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困地区扶贫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内容摘要:

非专业临时人员进行扶贫数据录入工作,导致基础数据不准确、不完善。 另外,由于操作人员水平程度受限,未及时更新数据或数据更新不准确。 三是村干部工作不细致,调查核实不准确;四是村干部借国家扶贫政策,照顾与自己有关系的人,搞 “ 权力 扶贫 ” 、 “ 关系扶贫 ” 、“ 人情扶贫 ” 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三)扶贫资金未充分发挥效益。 国家对贫困地区给予大量资金扶持、政策倾斜,但却存在扶贫资金趴在账上睡大觉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资金拨付进度明显滞后、项目未按计划组织实施和项目发生变化无法实施等。 其原因有: 一是立项不科学,资金浪费大。 部分扶贫项目选项不结合当地实际,一味贪多求大,盲目跟风,搞项目一刀切,由于项目 “ 水土不服 ” ,造成资金浪费。 部分地方把争取扶贫项目当成抢蛋糕,忽视项目前期准备管理,工程项目设计方案不够准确,预算 编制取费标准不合理,造成项目配套能力不足,实施难度大,甚至导致无法开工。 二是少数部门未合理的分配项目。 在项目安排上搞平衡照顾,项目立项存在 “ 撒胡椒面 ” 现象,扶贫资金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 少数 “ 关系项目 ” 、 “ 人情项目 ” ,使项目建设严重脱离实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