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内容摘要:

、临时性困难,进一步发挥了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资助农村低保对象参加新农合,历年来资助总金额达 万元,确保了困难群众有病可医;开展低保 “ 金秋助学 ” 活动,审批796 名低保家庭大学新生的教育救助申请,救助金额 万元,确保了寒门学子正常入学;住房救助常态化,审批 846 户低保和低收入家庭申请公租房、经 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补贴,确保了困难群众居者有其屋;为 42670 户低保家庭成员发放了电价补贴,资助金额 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农村低保补助水平低,辅助救助措施少。 一是与城市低保相比,农村低保补助水平较低。 目前,我县城市低保对象人月平补助达273 元,而农村低保对象人月均仅有 137 元,差距较大,社会救助整体格局上呈现出明显的城 “ 高 ” 乡 “ 低 ” 特点。 二是辅助救助措施少。 城市救助对象初步形成了以低保救助为主,以医疗、住房、教育、水、电、气等专项救助为辅的救助格局,而农村救助对象获得救助的形式单一,缺乏辅助救助措施。 大病医疗救助资金明显不足。 当前,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受报销政策和救助比例影响,困难群众和低保对象家庭个人自费部分往往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虽然我县每年用于社会救助的资金在增加,但因病致贫和有病治不起的家庭仍然存在,大病医疗救助出现资金缺口。 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县每年有近 100 余名肾透析患者和 200 多名重症精神病患者长年在中医院住院治疗,更增加了医疗救助的压力,医疗救助资金基本上每年入不敷出。 农村福利建设与管理存在不足。 一是有的乡镇领导对农村 福利院建设重视不够,财政投入不到位,导致福利院基础设施较差,制约了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