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散文集锦十五篇内容摘要:

短,转眼即逝。 小时侯看《梁祝》,羡慕他俩变成美丽的蝴蝶飞舞花丛。 现在老了,感悟人生,才知道其实我们就是一只蝴蝶,看够了春的绚丽,就该告别。 这不是老来悲观。 只是明白了:人有一生,应当珍惜。 (七) 清明。 我是爱的,清明节令一到,老天爷就像那么听话似的,雨水多了起来,路边的柳枝绿的更醒目了,更喜人的是气温暖和了,不管你的家是在彩云之南的山岚怀 抱里还是水墨江南的烟雨里,或是冬雪未融化的北方,沉寂着很久很久的故都,你都感觉到春的温柔,不寒碜而是真真实实的春。 所以,我是爱的,就像老人钟爱阳光一样的感情,或许喜欢温暖的你也会如我一样的感情丰沛。 清明,我是爱的,是那种含在口中一样的疼爱。 风景怡人处,是诗人眼瞳看见梦的季节,或许因为它是缱绻在四月里,嵌入诗人那带着娇羞和调皮的字句里,湖面的水暖了,嬉水的素手也不至于逃避似的触碰,或许是像极了你青春一样的光景,是明亮的情愫,冲动的有时候尽然会掉泪,懵动的青春总是幻想着一个个美丽的梦。 记忆里的 “ 你是人 间的四月天 ” 那样让你痴痴的等待在楼下,然后牵着春天的手,在原野肆意的洒脱,仰望着天与地,绚烂在天与地的边缘,你的笔者本里烙下的湿痕静静的淌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 雷声在天边闪了一下,忽然的雨潜行又敲响,不打搅的躲闪,又不经意间的提醒,这就是清明时节的雨啊。 下雨的日子多了起来,天也暖和了些,不是很热,比起夏天的炎热,四月里的天是最可爱的。 窗外的雨水一阵子声音很响,一会儿又是慢慢的渗入、侵湿着屋外的树木、田野,还有那装饰着的油菜花。 清明一到,天空热闹了起来,最不安分的要数蒙蒙烟雨了,戴着神秘的面 纱朦胧着城市的街道,冲淡着人们疲惫的心情,我想这个时候心情是愉快的。 蜗居在城市里的人是很难发现春天的到来,虽然家乡的梨花早早的开了,院子里的梅花也是开过很灿烂的花朵,在早晨的露水里晶莹剔透得像是梦幻般的神奇,可是城市里的人发现春天方式似乎最直接的是春雨绵绵潜入夜,天暖的刚刚好,一件外套足以过日子。 清明一到,矫情的人也不再挑剔了,承认了春天原来是暖暖的。 清明时节,柳枝纷纷扬扬的垂着绿枝,松枝翠绿的颜色渐渐明了、亮了,花是一丛丛的,不似花蕾的娇小、若隐若现,不似开败了的花瓣洒落、意气杂然,而 是正好的花枝在最美的山岚,原野,园圃,还有你的花盆里,入你视野入你心房,闭上眼睛的凝神,那颜色刚刚好,不似初春的淡,不易发现;不似夏的浓,来得太沉。 看着喜人,不至让人因太过浓烈而逃避或是窒息的感觉。 雷声荒郊,东风微微,将雨丝吹皱着,斜成了四月天里温暖的亮响,原来春的响声也是那么的美丽、幽雅,像叩响信笺思念的文字一样的缱绻。 秋贵重阳冬最美是腊月,没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窗外枝头惹人爱。 趁着春风还飘得不是很远,童子五六人,师者四五人,行至山光斑斓处,席地而坐,吻吻天地的清朗之气,谈天说地,将爱将被爱,寻春 ,踏青,洗涤掉晦涩,还一个清明。 (八) 清明雨上,折菊寄相思,抚琴吟唱。 雨是人的离愁别绪丝丝缕缕,声音沙哑,柳条摇曳着,送故人与灞上,这也是四月里的天。 清明,清清明明的记忆,不肯抹灭或是减持的。 绿叶兴岚处,拳拳相思意,墓志铭哀哀声色尽是愁绪。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 柳绿花红,春光明媚,这雨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烟雨纷纷的雨丛里,人影浮动的尽是愁容倦意,或是故人不再,去年今日此境中,少了伊人,多了离愁,这天与地的分隔,或是天涯久远的远隔,即 使是美丽的风景也总是有点孤芳自赏的孤独与寂寥,风景依旧,只是看着风儿微微频点头的空落,此时是最难言说的滋味吧。 或许最解愁意的就剩下那杯杯盏盏里的三俩淡酒,暖风熏得人憔悴,迷离的眼神像是恍然错失了半个世纪的陡然相遇的茫然失措,温一壶清酒,解解料峭中的春寒,暖暖身上的湿衣,更甚解解心上的愁绪,远在他乡的游子,春意浓浓心易闹。 四月的天呢。 你是美人的眼眉的那颗朱砂,你是温暖着凡尘的锦袍。 这美。 美得那么让人窒息,烦忧着了魔,扰得人儿魂都掉到九霄云外去了。 清明。 我是不敢触碰的,易碎的心扉,总是在这个 季节里演绎着,凄凄婉婉,往事淡了,回忆却浓了,挥之不去的人影总是在西窗烛光闪亮着,孱弱的抵御凉风的时候慢慢的升腾,沁入心间,一地的花瓣是那凋落的心呐。 荒冢,青柳,蒿莱炽幕,朦胧着的氤氲,无语的沉思,缅怀,泪如雨下,点香引言,敬茶酌酒,长跪泣涕,悲恸声颤,眉间已了无春色。 天街小雨盈盈绕,扰人相思故人情。 好栽柳,栽在坟墓畔,环着庭院绕,无心栽在水中央。 一重重、一簇簇,芽抽成一季的春色,水倒影落,道是离人西去,泪垂三尺倚栏看破天。 逝去的不仅是相依相伴的低低私语,而是举案齐眉的丝丝温存,是那用一 天天日子熬成的特殊味道, “ 月影憧憧,烟火几重,烛花红,红尘旧梦,梦断都成空雨打湿了眼眶,年年倚井盼归堂 ”, 厅堂还在,红尘中的微笑依然过往,梦断罢。 魂飞魄散。 喜也好,悲愁也罢。 清清明明的记住那些过往,真真实实的过着日子熬成的魂汤,感谢这清风之朗,心地安好,明朗。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九) 清明时节,行走在祭奠亲人的路上,假如能遇到杜牧的那场雨,穿过岁月的风尘,穿过尘世的灯红酒绿,飘洒在纸灰飞扬的袅袅青烟里,吟唱着淡淡忧伤,湿润着深深思念,再好不过了。 其时,春暖大地,沉睡的万物渐次复苏,一切都是那么娇嫩、脆弱。 百草渐次转绿,杨柳的新芽,嫩黄如雏鸟的喙。 阳光也如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照在身上,柔柔暖暖的,没有一点儿跋扈气。 世界娇小脆弱得让人情不自禁地去疼惜。 曾经朝夕相处的亲人,如今在另一个遥远虚空的地方,再也触碰不到,压抑在心头的潮湿和忧伤,愈来愈重,愈来愈浓,只有借助清明的微雨 ,才能缓慢悠长地释放出来。 清明的雨,细细绵绵,如烟,似雾,与自然界的新绿落红,尘世众生的淡淡哀愁,交融成一幅意境迷离的黑白写意画。 清明雨,中国的雨,从古下到今。 除了千古传颂的杜牧《清明》一诗,历代诗词中,都不乏清明雨的身影。 晚唐韩偓( w242。 )的《残花》: “ 黄昏月下惆怅白,清明雨后寥梢红。 ” 温庭筠《菩萨蛮》: “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 ” 南唐冯延巳《蝶恋花》: “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 宋代蔡伸《菩萨蛮》: “ 杏花零落清明雨。 ”赵令畤《蝶恋花》: “ 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 ” 清 代戏曲家洪昇的《长生殿》第三十九出《私祭》中的《锁南枝》: “ 你看莺乱飞,草正芳,恰好应清明雨飘荡。 ” 清明,一词千钧。 它连接生死,牵手阴阳。 我们在烟雨蒙蒙中走向墓地陵园,走近长眠在另一个世界的亲人。 而远在另一个世界的亲人,希望现在的我们,可以笑对生活。 我们不哭,但来场清明雨吧,让铺天盖地、连天接地的雨,将我们心底悠长的追思和怀念,倾诉给远在天堂的亲人。 清明,杨柳淡如烟,细雨淡如烟,活着的亲人对逝者的追思和怀念,也如烟雾般,绵绵长长地淡远无边 „„ (十) 清明时节 ,我们远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