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考察报告内容摘要:

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搭建留守儿童和外出父母交流平台,在全县中小学实现 亲情电脑全覆盖,让留守儿童能定期与父母进行视频聊天,加强亲情交流,补充亲情流失。 帮助留守儿童树立积极、健康、乐观、自信、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黔西县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监护管理网络,充分运用 “ 互联网+信息平台 ” ,建立留守儿童数据库,清晰掌握留守儿童规模、分布区域、结构情况、家庭组成、以及生活现状等基本信息。 实施 “ 大数据 +留守儿童精准管理 ” ,给每个留守儿童佩戴电子电话手表(通过政府招投标形式,由电信和移动两家公司无偿送手表,政府出钱买话费,每人每月 19 元),电话手表上有 3 至 5 名留守儿 童亲人电话,孩子们可以随时跟外出的父母沟通交流。 有条件的社区与公安部门的天网工程资源共享,通过电话手表实行 GPS 精准定位,实现 “ 帮扶干部、监护人、委托监护人及教师的关爱帮扶 ” 联动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作息情况,确保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全面化。 **区强化 “ 七长双线九平台 ” 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区长、教育局长(民政局长)、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学校校长、村长(社区主任)、师长(学校教师)和家长 “ 七长 ” 负责制,实施党政线和教育线 “ 双线包保 ” ,实施 “ 九平台 ” 管理(信息管理平台、 返乡就业平台、寄宿学校平台、老少共融平台、阳光少年之家平台、冬夏令营平台、互助关爱平台、心理疏导平台、政策救助平台)。 并将关爱和教育管理工作从源头抓起,发动社会有爱心的共识之士捐资助学,建立公立寄宿制学校 —— 思源学校,该校设四至九年级,生源来自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好,品行优良的孩子,让这些孩子的家长能安心在外务工,为孩子将来的学业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 针对调皮,有不良行为和违纪、轻微违法行为的留守儿童,将其送至 **区 16 中(育英学校)学习,该校实行全军式化管理,由区政法委牵头管理,公安干警参加训诫,费用由财政买 单。 这部分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和品行得到纠错改正后,可以回原所在学校继续学习,或升学到职业教育学校学习。 二、 **县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外出务工农民越来越多,留守儿童问题日渐凸显,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留守儿童关爱救助工作。 一是政策支撑。 我县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出台了《 **县关于进一步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