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档案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条件 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 项目建址选定在平江新城区 ,平江县是岳阳市的东部山丘区,平江县新城区为山丘区中的一片平原,土地已经平整。 本区域丘岗在长期雨水侵蚀和物理化学风化作用 下,形成了较厚的风化壳,由变质粘土岩、绢云母板岩、千层岩、泥质板岩和花岗岩构成。 项目建址岩层出露较完整,露头较好,构造不太复杂。 根据原有建筑物基础开挖情况的实际资料,地承载力一般为 30t/ m2,该地址地质条件较好。 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 1990)》,该地区地震裂烈度为 6 度,本项目建筑物按此规范进行设防。 气候特征条件 项目所在地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 其特点为:春湿多雨,夏季多旱,暑热期长,严寒期短,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能充裕。 年平均温度 ℃ 极端最高温度 ℃( 1971 年 7 月 26 日) 极端最低温度 — 12℃ ( 1972 年 2 月 9 日) 无霜期 279 天 年平均气压 百帕 年主导风向 W(夏季为 S) 年平均风速 ( 28 年平均值) 瞬间风速在 17/ms 以上大风日数 天 年均降雨量 1435mm 年最大降雨量 ( 1954 年) 年最少降雨量 ( 1964 年) 日最大降雨量 ( 1954 年 7 月 25 日) 冬季积雪日 5 天 年积雪最大深度 32cm( 1972 年 2 月 7 日) 年平均相对湿度 83% 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 89%( 1980 年 3 月) 日最小相对湿度 2%( 1959 年 1 月 22 日) 年平均日照时数 小时 年最多日照时数 小时( 1963 年) 年最少日照时数 小时( 1982 年) 交通条件 平江县位于湖南省的东北侧,湘鄂赣聚交之地。 距省会长沙市约 100 公里,距岳阳市区约 120 公里。 平江县 虽地处山区,但公路交通非常发达,平伍公路与京珠高速公路相连,106 国道贯穿县境南北,还有多条省道与湖北、江西、浏阳等周边地区联通,对外交通非常方便。 且项目地位于平江县新城区的主干大道边,通过城区主干道与城区街道连成网络,城内交通也十分方便, 公共设施条件 ( 1)供电 项目建址附近建有 110kv 变电站,外供电源充足。 且有高压供电线路架到天岳大道,项目建设期用电和建成后办公服务设施用电有保证。 ( 2)供水 平江县城紧邻汨罗江畔,县自来水公司建有水厂,有能力向新城区供水。 项目地已有县自来水公司主供水管道通过 ,项目建设期用水和建成后用水有保证。 ( 3)燃气 城市天燃气管道有规划接至平江县城,项目接用天燃气方便。 征地拆迁条件 拟建项目用地 由 县政府统一征用 , 项目单位没有直接的征地和拆迁任务,用地手续简便。 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条件 项目选址符合平江县的城建规划,县委、县政府对本项目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各有关部门都按县委、县政府的决定倾尽全力给予支持,在县里权限之内手续从简,费用减免。 且项目建址位于天岳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还有多方面 的优惠政策。 因此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四、 建筑方案 (一)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在县城总体规模和综合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统筹安排、逐步完善、量力而行,为今后配套建设留有余地。 项目选址在平江县新城区最宽、最美、通往京珠高速公路连接线的天岳大道旁,这里是平江县新城区的门户和平江县新城区的靓点。 因此要求项目建设必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在建筑风格上具有时代性、超前性,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为天岳大道添彩,为新城区建设增光。 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体现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 合理安排建筑物的间距,在满足节能、环保、防灾、防盗等国家颁布的安全规范、规程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地形以减少土石方及挡土墙,节约用地,节省投资,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道路系统和交通组织。 道路分为主干道路、人行道,使机动车、自行车、步行等交通合理分流。 合理布置办公大楼的出入口,内部设一环形道路,形成一个良好的道路系统。 绿化系统布局。 绿化由平台绿化、馆区绿化、公共绿化、林荫道绿化等组成,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绿地率需 达到 30%要求。 通过花、草、树木等要素综合布局,营造一个以绿色为主调的景观空间。 平布面置上严格按照消防的有关规定,做到有序畅通循环的消防通道,与相邻单位的间距必须满足消防的防火间距要求。 环保方面应注重生活污水和噪声的处理,做到生活污水排放与噪声处理均达到规定的标准。 (二)建筑标准 档案库馆的建筑布局应按照功能分 区 (库房区、对外服务区、业务技术区、办公区、附属用房区) 的原则,布置各类用房位置,力求达到功能合理,流程便捷,解决内外相互间的联系与分隔避免交叉。 2, 库房区相对独立, 自成一区,库区内不应设 置其他用房,其他用房之间的交通也不得穿越库区,对外服务区宜设置专用出 入口,库区或库房入口处应设过渡间。 库区应根据档案类别、保管要求和经济性,设置不同类型的库房和确定柱网、层高与载荷,珍贵档案存储应设珍藏库。 档案库房层高应满足排架高度、管道安装维修的要求。 档案馆重要电子档案保管和利用场所应满足安全屏蔽要求。 档案馆围护结构应满足保温、隔热、温湿度控制、防潮、防水、防日光、防紫外线照射、防尘、防污染、防有害生物和防盗等防护要求。 四层及四层以上的对外服务用房、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应设电梯,二层及二层以上的档案库房单独设置垂直运输设备。 档案馆建筑应严格执行 现行防火规范,档案库等重要用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设施,并采用相应的灭火系统。 档案馆要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根据办公自动化及安全、保密等要求综合布线、预留接口,通讯与计算机网络设施应满足工作需要。 档案馆建设应设置门禁、 报警、监视监控等安防系统。 档案馆建筑外观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与周围环境协调,做到实用、经济、美观。 室内装修设计首先应满 足和类用房使用功能的要求。 (三)平面布置 本项目应充分利用地形,为降低建设和使用成本,总体布置考虑如下因素: ⑴总平面布置中应坚持合理、高效利用土 地。 ⑵在保证各功能主体建筑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对辅助用房及后续工程用地进行预留。 ⑶根据项目实际,设计消防蓄水池自动调节水位装置,做好防火,减灾的各级防护措施。 (四)竖向布置 根据拟建地的标高和《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机动规划纵坡应不大于 %,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 %的要求,结合减少区内填土,节约投资的前提下综合确定区内用地竖向标高。 (五)配套设施 给水 根据国家标准给水规范,办公 30 升 /人、日,餐饮营业 厅每人每次 15 升,公共服务均以每人每次 2 升,职工居住生活用水(下步规划) 200 升 /人、日,时变系数为 ,绿化浇水用水量标准 2 升 /m次,消防用水,每次 2 小时, 20升 /秒,其它用水为上述用水总和的 15%。 排水 室内采用污废水分隔,并设置专用透气系统,含油污水经隔油处理后排入污水管。 室外采用雨污水分流,雨水重现期按 3 年设计,雨水分二路分别排入市政雨水管道或水体,雨水管管径为二路 DN450。 供电 ( 1)用电负荷的确定 根据目前的用电水平和国家有关标准,。平江县档案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