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认识联内容摘要:
: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人类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平与人道主义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历史( 配岳麓书社版 )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历史( 配岳麓书社版 )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 例 】 (2020辽宁 、 宁夏 43)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 连那些素来都不问政治 、 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 “ 保卫祖国 ” 的大合唱。 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声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 , 反对一切战争。 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 , 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 ,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 、 潜艇和飞机的研究。 他说:“ 在我看来 , 战争是多么卑鄙 、 下流。 我宁愿被千刀万剐 ,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 ”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历史( 配岳麓书社版 )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进入三十年代以后 , 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 1933年 4月 , 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服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 , 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 “ 如果我是比利时人 , 在目前的形势下 , 我不会拒绝服兵役。 我将愉快的参军。 我相信 , 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 ” 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 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 , 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 , 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1945年 , 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 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 “ 按了按钮 ” , 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 , 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 他认为 , 消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 , 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摘编自布恩 《 爱因斯坦大传 》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历史( 配岳麓书社版 )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根据材料 , 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 【 解析 】 第 (1)问注意将材料反映的信息全部简短的提炼出来;第 (2)问回答注意是评价爱因斯坦的观点 , 而不是让考生正反两方面评价。 【 答案 】 (1)反对一切战争;用正义战争抗战击非正义战争;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 (2)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 , 威胁人类生存 , 从人道主义出发 , 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 【 规律 】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 但要引导科学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历史( 配岳麓书社版 )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走向高考》。1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认识联
相关推荐
6. 中日建交: 日本首相 ____________访华,中日建交。 26 中美联合公报 田中角荣 ┃ 考点聚焦 7. 承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时 间 2020年 地 点 上海 主 题 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意 义 是中国当时举行的 ____________、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规模最大 8. 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综合国力
统的网络化应用也达 到一定规模。 事实表明,将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系统引入公安工作意义重大,通过建立信息中心、改革办公流程、开通政工网络,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基层服务,有效增强工作执行力。 在基层治安管理中,通过计算机以及现代通信技术建立数据库,将庞杂的治安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使得解决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更加方便快捷。 而在刑事侦查工作中 犯罪信息系统的建设在当今刑事侦查中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B.孙中山 C.邓小平 D.毛泽东 [2020日照中考 ]5.本书中认为 “ 自今人视之,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未必算得上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存在明显的偏向。 ” 这种 “ 偏向 ” 主要表现是 A.绝对否定传统文化 B.坚决批判专制独裁 C.明确反对迷信盲从 D.大力宣传社会主义 四、 【 20202020中考链接 】 [2020日照中考 ]27.( 12分)相隔数百年,欧洲
人发展机会及升职的机会等。 据此,我们可以考虑从奖励手段、工人参与管理、丰富工作内容、美化工作环境、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等方面着手来改进油漆厂目前的工作状态。 (撰写人:刁凤琴、余敬) 案例 6 奖金与积极性 一墙之隔的两家企业,甲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职工下岗回家;乙企业则因为其产品目前在市场上仍有一定的销路,所以职工并未都下岗,且每月都能按时领到工资,这时职工们表现出了空前的工作积极性
彰他们 发现大脑定位系统细胞的研究 —— 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就每个个人以及认识的每一次实现而言,认识是有限的; ● 但就整个人类的无限发展和认识不断前进的总趋势而言,认识又是无限的。 ● 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未知 ≠不可知) 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 17 附件二 教师教学效果专家评教表 听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课程名称 主讲课题 授课教师 听课 人 听课班级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评教标准 等 级 A B C D 教学态度 ( ) 课前准备充分,准时上、下课,严格维护课堂纪律、教书育人。 教学能力 ( ) 讲 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前沿性,或能适应技术的发展,具有新的知识内容和实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