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测科管理制度汇总内容摘要:

损失率指标达到要求。 六、以煤层开采条件较复杂、自然灾害威害程度大,开采时将造成严重亏损的块段煤层将依法进行报损。 七、加强矿井地质储量工作,有计划地组织生产补充勘探,查明井田深部和外围的资源赋存情况,增加可采储量,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八、储量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三量”划分范围,计算方法和矿 15 井巷道划分的规定》和《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定》的规定,本着对资源合理开发和利 用的原则,进行业务监督,并负责计算和上报有关的数据和图纸,起草储量报损、注销、转入、转出、地损的文件,对储量工作实行科学、严肃的管理。 九、严格按照《规定》划分和计算矿井的三个煤量及采区回采率,不得弄虚作假,伪造数据。 十、对于月末“三量”、“回采率”报表,年末储量报表和储量计算图要及时填绘和上报。 月初及时填写各类储量台帐、图纸、要求做到真实、准确、字迹工整。 十一、经常深入现场监督煤炭资源开采,了解和掌握矿井各类损失情况,并做好原始记录,定期编写全矿井回采率分析报告和总结。 十二、对回采工作面停采位置,应同有关人员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留设煤柱线,至收尾前到现场监督调查丢煤情况,并填写丢煤通知单,对不合理的丢煤从技术上提出意见和要求,如实反映储量损失情况,向各级领导汇报。 十三、矿井、采区、工作面结束后,要及时编写损失率分析报告。 十四、严格执行矿井“三量”管理制度。 《煤炭资源管理制度》 根据《矿产资源法》、《煤炭法》以及《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煤炭资源管理与生产开发的管理制度,加强煤炭开发建设和生产的监督管理,合理有序开发煤炭资源,切实提高煤炭资源“三率”指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成立煤炭资源储量管理领导小组: 为切实加强煤炭资源管理与生产开发利用,成立企业煤碳资源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彭国奇 副组长:张国常 成员:何晓军、苏宝剑、丁广平、刘彦祥、魏红伟、赵宽科、 统计员:程继华、芦钢、马世峰、李少鹏 二、加强学习宣传教育培训: 成立学习与宣传领导小组,建立学习制度,制订学习计划,定期对企业干部职工进行培训考核,有学习记录及考核记录,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上;通过固定的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教育培训,认识到提高 资源“三率”指标,以缓解采掘接续紧张,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16 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从而提高企业自觉珍惜的思想认识。 三、加强内设机构建设 建立健全地测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地质测量和储量管理工作 ,确保职责,切实发挥地测人员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督管理作用。 四、依法开采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杜绝超层越界、乱采滥挖、采富弃贫、采易弃难、厚层薄采,破坏浪费资源现象:“一证多井”“大矿小井”现象,未经批准边探边采或以采代探矿产资源,非法转让,抵押矿业权等现象。 有国土资源部门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行业主管部批准的采区计 划,并严格按开发利用方案和采区设计施工,开采;采取合理的开采顺序和开采方法;严格“三率”指标考核制度;建立“三率”指标考核台帐,按月进行考核并与生产责任制挂钩,资源回采率实际指标达到或超过考核指标储量增减要按规定程序及时报批。 五、建立定期巡查制度 矿山企业技术人员,每旬对采掘工作面进行检查,主要检查采掘工程进展情况;采掘工作面施工是否在采矿许可证批准的矿区范围内进行;采煤工作面是否存在浮煤不清,留设顶底煤现象,检查情况形成检查证录,归入巡查档案。 六、实行图纸月填季报制度 每月如实全面填报采掘生产报表, 填绘采掘工程进度 ,按要求上报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工程对照图。 由煤炭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签字,以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七、建立验收制度 采煤工作面由煤碳企业组织技术人员进行验收,掌握其地质储量,动用储量,剩余储量和采出量,核算回采率,确定是否关闭采煤工作面,编写工作面结束验收报告。 采区结束后由煤矿企业组织技术人员进行验收,核算整个采区的地质储量,动用储量,各类煤柱损失,全区采出量,计算采区回采率,编写采区结果验收报告。 八、实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报告制度 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实行年检制度。 每年年底对各矿产资源开采 利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写出自查报告,填写“采矿权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年报报告书”、“三率指标考核表”等资源上报县矿产资源管理局。 九、建立健全统计台帐: 为做好各种报表统计上报工作,生产及其他统计台帐要清晰、准确、帐帐相符。 帐表相符,填写要规范、整洁、不得弄虚作假,不得 17 出现隐报,瞒报等现象。 十、奖惩考核制度 凡发现本企业内的有关责任人,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超层越界,乱采滥挖,采富弃贫、采易弃难、厚层薄采、破坏浪费资源;虚报、瞒报、拒报、迟报矿产资源统计资料;拒绝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现场抽查或弄虚作假等 行为,处以 200500 元的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防治水安全评价评 估和预警制度》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防治水工作,根据《关于转发平禹煤电公司加强安全技术管理的规定的通知》(平禹方字〔 2020〕 7 号)要求,特制定防治水安全评价制度。 第二条 安全评估的意义 通过安全评估,促进矿井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安全基础工作的建设;促使各级人员安全生产意识的提升,自觉规范自身安全管理行为;促进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有序进行,及时消除安全管理的空白点;实施安全生产全方位监察、全过程把关,形成预防为主、标 本兼治、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变事后处理为事前及时防范。 第三条 安全评估的工作原则 依据政策、制度、规范和标准,按照程序、步骤和办法,实现从定量到定性、从客观到主观、从过程到结果、从表面到本质,全方位地对评估单位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 第四条 地测防治水安全评估领导机构 组 长:彭国奇 副组长:何晓军、张国常、李朝举、杜秋阁、丁广平 成 员:赵宽科、刘彦祥、王松辉、马双牛、李国杰、李要领、时永奇、崔全成、王永超、张占省、芦钢、程继华 领导小组下设防治水安全评价办 公室,办公室设在地测科,办公室主任赵宽科,其他生产部室正、副职为办公室考核人员,办公室电话 8232811。 防治水安全评价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审查矿井各采掘工作面的水害安全评价情况;核实各采掘地点是否存在突水的可能性;对防治水措施提出指导性意见;通报水害综合评价结果;制定重点监控项目,并将监控项目落实到人;定期督促检查水害隐患处理情况。 第五条 预测评价范围 18 矿井所有采、掘工作面,一律实行水害安全评价,先评价后施工。 第六条 预测评价内容 采掘影响范围内的施工层位、顶底板含水层、地质构造、老空区边界 、老空区积水量、水压大小、物探异常区、封闭不良钻孔、地表水体、采动裂隙带深(高)度、突水肯能性、涌水量大小、防排水设施、通讯设施、防治水设计及措施。 具体参考附件评价表。 第七条 预测评价的组织和实施 采掘工作面水害安全评价分矿井自述、平禹煤电公司审核、许平公司和集团公司审核、确认三个阶段。 每月 26 日前,根据我矿下月生产计划安排,以采掘工作面为单元,以生产矿为单位进行水害安全评价,评价结果满足安全生产需要时,报煤电公司水害评价小组审核。 煤电公司确认安全评价合理完善后,将评审意见返回各矿井落实执行。 我矿 水害安全评价管理实行部门分工负责制,各业务部门分工如下: 地测科:负责采掘工作面的施工进度及防治水工程质量管理。 负责采掘工作面的地质、水文地质预测预报、防治水工程设计和措施编制与指导。 机电区:负责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工作中的供电、排水设施(电缆、水泵、管路)的选型和管理工作。 安检科:负责对防治水设计、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调度室:负责对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工作的通讯、信息调度、水仓、水沟进行管理。 通风防突科:负责探放水工程施工时对瓦斯、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检查监测和治理工作,并负责探放水 各钻场的防灭火工作。 矿各相关业务部门负责收集采掘工作面和自己部门业务有关的防治水信息,并填写水害评价初评表,报地测科汇总。 评价表包括以下内容: 预测判断可能揭露的断层、褶曲、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并对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评价。 预测判断采掘工作面前方及两侧 30米范围内是否存在老空、老巷、各种含水体及导水通道,并对涌水范围、位置及水位、涌水量作出分析判断和危害评价。 对物探异常区分布情况及危害程度进行评价。 19 结合工作面内部及附近钻孔,并参照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中隔水层等厚线图,分析底板隔水层厚度变化,对突水可能性进 行分析。 分析预测下一步可能出水点位置、水源、水量变化趋势,并作出危害评价。 根据预测出水位置和水量,对排水设备、设施和排水管路进行排查,评价水泵、排水管路、排水沟、水管、临时水仓等是否满足要求。 针对采掘工作面及开口巷道前方上述各类水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水措施。 每月 26 日前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各生产业务部门参加,对当月评价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对下月评价进行会审。 根据下月的采掘计划和各采掘工作面影响范围内的施工层位、涌水量、附近老空区、物探异常区、封闭不良钻孔、水井、地表水、防排水设备、通讯设 备等情况逐头逐面进行水害预测安全评价。 为了使预测评价范围较好的衔接,综采工作面预测范围是计划推进度的 倍;炮采工作面预测范围是计划进度的 倍;炮掘工作面预测范围是计划推进度的 倍;采掘计划调整,按调整后采掘计划及时补充水害预测安全评价。 查出水害隐患和监控重点,制定防范措施,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经业务部门负责人、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矿长签字确认,报送公司审核。 《预测评价的监督和考核》 要把水害预测评价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要抓细、抓实、抓好、彻底解决矿井水文地质资料不清,防治措施不力,技术 管理弱化,冒险蛮干的问题。 地测防治水管理人员,要把水害预测评价作为日常工作中的重点去做,多深入现场,搜集第一手材料,认真分析,刻苦钻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探测手段,把地质情况分析透彻,预测准确,防范到位,措施得力,有效防止各类水害事故发生。 针对《关于转发平禹煤电公司加强安全技术管理的规定的通知》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坚决做到先预测评价后施工,不预测评价不施工。 要对预测评价的操作流程、责任分工、绩效考核、奖惩办法等都要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定,保证预测评价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地开展下去。 (一)总工程 师负责水害预测安全评价工作,评价出的水害隐患及措施必须落实到人。 凡没有参与评价或未通过评价的掘进工作面,地测科不准发放施工通知单,地测人员不予放线。 没有参与评价或未通过评价的采煤工作面不准开帮采煤。 生产过程中发现地质及水文地 20 质条件变化,必须立即组织修订防治水方案措施,重新进行评价和审核,及时调整水害监控重点。 (二)安监科对采掘工作面的水害评价和防治水技术方案、措施的执行进行监督落实,发现没有评价或评价未通过及安全措施执行不到位的采掘工作面,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停止施工。 (三)预测评价要实行谁评价(审核)、谁 签字、谁负责的技术管理责任制。 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技术责任奖罚制度。 《水害治理工程设计审批及验收制度》 一、各级领导必须把矿井防治水工作列入本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充分认识矿井防治水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坚持水文地质条件不清不生产,探放水措施不落实不生产,水害隐患未解除不生产。 水害防治所有技术工作,都必须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执行,凡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必须重做或补做。 二、矿井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具体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分管领导按照职责分工承担相应的防治水责任 ,各级领导要经常指导、督促、检查防治水工作,并在人、财、物上给予必要的保证。 三、矿井必须配备专门负责防治水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受过正规院校地质、水文地质专业教育的技术人员),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 3人,其它矿井可配备 1~ 3人,以满足工作需要为标准,防治水机构负责人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探放水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上岗。 四、矿井应当及时编制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本单位的水文地质类型,按规定根据确定的水文地质类型制订防治水水规划、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和类型确 定,需上报集团公司审定。 五、所有防治水工程如勘探工程防治水设施、排水系统工程、探放水工程、注浆工程等均需编制方案或设计,并按规定上报公司审批。 大型防治水工程(如疏水降压、帷幕注浆、三下采煤)必须组织专家咨询论证后,由集团公司组织审批后方可实施。 各项防治水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经煤电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地测、安监等部门审查批准后,严格按设计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执行。 若需修改设计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按原审批程序进行。 六、工程完成后,必须提交成果资料、图纸和技术总结,并经公司主管部门组 织鉴定和验收。 不符合要求的必须返工。 21 七、防治水工程验收办法:由施工单位向矿井提出申请,矿井向公司提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