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内容摘要:

做专题发言。 9 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泛美银行在北京共同主办的 “ 第二届中拉政策与知识高端研讨会 ”上,我区作为地方代表应邀参加并作主题发言。 二是推行 “ 一平台两中心 ”。 在 **湾社区和前海妈湾片区等新型现代化社区,不设社区工作站,以项目购买的方式由市场配置资源,由专业社工机构、社会组织承接运营,改变传统的增人增编增经费, “ 只进不出 ” 、 “ 只增不减 ” 的社区供给方式,加快政府职能转移。 三是以法治思维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区社工委承办了今年区政协一号提案《以法治理念引导 **社会管理创新,建设平安 **》,在重点提案票决评价会上获全票通过。 我们从 “ 一社区一律师 ” , “ 一部门一法律顾问 ” 着手,推广沙河街道执法队 “ 律师驻队 ” 经验,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由律师事务所派出专业律师常驻执法队,监督和规范城管执法,推进和落实处罚,提供法制培训,开展群众法制教育等,将法治理念与城区治理现代化紧密联系,推进依法治区。 实施以来,沙河街道办事处的案件执行率从前一年的 %提高到 %,暴力抗法案件从 38 宗减少到 2 宗,市容环境由全市第 25名上升到第 2名。 该项工作得到市委领导肯定,李华楠副书记批示: “ 发挥律师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及涉法涉诉信访中的作用非常必要,请市政法委、司法局总结推广 ”。 ,搭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新平台。 一是建立社会组织 “1+8” 孵化基地。 今年 7 月成立社会组织创新苑,承担区级社会组织的培育孵化、管理服务、能力建设、监督评估、成果展示等功能。 目前,已孵化培育 “ 创客中心 ” 、 “ 环保践行者 ” 等 6 家社会组织;开展 “ 历奇辅导培训 ” 、 “ 公益培训 ” 等能力建设培训 10场,活动 4 次。 各街道分别建设 1 家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承担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服务、资源提供、培训、公益活动开展等功能,已培育 468 家社会组织(包括在街道登记的社会组织和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 二是 深化社会组织登记制度改革。 简化社会组织登记程序,降低登记门槛,推行直接登记制度和登记备案双轨制。 今年开展社会组织年检 394 件,合格率 95%。 三是开展社会组织等级评估、资质审核工作,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 积极落实《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关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工作方案》,开展 2 次社会组织评估工作, 2 次社会组织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审核申报工作。 目前,我区有 3A 级以上社会组织 9 家,通过资质审核 76 家,编制出《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的区级社会组织目录》。 ,广泛开展民生服务微实事项目。 与民政局共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居民议事会推动 “ 民生服务微实事 ”项目的通知》 ,以民生服务微实事为切入点 ,完善居民议事会 ,推进社区治理 ,扩大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广泛性和积极性。 制定微实事的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