该思考:  “ 人类如何有德性地生活。 ” 和谐社会: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 生态文明: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 国外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 英国 1988年颁布的 《 国家课程 》 把培养“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的绅士作为教育的出发点  法国 在学校开设了“共和国公民的伦理与道德课程”。 其目标“在于使每个人获得自由和负有责任,在于培养集体观,使每个公民成为有教养的人”。 法国总统尼古拉 萨科齐清华大学演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