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挂职干部事迹材料内容摘要:
童入园的需求。 产业助农,春华秋实 如何让这片贫瘠而广袤的土地变成农牧民心中充满希望的沃土,一直是 **的最大心愿。 在和 **县, **依托当地开展的小农户科技园建设,充分发挥 **产业优势,为农户建设马铃薯种薯 组培室,并成功引进玉米、小麦和蔬菜新品种 20 余个。 同时,通过推广地膜覆盖、高垄和密植栽培、节水灌溉等多项农业科技措施,使玉米每亩增收 450 元、马铃薯每亩增收 1100 元,大大提高了当地贫困农民的收入。 在 **旗, **经过深入调研,牵线 **化肥与 **旗农业局达成万吨配方肥科技惠农工程合作协议,并力推 **旗加入农业部 “ 全国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百家试点县 ”。 三年间, **技术人员累计测土取样 2453份,为农作物和草业专项配方 160 次,配置投放配方肥 7330 吨,示范玉米及苜蓿草种植面积分别达到 6 万亩、 55 万亩,开 展讲座和技术培训 80 余场次,培训贫困农牧民 5576 人,使示范田平均亩增产510%。 同时, **向贫困户累计优惠送肥 32 万元,免费赠送肥料和物资 15 万元; **还帮助当地引入中种公司的玉米优良品种 4 个,播种示范面积 5 万亩,平均亩增产 5%;帮助旗内相关单位争取到 9 个农牧业、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到位资金共计 2050 万元。扶贫挂职干部事迹材料
相关推荐
好村干部坐班值班和记写值班日志工作,规范村党组织设置,继续做好村干部建档工作。 继续把党员积分评星、承诺践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三项制度抓实抓细。 认真做好党员分类管理工作。 抓实脱贫攻坚。 一是重 “ 输血 ” 更重 “ 造血 ” ,建立长效机制。 同时宣传扶贫开发政策,教育引导群众主动参与脱贫计划,摆脱意识贫困和思 想贫困,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变 “ 要我脱贫 ”
亮 风雪中的城市山乡 也照亮 中华大地上每一个在风雪中行走的人 篇二 飘雪成冰 朔风凛冽 在高耸的铁搭上 威武刚强的身躯 拍打着线路上的覆冰 为了光明 为了温暖 为了一切的畅通 最后用自己的热血融化了坚冰 用生命书写了平凡的
老两口还动得了,平时喂养十来只鸡,勉强能维持基本生活。 ”老人一边说着一边佝偻着身躯邀我们进屋,黑漆漆的房子因为木门的打开才透过些许光亮,屋顶上毡的麦秆层已经发黑腐烂,破旧的木桌空荡荡的摆在堂屋一边,散落的锅碗罩着一层薄薄的灰尘,一股湿冷的 气息刺激着鼻腔。 再往里走,虚掩的房门里躺着老人卧病的大儿子,上身披着一件肮脏的棉袄,靠着门板目光浑浊的望着我们。 半裸露着肚子
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把帮扶对象陈虎的实际情况摸了一个遍。 365 天,严寒酷暑,昼夜不分,对于 **来说, **村 扶贫攻坚已成为他生活的主战场,他说扶贫就是和时间赛跑,和苦难较劲,要坚决早日让陈虎过上安稳生活。 通过走访调研, **认为张虎最需要的是享受相关扶贫政策。 为此,他积极与各部门协调,争取扶贫政策,让党的好政策能正在落实到需要落实的人身上。 贫困户陈虎家住房条件很差,一半边土墙已经倒塌。
岗,仍然坚持战斗在扶贫攻坚的第一线; 70 后的工作队员刘潇,不知多少次带病坚持工作。 正是他们的坚守, **村早已旧貌换新颜,全村已建成通村、通组公路并实现水泥硬化,农村安全饮水项目正稳步推进,村级阵地建设已纳入规划,高山蔬菜、香菇种植、高山黄牛养殖产业正蓬勃发展。 他们的工作得到 **镇党委政府的通报表扬,在州市各级扶贫检查工作中得到充分肯定。 外出交叉审计组 2018 年 1 月 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