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内容摘要:
,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处罚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工会部门提出申诉。 对下列行为采取从严从重进行惩处: ( 1)发现事故预兆和险情,不采取防止事故措施,又不及时报 告的; ( 2)对制止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的人员,对揭发隐瞒事故真相的人员,对安全监察(检查)人员进行谩骂、殴打及借故进行报复的; ( 3)事故发生后,隐瞒事故真相,对肇事 者进行姑息包庇或弄虚作假,甚至嫁祸于人的; 职工有下列情况的按其贡献大小,给予表彰、奖励; ( 1)模范遵守有关法令,认真贯彻执行三大规程和各项安全措施,在安全工作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 ( 2)发现事故征兆,立即采取措施或及时报告上级,以及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因而避免了事故或显著减轻事故危险程度的; ( 3)抢救事故有功的; ( 4)安全技术工作中有发明创造,对安全起较大作用的。 对单位或职工个人的奖罚,任何单位和部门都无权克扣或累加,且做到公平、合理、通报公开,接受监督。 安全奖励金根据不同时期按 比例从吨煤中提取,由财务部门专列帐户、储存,由安监站掌管,用于安全生产奖励。 安全汇报制度 每班跟班区长(或班长)必须实事求是的向安全值班室或调度室汇报班中安全状况、存在隐患问题及下一班注意事项。 每班汇报时间为现场接班后一小时内和交班前一小时内两次汇报,在规定时间内因特殊工作情况不能及时汇报的,需向值班室提前或过后说明。 值班室接到汇报后,根据汇报情况按照问题大小进行及时处理、请示,直至向有关领导汇报。 值班室值班员必须认真填写好各种汇报记录,并做好问题的筛选、分类及处理工作。 当发 生事故时,现场干部或工人必须及时向调度室汇报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类别、影响范围、人员伤亡情况及现场抢救所需的各种物资和设备等。 发生事故的单位负责人必须在八小时内如实向矿安全监察部门汇报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及伤亡情况。 当矿井发生重伤以上人身事故和二级以上生产事故时,矿安监站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如实将查清的有关事故情况向上级机关进行汇报。 人员入井检身制度 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接受井口检身人员的检身后方可乘罐下井。 井口把钩工要认真负责,对可能存放禁止入井物品的地点必须进行检查,对携带烟草和点火 物品的人员,必须责令其清退或收缴后,方可准其下井。 对没戴安全帽、没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以及穿化纤衣服的人员,把钩工必须制止其下井。 人员下井必须接受饮酒检测仪的检查,凡饮酒者不得下井,井口把钩工并责令其退出井口房,远离井口。 所有人井人员必须端正态度,积极配合把钩工的检身工作。 凡无理取闹,拒不执行检身制度或不听从把钩人员安排的,安监或保卫部门对其进行严惩。 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 人员换好工作服,准备下井时,方可到灯房领取矿灯下井。 所有下井人员必须凭灯牌领取矿灯,对临时使用矿灯下井者,灯房必须将灯号、领取人姓名及所在单位登记清楚。 灯房对班中所有领取矿灯人员,必须做到考勤准确,不得漏填或漏报。 灯房值班员应将下井人员灯牌及时上板,并做到单位、灯号、姓名统一。 跟班干部到达工作地点后,将人员入井情况汇报调度室。 灯房值班人员交班后,应及时将本班次下井人数分单位填写后报调度室。 人员上井后,必须及时将矿灯交还灯房,领取灯牌。 灯房值班员对领取矿灯超过 10小时而未归还矿灯的人员,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后。 调度室应及时向人员所在单位或施工地点查清未上井原因。 安全教育、安全技术 培训制度 认真贯彻执行《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和上级制定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贯彻执行上级下达的年度培训计划,及时向上级汇报计划执行情况,负责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安培中心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负责制定每月的培训计划下发各单位,各单位详细制定本单位培训计划,并将参培人员名单报安培中心。 各单位利用周二、周五学习日,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各单位都要成立培训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每月制定详细培训计划,有目的的针对所有工种进行培训,并建立培训记录和档案。 对所有转岗人员和新入矿的工 人,必须先培训考核并取得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或调换,对未取得操作资格证书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对“三违”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加大培训和处罚,坚持过五关制度。 做好学员管理工作,严格学习纪律,将培训出欠勤情况纳入各单位的百分考核中去。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与反馈制度 矿每月召开一次隐患排查例会,排查矿井“十害”方面存在的安全 隐患和问题。 隐患排查例会由矿总工程师负责主持召开,总工程师不在矿时由副总工程师负责。 “十害”专管领导成员全部参加,不得缺席或迟到。 按“十害”分专业,各专管人员 每次例会前,写好上次排查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及可能出现的隐患或问题。 参加会议的人员本着对工作负责、对矿井负责的态度,认真排查各单位、各场所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不能走过场。 技术科将排查出来的隐患和问题按 A、 B、 C 三级整理后,报总工程师审阅,抄送生产科、安监站、企管科等部门。 安全站负责把安全隐患征集、汇总、筛选, C 级隐患下整改通知书到责任单位落实, B 级隐患报矿分管生产、安全、技术的矿长安排落实, A级隐患汇报矿领导制定措施报公司备案,落实整改。 安全隐患及问题查出后,生产科负责落实整改,若特殊情况近期不能马上解决的,要定出整改计划,报“十害”专管领导组,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对无措施的要立即停下来。 生产科按照“四定”的原则落实整改,存在隐患单位主管应对照标准要求,认真组织,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落实整改结束,并及时将落实整改情况反馈至生产科,对未完成整改任务的单位及责任人将按矿 1 号文规定追究责任。 安全站监督检查落实整改情况。 矿山压力预测预报制度 观测人员要具备科学认真的态度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观测仪器安装要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按照“矿压监测的内容与测站布置的要求进行安装。 观测频率 应按掘进或采动影响程度以及实测结果灵活安排。 观测资料要求当日填表存档。 建立掘进和回采的时间、距离与压力的坐标变化表。 依据长期观测积累的矿压变化规律对照压力变化表定期进行分析。 矿山压力预报,要以具有分析图表和文字说明的书面材料,逐级上报至矿长及有关部门,并附以签字登记。 断层的预测、预报制度 要熟悉井田内已探明的较大落差的断层,必须把它们准确填绘到采掘工程平面图上,为矿井设计提供参考。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要及时分析断层的导水性、影响范 围等特性并进行预测、预报。 每年初对年度采掘范围内的地质情况,特别是一些影响设计的地质构造如火侵、冲刷、断层、陷落柱等必须填绘到年度采掘计划平面图上,保证年度计划的顺利实现。 在日常工作中要利用现有地质资料结合现场实际揭露情况,对前方未开拓区的构造进行分析。 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预测、预报,以便在工作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每月初必须对本月计划内的头面可能遇到的断层进行预测、预报,形成报表经总工批准及时上报集团公司。 对由于工作失职未及时进行预测、预报而造成生产失调等情况的,将根据矿有关规定 给予一定的处罚,对工作成绩突出者给予重奖。 安全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全工程施工前,必须有专项施工设计,并按管理权限审批。 审批过的安全工程开工,由矿技术科下达开工通知单,并进行施工技术交底至施工单位。 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根据施工设计材料、图纸和技术交底,编制作业规程和施工措施,经审批后实施。 安全工程施工过程中,有专人负责跟踪监督检查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质量与设计要求相符。 安全工程结束后,由矿或上级部门组织专人进行检测验收,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安 全工程的各种设计资料、图纸、设备的各种证件、作业规程和措施、施工期间的质量检查记录以及验收报告等资料,由矿技术科或安监站收集整理后,存档保存。 安全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的借阅由管理单位专人办理手续,借出的资料须在规定时间内归还。 井巷维修制度 通风工区负责全矿井巷失修状况的督察工作,并负责对矿井中无其它单位使用的在用巷道进行勘察。 运搬工区负责本单位管理的轨道运输大巷、采区巷道及相关峒室的勘察工作。 机电科负责本单位管理的相关巷道及峒室的勘察工作。 皮带工区负责皮带机道及相关峒室的勘察工作。 生产单位负责本单位管理的相关巷道及峒室的勘察工作。 维修工期短、工程量小,并且不影响系统安全的失修巷道,由负责勘察的单位在调度会上向生产科提出维修申请,生产科负责安排维修,维修单位接到生产科通知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维修工作。 预计维修工期较长、工程量较大,并且对系统安全影响不大的失修巷道,由负责勘察的单位填写《 洪水沟煤矿 事故隐患统计表》,企管科负责编制维修计划,生产科负责组织实施。 对于影响系统安全的失修巷道,一经发现,应立即汇报矿调度室,生产科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力量抢修。 维修工作完成 后,维修单位应及时汇报生产科,由生产科组织进行竣工验收。 待竣工验收合格后维修单位方可撤离施工现场。 重大事故调度汇报制度 一、调度室职责: 在发生重大事故时,立即报告矿长、总工程师和有关部门,请矿领导来调度室指挥抢救。 在矿长、总工程师未到来之前,负责协助值班领导直接指挥抢救,到成立指挥部之后,按矿长、总工程师指示做好抢救工作,并负责做好全部记录。 二、调度在指挥抢救中的工作程序: ( 1)、接到事故汇 报时,要问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灾区人数、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现状和趋势。 通知邻近灾区人员由班组长带领撤出。 并把事故性质、严重程度,通知矿山救护队、矿医院派人员赶赴现场抢救。 ( 2)、立即按规定的汇报程序向总工程师、矿长与其他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 3)、按领导指示立即通知有关人员赶赴现场观察灾情,研究抢救措施,并通知有关科室维持好矿场秩序和做好各自井口的保卫工作。 ( 4)、迅速在距事故地点较近的地方架设临时电话,并派设专人看守,以便调度室同现场随时取得联系。 ( 5)、通知受灾的区、队查清当班出勤人数 ,现场遇灾人数和估计所在的地点,并通知劳资科找出已死亡者的劳动管理卡片备查。 ( 6)按矿长、总工程师指示,调动人力、物力抢救,并掌握事故抢救进展情况,做好详细记录。 救护队 安监站 矿井医院 矿调度室 总工程师 发 生事故区队 矿长、 总值班 党政工团 有关科室 公司调度 事故地点 井下调度 入(升)井人员携带工具物品管理制度 1 、凡需携带入(升)井的工具、用品(如所有螺丝、道钉、管子接头、电铃、按纽等)及长度在 500mm 以下的工具,材料设备小件(如道夹板、小锤、扳手等)必需装入工具包或工具套内,并经把钩工验证同意后方可入井。 2 、长度在 5002020mm 之间的轻便物品(如铲子、手镐、埽把、接地极、钎子、小绞车使用的槽钢等 ),每人每次限拿一件出入罐,井下使用的木制品(如炮棍、木条、木板等)必须捆扎牢固,防止散落,携带人员不得站罐笼两端,并要有人协防。 3 、一人无法携带需 2 人抬着器材、工具(如煤电钻、潜水泵、液压联轴器等),其固定的铁丝、使用的抬具要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出入罐笼时须听从把钩人员指挥,不得与入(升)井人员同时进罐笼。 入罐笼时必须先行抬入罐笼内放置好后,其它人员方可进罐笼,同时限制入罐人数。 出罐笼时,在其它人员下完后最后出罐。 4 、氧气、乙炔瓶、电焊机、开关、电机等设备,必须装车入井。 5 、对超长的软件必须盘好 捆扎牢固(如信号线、电缆、橡胶软管、铁丝等),经把钩工验证同意后方可入井,且每人每次限带一件出入罐。 2 米以上 4 米以内的单件物品及材料井下急用时必须单独上罐(如一至二根的铁道、管子、槽钢等)。 7 、对一些特殊物品如体积小重量大不能装包的每人每次限拿一件出入罐,(如手拉葫芦、成包的刀齿等)且必须捆扎牢固,防止散落。 凡是不符合以上条件的物品一律装车入(升)井。 凡是在井口所携带物品有散落时,不论是否掉井筒,一律按照井筒坠物追究责任。 运输科在提升人员前,必须将罐笼打扫干净。 所有携带物品人 员入井,必须听从井口把钩人员指挥,严禁强行入井。 不听指挥者按照“三违”处理。 本制度解释权属矿,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事故统计报告制度 矿井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必须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事故的抢救工作,防止事故扩大,并及时向调度室、安监部门汇报情况,并保护好现场。 有关领导及安监部门接到事故通知后,应立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立即赴现场勘察,了解事故经过、原因。 3。[精品]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相关推荐
助制定公司年度培训目标和周度、月度、季度培训计划根据员工对培训的安排意见 ,提出建 议。 (3)每周应了解现时员工业务缺点 ,并根据实际考核情况 ,报培训技导 ,制定下周培训计划。 (4)对新进员工根据不同的业务熟练程度 ,分别进行店内或安排部门内强化培训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缩短新员工上岗时间。 (5)配合培训工作 ,协调好各部门、各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 确保业务的正常进行。
工程部 物控员 物控员 工程临时更改 在生产过程中,某些机型须临时更改物料,由生产部开出领料单,工程部工程师以上人员签字认可,交计划部物控员审核,经核准后到仓储领料。 计划部物控员接到由工程部认可的领料单,首先核查库存是否有料,再核查库存加上在途物料是否有多余,如有则不需补料,如计划内缺料则进行补订。 同种机型同种物料原则上零星领料不超过三次,如第二次领料,工程则考虑是否可需更改标准料表
物业管理费及其他应交纳的费用。 五、违约责任 凡物业产权人、使用人违反本合约或有关法规政策的行为,除以停止违章违约 行为,排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或修复更换,消除影响或怪不得名誉,赔礼道歉和口头、书面检讨等方式承担责任外,还应照章罚款,拒不接受处罚者,依法申请强制执行。 物业管理公司工作人员违法或违反本合约,应从重处罚,凡因物业管理公司工作人员渎职或失职给物业使用人造成损失的
工培训管理办法 第 3 页 2. 岗位技能培训。 具体内容见《岗位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3. 转岗培训。 根据工作需要,公司原有从业人员调换工作岗位时,按新岗位要求,对其实施的岗位技能培训。 转岗培训可视为新员工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的结合。 4. 继续教育培训。 指凡具备专业技术职称的从事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员工每年均须参加不少于 72 小时的继续教育。
质量构成要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主要包括以下五个 部分组成: ( 1) 设施设备质量 ; ( 2) 实物产品质量: 菜点质量、客用品质量、商品质量、服务用品质量 ; ( 3) 服务活动质量 :服务项目、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时机、服务效率、服务技能 ; ( 4) 环境氛围质量 ; 2. 饭店管理者应如何在饭店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参考答案: ( 1)坚持“以人为本,员工第一”;(
8 9 检查人 备注: 4 设施设备检查记录表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至 时 分 设备 (举例 ) 位置或编号 是否正常运 转 存在故障 是否已报 修 检查人签字 备注 冰箱 粗加工间 1 粗加工间 2 热菜间 1 消毒柜 洗碗间 1 号包间 洗碗机 洗碗间 秤 面点间 紫外线消毒灯 凉菜 间 空调 5 食品留样记录表 日期 餐次 出锅时间 食品名称 留样量 (克 ) 留样时间 留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