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县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报告内容摘要:

些医务人员敬业担当、尽职履 责意识淡漠,对稍为严重、要求高一点的病患不愿也不敢收治,推向省市上级医院,部分后勤保障成员成为实际上的 “ 闲杂人员 ” ,有的抱着医院编制的 “ 铁饭碗 ” ,工作不负责任,安装灯泡之类的小事也不做,宁愿由医院花钱请外部人员安装。 三是全方位服务机制不完善。 医务人员服务理念仍然停留在 “ 看病 ” 阶段,提供的服务是单方程式化的,而缺乏与病人合作式的医治服务,因而更缺乏医患之间沟通。 四是医疗人员普遍缺乏忧患意识。 由于无民营医院,没有竞争对象,医务人员都在 “ 公 ” 字打转,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作上都热情不高、责任心不强。 管理 激励机制方式陈旧。 一是执行制度不严。 对比石门县的做法,我县虽然制订了一些管理制度,但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基本上形同虚设,对违反制度问题,多数采取大罚化小,小罚化无,助长了目前管理上的不正之风。 二是激励机制单一。 仍然采用 “ 工资 +奖金 ”的原始办法,收入差距不大,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较严重,优秀人才的付出和所得不匹配,价值无法得以体现,近年来屡有人才流失。 三是监管手段落后。 卫计行政部门信息系统不通,医疗机构的运行数据不能即时被监测,在指导促进医院管理方面办法不多。 (二)政府投入支持不够 设施建设方 面投入不足。 对比三个县来看,我县的投入还有较大差距,仅划拨 76 亩土地用于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 xx 亩土地用于妇幼保健站和疾控中心搬迁,没有其他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 本市县级医院基本拥有核磁共振等高端医疗设备,连体量较小的广昌县人民医院也建立了先进的影像诊疗中心。 而我县医疗机构的设备购置费用全部自筹,在目前状况下,如果没有县财政的支持,光靠自筹资金,县两所县级医院未来 5 年内购置不起近千万元的大型高端医疗设备。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支持不够。 在人才引进方面,我县目前仍然实行在现有编制范围、薪资框架内,由主管 部门招聘人员,目前我县引进一位优秀人才发放约 5 万元的安家费用,而石门县除发放 xx万元安家费用外,还安排一套住房解其后顾之忧,对比起来人才引进吸引力度明显不够;在薪酬分配方面,医院缺乏自主权,高级职称人才薪资待遇不高,和其他人员收入差距不大,对留住高端人才吸引力不强;在人员经费投入方面,我县财政按县级医院在编在岗人员工资20%、绩效 50%进行补助,每人每年约 万元,与相当落后的富源县每人每年相差 1 万元。 配套管理机制存在差距。 石门县委、县政府放手放权,在机制、体制上给县级公立医院松绑,在人才引 进、干部任免、设施建设、薪酬分配等方面,给予了医院很大空间。 而我县在人、财、物未予以充分保障的情况下,县级公立医院拘于各种因素,经营发展的自主权受限一直得不到充分发挥,发展空间难以拓展。 (三)医疗服务工作存在差距 医院运营效益较差。 我县两所县级公立医院 20xx 年全年业务总收入 万元,不到石门县人民医院的三分之一,药占比都在 46%以上,明显高于三县兄弟医院,是典型的以药养医的医院。 这种情况导致就医病患治病成本高,病源流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