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t_d凝固型酸奶生产车间的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 生 毕业设计(论文) 10 ( 8) 冷却:当发酵终点一到,酸奶即可从保温培养室移到外边,进行自然冷却 ; 也可采用送风冷却。 使酸奶冷却到 10℃ 左右。 ( 9) 老化:酸奶移入 1~ 5℃ 冷库中老化 12~ 18小时。 老化能把酶的变化和生物化学变化抑制到最小限度,同时可以使酸奶形成良好的风味和芳香。 经过老化的产品,检验合格后打印生产日期和装箱 ,产品在 1~ 5℃ 中保存。 ( 10) 合格出厂 : 表1 酸牛乳的感官特性 项目 纯酸牛乳 调味酸牛乳、果料酸牛乳 色泽 呈均匀一致 乳白色或微黄色 呈均匀一致的乳白色,或调味乳、果料应有的色泽 滋味和气味 具有酸牛乳固有 滋味和气味 具有调味酸牛乳或果料酸牛乳应有的滋味和气味 组织状态 组织细腻、均匀、允许有少量乳清析出;果料酸牛乳有果块或果粒 表2 酸牛乳的理化指标 项目 纯酸牛乳 调味酸牛乳、果料酸牛乳 全脂 部分脱脂 脱脂 全脂 部分脱脂 脱脂 脂肪 (%) ≥ ~ ≤ ≥ ~ ≤ 蛋白质 (%) ≥ ≥ 非脂乳固 (%) ≥ ≥ 酸度 (186。 T) ≥ 5 工艺计算 物料衡算 班产量的计算 班产量是工艺设计的最主要经济基础,直接影响到车间布置、设备配套,占地面积,劳动定员和产品经济效益。 一般情况下,食品工厂班产量越大,单位产品成本越低,效益越好,由于投资局限及其它方面制约,班产量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必须达到或超过经济规模的班产量。 最适宜的班产量实质就是经济效益最好的规模。 班产量受 市场需要、季节气候、生产条件(温度、湿度等)和原料供应等方面影响,生产天数和生产周期大不相同。 酸奶 的 生产旺季在夏季 6 月、 7 月、 8 月,旺季工作日( t 旺 )为 78d。 2 月、3 月、 4 月为生产淡季,工作日为 75d( t 淡 ),中季生产为 135d,余下 77d为节假日和设备检修日,则全年酸奶生产天数为 : t t t t   淡旺 中 =78+135+75=288( d)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 生 毕业设计(论文) 11 班产量 q 班计算公式如下: q 班旺 淡中Q= k(3t +2t +t ) k 为设备不均匀系数 ~ [5] 要求 每天 生产 200 吨 凝固型酸奶 年产量为 : Q=200 288=57600 (t) 班产量为 : q 班 57600= 0 . 7 5 ( 3 7 8 + 2 1 3 5 + 7 5 ) 457600= (t/班 ) 表3 酸奶生产基础数据 项目 名称 百分比 (%) 项目 名称 百分比 (%) 定 额 指 标 原料利用率 原料配比 原料乳 脱脂乳 原料乳含脂率 酸奶损失率 冷却损失 非脂乳含量 发酵损失 产品含脂率 过滤损失 产品非含脂率 装瓶损失 乳标准化的计算 若 设 : F—— 原料乳中的含脂率( %) ; SNF—— 原料乳中非脂乳固体含量( %) ; F1—— 标准化后乳中含脂率 ( %) ; SNF1—— 标准化后非脂乳固体含量 ( %) ; F2—— 乳制品中的含脂率 ( %) ; SNF2—— 乳制品中的非脂乳固体含量 ( %)。 则 : FSNF 标准化 1 1 2 2F SN F F SN F 因为 1 1 2 2F SN F F SN F 所以 1 1 2 2()F S NF F S NF 又因在标准化时添加的稀奶油(或脱脂乳)量很少,标准化后乳中干物质含量变化甚微,标准化后乳中的非脂乳固体含量大约等于原料乳中非脂乳固体含量,即: 因为 1SNF SNF 所以 1 1 2 2()F S NF F S NF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 生 毕业设计(论文) 12 若 1F > F ;则加稀奶油调整;若 1F < F ,则加脱脂乳调整。 标准化后的乳中非脂乳含量 : 1 1 2 2()F S NF F S NF ( ) = ( %) 1F < F =,则加脱脂乳调整。 在生产上通常用比较 简便的皮尔逊法进行计算,其原理是设原料中含脂率为 F %,脱脂乳的含脂率为 q%,按比例混合后乳(标准化乳)的含脂率为 1F %,原料乳的数量为 X,脱脂乳的量为 Y时,对脂肪进行物料衡算,则形成下列关系式 1()FX qY F X Y   即原料乳和脱脂乳的脂肪总量等于混合乳的脂肪总量。 ( )X Y X Y   1XY  设有 100kg原料乳 , 原料损失率为 98%, 1 0 0 9 8 % 5 .811 6 .8 9 7 1 7 .0 ( )XX k g  即要加入 混合后 : + 98=115( kg) 蔗糖的加入量 G Q M 式中 G—— 标准化乳中蔗糖加入量, kg; M—— 标准化乳的数量, kg; Q—— 蔗糖的配比率, %。 加糖的目的是提高酸乳的甜味,同时也可提高黏度,有利于酸乳的凝固性。 加糖量一般为 5%~8%的砂糖。 加糖的方法是用原料乳溶解。 Q 取 6% G= 115=( kg) 即混合后总的量为 115+ =( kg); 即 100kg原料乳可制得。 乳消耗量 标准化后乳的密度 [6] 标准化乳的体积 247。 = ( L) (1)过滤乳量 (1- )= ( L) 在 90~ 95℃时标准化乳体积增加 倍 , 标准化乳体积为 : = ( L)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 生 毕业设计(论文) 13 (2)冷却乳量 (1- )= ( L) (3)罐装乳量 (1- )= ( L) (4)发酵乳量 (1- )= ( L) 生产 100L 酸奶的物料衡算 根据上述衡算结果知 , 100kg原料乳可生产 L, 故可得出下述结果 : (1)生产 100L 酸奶需耗原料乳 (100/) 100= (kg) (2)脱脂乳耗用量 247。 = (kg) (3)蔗糖耗用量 (+ ) 6 %= ( kg) (4)过滤乳的量 (247。 ) 100= (L) (5)冷却乳的量 (247。 ) 100= (L) (6)热处理乳的量 (247。 ) 100=110 (L) 每班的产量 : 每班的产量 为 t/班 表4 酸奶厂物料衡算表 物料名称 单位 对 100kg原料乳 对 100L 凝固酸乳 每班定额量 标准化原料 ㎏ 98. 脱脂乳 ㎏ 蔗糖 ㎏ 过滤完的乳 L 热处理完的乳 L 110 冷却完的乳 L 灌装凝固乳量 L 100 设成品密度为 ㎏ /L 热量衡算 (每班 ) 工艺流程中温度的变化如: ( 5 度) ( 60 度) ( 90 度) ( 40 度) ( 10 度) 原料 预热 杀菌 5min 冷却 发酵 冷却 预热耗热量 1Q (1)标准化乳的温度为 5℃ ,预热至 60℃ 5 ℃时 : 原料乳的比热容   原kJ/(kg k) 脱脂乳的比热容   糖 kJ/(kg k)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 生 毕业设计(论文) 14 蔗糖的比热容 0. 93 1 4. 18 7 3. 89 6c   糖 kJ/(kg k) 1 1 6 3 1 5 . 1 3 . 8 5 6 2 0 0 2 3 . 5 3 . 9 4 8 1 2 3 . 1 3 . 8 9 61 1 6 3 1 5 . 1 2 0 0 2 3 . 5 8 1 2 3 . 1G C G C G Cc G G G        糖 脱原 原 脱 糖标 准 化原 脱 糖 =3 .870 kJ/(kg k)[3] 1 39。 Q T C M    (60 5 ) 0 G    标 55    kJ (2)预热的热损失 139。 39。 Q 升温过程中消耗的热损失约为升温耗热量的 10% 1139。 39。 39。  ∴ 1Q 39。 307 327  = 杀菌时的热量 2Q (1)乳从 60℃升至 90℃ 60℃时 原料乳的比热容   原 kJ/(kg k) 脱脂乳的比热容   脱 kJ/(kg k) 蔗糖的比热容   糖 kJ/(kg k) 1 1 6 3 1 5 . 1 3 . 8 4 7 2 0 0 2 3 . 5 4 . 0 3 2 8 1 2 3 . 1 3 . 8 9 2 3 . 8 7 51 1 6 3 1 5 . 1 2 0 0 2 3 . 5 8 1 2 3 . 1c     杀 kJ/(kg k) 2 39。 Q T C M    ( 90 60 ) 3. 87 5 14 44 61 .7     (kJ) (2)杀菌中蒸汽带出的热量 239。 39。 Q 杀菌时间为 5min,蒸发量为每小时 3%,则杀菌蒸发水分量为: 1 3 % 5 6 0 1 4 4 4 6 1 .7 1 .0 3 2 3 % 5 6 0 3 7 2 .7VG         (L) 已知 100℃水的汽化潜热 1  kJ/kg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 生 毕业设计(论文) 15 故 90℃时的汽 化潜热 21()1 rrTH v H v T    2Hv ( 9 0 2 7 3 )2 2 5 7 .2 1 (1 0 0 2 7 3 )   (kJ) 蒸发热量 239。 39。 Q 1 37 22 46 .0 83 71 09VI   (kJ) (3)热损失 2 2 239。 39。 39。 10%( 39。 39。 39。 )Q Q Q 2Q  22( 39。 39。 39。 ) =(kJ) Q 总 =Q1+Q2=53195152. 9(kJ) 水平衡计算 原料乳的冷水耗量 原料乳的温度 1t =25℃,应降温至 139。 t =5℃ 冷却水 1ht =0℃, 139。 ht =20℃ 设每班工作 8h A1=  (kg/h) 原料乳比热容 1  kJ/(kg k) wc = kJ/(kg k) 则每小时耗水量 111 1 1 11 ( 39。 ) 1 4 5 3 9 . 4 3 . 9 3 2 ( 2 5 5 )( 39。 ) 4 . 1 8 ( 2 0 0 )hhAwA C t tw c t t      (kg/h) 标准乳预热的热水耗量 乳 5℃ —— 60℃ 热水 80℃ —— 25℃ A=(kJ/h) 每小时耗水量 12( ) 4 . 1 8 ( 8 0 2 5 )wQw c t t  =(kg/h) 杀菌时的耗水量 乳 60℃ —— 90℃ 水蒸气 100℃ —— 60℃ A=(kg/h)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 生 毕业设计(论文) 16 每小时耗气量 122423636. 6 1 4 4 9 5 . 4( ) 4 . 1 8 ( 1 0 0 6 0 )wQw c t t     (kg/h) 杀菌冷却的冷水耗量 杀菌后的乳的温度 90℃ —— 40℃  kJ/(kg k) 冷却水 25℃ —— 80℃ A=( L/h) 热处理后的量 1 7 4 0 9 .2 3 .8 7 4 ( 9 0 4 0 ) w 1 4 6 6 7 .94 .1 8 ( 8 0 2 5 )   (kg/h) 耗冷量的计算 通常 发酵工厂的耗冷量分为工艺耗冷量( tQ )和非工艺耗冷量( utQ ),而工艺耗冷量又 包 含了发酵培养基和发酵罐体的冷却降温耗冷,生物反应放热(发酵热)的除去等;非工艺耗冷量则包括结构耗冷量,用电设备运转散热耗冷量等。 具体的计算公式 t utQ Q Q 工艺耗冷量 tQ =Q1+Q2+Q3 ( 1) .原料乳冷却耗冷量 1Q 原料乳 25℃ —— 5℃ 冷却水 0℃ —— 20℃ 原料乳比热容 1  kJ/(kg k) 班乳量为 工艺要求在 8h 内完成冷却过程,则所耗冷量为 1 1 2( ) /Q G C t t  11 63 15 .1 3. 93 2 ( 25 5 ) / 8 11 43 37 7. 4    (kg/h) 相应的冷冻介质( 0℃的水)耗量为:    11 21 1143377. 4 1 3 6 7 6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