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摘要:

行过程中的监督作用。 (三)基础条件短期内难以满足预算管理要求 部分财务人员素质暂时难以满足预算管理要求。 随着我军预算改革的深入,当前的预算管理模式、方法较以前有了较大发展,其先进性决定其必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特别是零基预算管理模式在我军财务工作中尚无先例可循 ,无经验可供借鉴,这更给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个别财务人员的素质短期内还满足不了预算管理需要。 一是不能快速摒弃固有的思维模式,对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的本质区别缺乏正确的认识;二是军队财务部门普遍被大量事务性工作困扰,在职财务人员的预算管理水平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快速提高;三是目前院校对预算管理的培训还不够系统,学员走上财务工作岗位后在短期内还不能成为预算管理的中坚力量。 基础信息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事业部门提供的信息质量不够高。 财务部门对各种基础信息的掌握需要主要依靠事业部门 ,而有的事业部门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及复杂性缺乏足够认识,提供的数据往往不够详尽,依据不够充分,还达不到预算管理的要求。 二是财务部门对基础信息的可靠性缺乏科学的鉴别手段和分析论证方法,预算管理受到牵制。 比如,如果有偿服务管理部门对某预算年度的计划投入和预期收入不能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那么财务部门将无法正确测算该年度的预算外经费应上缴多少,能留用多 少,成本性支出有多少, 可转入历年经费结余的有多少。 若无法确定结余,则不能确定用于弥补的数额,从而也不能确定预算“总盘子”能做多大。 总之,低质量的基础信息将影响到预算编制、审批和执行的全过程,必然无法催生高质量的预算。 经费供应标准化程度还不够高。 提高经费供应标准化程度是有效控制经费分配随意性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降低预算编制难度的一个重要途径。 当前实行零基预算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了避免预算过程中不问实际情况、随意定指标的不良现象。 但是,现阶段定额分配经费在军费中仍然占有很大比重,其分配环节较多、指标下达较晚,给零基预算管 理目标的实现造成了一定障碍。 二、改进军队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以多种形式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当前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我们认为可以尝试做好以下几项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