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设政务服务中心的探索与实践内容摘要:

单交办事群众,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审批人员明敲暗点、刁难群众的机会。 三是运行备案化。 在传统审批模式中,审批在部门、存档在部门更容易让审批人员心存侥幸,从而形成权力寻租的土壤和温床。 针对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坚持审批全程留痕,对所有申报材料纸质、电子档并行存档,无论是退件说明、还是审批签章,都做到 “ 只读式 ” 保存在 “ 市民之家 ” ,一旦出现选择性 审批和变通式审批,可以追责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责任人,从而对主观谋私审批人员形成极大的威慑。 三是推动流程再造,实现 “ 一张网 ” 审批。 传统政务审批之痛在于各个部门之间 “ 高墙林立 ” 、闭环运行,各类信息相互阻隔、各项证件相互证明、各项审批相互前置,使办事群众走不出 “ 人在证途 ”的怪圈。 为此,我们把原本分散各部门的审批事项进行连接整合,通过部门权责梳理,倒逼 “ 审批流程再造 ” ,着力解决流程 “ 碎片化 ”问题,从机制体制上清除群众 “ 跑断腿 ” 的根源。 一是信息联通。 市民之家建设的最大阻力来自 “ 信息孤岛 ” ,如果不消除这些问题 ,审批职能的整合只能是物理上的 “ 拼装 ”。 基于此考虑,我们以打造智慧城市为目标,通过数据共享与业务交换平台,开启互联共享之门,让智慧政务、智慧公安、智慧税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环卫等子项目形成 “ 神经中枢 ” ,实现 “ 建一个平台、管理整个城市 ” ,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各部门的 “ 信息孤岛 ”。 二是证件联用。 我们逐项梳理基本流程和办事依据,简化无谓证明和烦琐手续,通过窗口电子扫描系统对办事群众提供的证明进行高清录入,由办事群众负责证件的真实证、窗口人员负责证件的完整性、后台审批人员负责对证件进行审查,涉及政务服务事项的证 件数据、证明信息等跨部门、跨行业互认共享,有效解决了传统审批环节多、材料多、往返多等现实问题。 三是审批联动。 我们对涉及招商项目、重大事项、重要许可审批服务项目,改变原来串联办理流程,由相关事项主管单位为牵头部门,涉及部门为并联审批部门,按照 “ 统一受理、提前介入、同步审查、信息共享 ” 的要求,实行并联审批和会议联审,从第一个窗口材料审报到最后办结,打通各部门之间衔接不力的 “ 断头路 ” ,变审批长跑为“ 短途接力 ” ,使办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