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资金在保障农牧民脱贫工作中的作用调查报告内容摘要:

城乡医疗救助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治疗发生的费用,在扣除按有关规定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减免部分、职 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报销和支付部分、社会互助资助以及自费药品后,个人负担部分按不同人员类别给予救助。 四、 xx 省社保资金在扶贫工作中面临的机遇 (一)党和国家将扶贫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基础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注扶贫开发工作。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扶贫工作做出指示。 为贯彻落实中办25 号文件精神,国务院扶贫办、中央农办、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共青团中央、中国残联等 7 家单位联合下发了《建 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 2020 年 xx 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也以省委全会形式专题研究部署扶贫开发工作。 所以,我们应抓住机遇,做好宣传,让广大农牧民积极参加各种社会保险,做好农牧民脱贫的基础工作。 (二)农牧民人口相对较少,是我们做好扶贫工作的前提 在三江源地区,特别是实施牛羊保险试点政策以后,牧民的收入相对稳定。 所以,在扶贫攻坚上要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把政策扶到点 上、根上。 具体讲,就是结合新一轮扶贫对象核准工作,针对贫困人口,制定出符合他们的参保方案,做到人人参与人人享受,把社保工作做在前面,这是开展精准扶贫的前提。 (三)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和预算投入力度,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动力 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的力度,有力地改变了西部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使西部地区各族群众实实在在地分享到了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 受自然、历史等因素制约,西部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现在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的瓶颈 制约依然突出。 因此,针对三江源区现状,国家要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广大农牧民对参加养老、医疗保险制度认识的提高,是我们做好扶贫工作的有力条件 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宣传和人社局的努力工作,三江源区的广大农牧民对参加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们在对牧民的走访中了解到,牧民参加医疗保险的积极性高于参加养老保险,因为医疗保险在他们生病住院时,第一时间就享受到了政府的补贴,让他们感受到了实惠。 从 2020 年开始, 60 岁以上的老人可以直接享受国家的基础养老部分,而年龄不够的人员需要每年缴纳一定数量的费用用于养老保险。 我们了解到,养老保险是到 60 岁才能享受到,之前有的年轻牧民看到漫长的缴费不能马上得到收益而不愿意缴费。 现在随着牧民移民搬迁和城 镇化发展,牧民的思想也开始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不愿意缴费,到积极主动多缴费,思想认识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 五、当前社保资金在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社保资金起到了兜底和救助的作用,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特殊扶贫对象,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实行政策性兜底扶贫,对符合条件低保贫困人口实现应保尽保,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人口,通过医保政策衔接给予扶持。 但是在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牧民思想陈旧,缺乏走出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