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工作标准解读内容摘要:

10 书法、绘画 28 乐器、法器 11 文具 29 皮革 12 甲骨 30 音像制品 13 玺印符牌 31 票据 14 钱币 32 交通、运输工具 15 牙骨角器 33 度量衡器 16 竹木雕 34 标本、化石 17 家具 35 其他 18 珐琅器 美术馆藏品的分类原则: —— 采取体系分类法; —— 遵循艺术发展规律; —— 结合美术馆藏品管理实际情况; —— 方便查询、统计和管理。 47 48 体系分类法:即线分类法 逐次地分为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又分为若干类目。 美术馆藏品类目代码表 代码 一级类目 二级类目 三级类目 1 绘画 101 中国画 10101 人物 …… …… 102 油画 10201 肖像 …… …… 103 版画 10301 木版 …… …… 下一级类目与其上一级类目之间构成隶属关系。 上位类: 在线分类体系中,一个类目相对于由它直接划分出来的下一级类目而言,称为上位类。 下位类: 在线分类体系中,由上位类直接划分出来的下一级类目。 同位类: 在线分类体系中,由一个类目直接划分出来的下一级各类目。 同一分支的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并列关系。 美术馆藏品类目代码表 (绘画类部分 ) 代码 一级类目 二级类目 1 绘画 101 中国画 102 油画 103 版画 104 壁画 105 漆画 106 素描速写 107 水彩水粉 108 宣传画 109 漫画 110 新年画 111 连环画 112 插图 199 其他画种 50 51 应选择藏品的重要属性作为分类依据和标准,类目不能随意设置,不是简单的罗列。 划分同位类时,应采用同一个分类依据和标准。 不能同时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划分标准。 否则,会出现划分后所得各子类互相交叉、重叠的混乱现象。 划分后所得各子类的外延之和应等于其母类的外延,避免“不完全划分”和“多出子类”的错误。 52 代码 一级类目 二级类目 03 雕塑 0301 木雕 、 木刻 0302 石雕 、 石刻 0303 金属 雕塑 0304 漆雕 0305 泥塑 0306 陶塑 、 瓷塑 0307 综合 材料 0399 其他 雕塑 53 一级类目 二级类目 三级类目 全国 文物 书画 资料 书画 地方 文物 书画 资料 书画 模型 革命 邮票 实物 „„ 出土 邮票 „„ 藏品分类应以藏品的整体作为分类对象,而不是以某一个收藏单位或某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内的藏品为准。 省级博物馆藏品分类 54 两个纪念馆的文物类目 文物 XX( 人物名称 ) 文物 故居文物 亲友文物 特藏文物 一般藏品 馆藏美术品 参考品 纪念品 馆藏照片 XX( 人物名称 ) 藏品 复制件 武器装备类 徽章证件类 书刊传单类 名人遗物类 手稿类 文献类 货币类 印章类 照片类 旗帜类 杂项类 55 美术馆藏品类目表中: 一级类目: 11个 二级类目: 69个。 其中: 绘画类, 13个 书法、篆刻类, 13个 雕塑类, 8个 工艺美术类, 7个 设计艺术类, 5个 民间美术类, 20个 现代装置类, 3个 摄影类、多媒体类、综合艺术类, 0个 美术馆藏品类目代码表 简表 代码 一级类目 1 绘画 2 书法、篆刻 3 雕塑 4 工艺美术 5 设计艺术 6 民间美术 7 摄影 8 现代装置 9 多媒体 10 综合艺术 99 其他 56 美术馆藏品类目代码表 代码 一级类目 二级类目 三级类目 1 绘画 101 中国画 10101 人物 10102 山水 10103 花鸟 10104 杂画 10199 其他中国画 102 油画 10201 肖像 10202 风景 10203 静物 10299 其他油画 103 版画 10301 木版 10302 石版 10303 铜版 10304 丝网 10399 其他版画 57 美术馆藏品类目代码表 (书法、篆刻部分) 代码 一级类目 二级类目 2 书法、篆刻 201 篆书 202 隶书 203 行书 204 草书 205 楷书 206 硬笔 207 少数民族文字 208 外国文字 209 拓片 269 其他书法作品 271 印章 272 印谱 299 其他篆刻作品 58 美术馆藏品定名规则 59 藏品定名有没有规律可循。 藏品名称应如何规范。 石器 年代+文化 + 特征 +质地+形制 石刻 年代 + 主要内容 +质地+形制 玉器 年代+文化 + 特征 +材质+形制 陶器 年代+文化 + 特征 +质地+形制 瓷器 年代 +窑口+ 特征 + 质地+形制 铜器 年代 + 特征 (含工艺 ) + 质地+形制 金银 器 年代 + 特征 + 质地+形制 其他 金属器 年代 + 特征 + 质地+形制 漆器 年代+作者 + 特征 (含工艺 ) + 质地+形制 竹 木牙角器 年代+作者 + 特征 (含工艺 ) + 质地+形制 织 绣 年代 + 特征 + 工艺 +质地+形制 甲 骨简牍 年代 +文字内容或标题+ 质地+形制 砖瓦 年代 + 主要内容 + 质地+形制 文具 年代+作者+特征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