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基层政府依法行政推进策略研究内容摘要:
(三)监督机制不合理,问责力度不强 一方面,尽管目前基层政府接受内部外部多方面的监督,建立了覆盖全面的监督体系,但监督主体并未划分出明确的监督责任,实际上并没有实现责任到人,表现为监督弱化、虚化和空置。 一旦发生责任事件,会导致出现执法真空地带,推诿扯皮、无限搁置。 另一方面,基层政府的行政监督侧重于事后严惩,对违法行政行为的追责力度明显不足,这会导致行政违法相关责任人迟迟未得到全面应有的制裁。 此外,行政信息闭塞也是导致基层政府问责力度不强的原因之一,尽管政务信息公开已经作为一项考核制度固化到部门 单位的管理机制中,但实际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部门单位有选择性地公开信息,对一些敏感、重要、涉及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信息则选择不公开或者简单走形式,这不仅会损害行政监督主体的知情权、参与权,也会导致行政监督工作难以开展。 三、解决基层政府依法行政问题的途径 (一)强化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法治理念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体系化的思想认识过程,既体现为具有法治观念及将该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思维认识的能力,更体现为行政人员无时无刻、自然而然地运用法治思维,按照法治的规则、精神、要求来处理社会事务 的能力,核心是从法治出发,落脚于具体实践,并需要在顶层设计上予以落实。 一是强化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权威。 培养行政干部对法律的敬畏之心,积极探索实行行政干部任职前的法律知识考试制度,提高行政领导干部及公务人员的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让学法、知法、懂法深入人心,切实纠正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乱法、以权废法的不良现象。 二是加强依法行政知识的系统培训。 实行公务员学法用 xx 训的培养计划,将宪法和行政法等法律作为干部培训的基本内容,提高法治课程的比重,增强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深化改革、维护稳定、推动发展的能力,努力培 养和造就一支有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严格执法、勤政廉洁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三是组织普法活动,强化法制宣传。 基层政府通过组织 “ 七五 ”普法动员会,出台《普法规划》,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把法治宣传工作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单位重要议事日程等措施来切实推动依法行政工作的高效推进,加强普法效果。 同时,聚焦 “ 受众面 ” ,实现全民普法。 推进普法宣传进机关、进单位,由县级主要领导带头学法,人大、政协发挥法律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合力推进,促进机关单位、乡镇学法、用法的普法氛围;推进普法宣传进乡村、进社区,开。浅谈新形势下基层政府依法行政推进策略研究
相关推荐
有的不认质乱认价,不写明生产厂家、规格、型号,不作市场调查询价,胡乱认价;有的建设单位代表和施工单位互相串通搞虚假签证,抬高材料价格。 , 隐蔽工程相关资料严重缺乏。 根据相关法规,隐蔽工程实施后,需要业主代表、监理、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共同验收确认并做好验收记录,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现实情况是各方对于这块管理较薄弱,监理单位没有尽职尽责
保护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与统一,如何处理新农村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个急需解决的大问题。 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地方政府对文物保护重视程度不够,缺少文物保护规划方面的内容。 在新农村大规模建设前,农村普遍缺乏文物保护方面的 规划,即使有也做得不深,不够到位,不能从源头上进行文物保护。 另外,政府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重视,而且不能仅仅是口头上的
不高。 当前,一些医院内审人员知识老化,不熟悉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不掌握了解审计程序、审计内容等专业知识,更不能掌握诸如计算机辅助审计等必要的审计方法和技巧,难以胜任医院内审工作,产生内审风险。 三是内审方法存在缺陷。 内审人员在运用抽样审计方法时,往往以个体样本来推断全局情况,与实际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得出了有偏差甚至错误的结论;另外,当前医院内部审计在采用制度基础审计方法时
规、整肃源头、正确引导、逐步规范、统一管理。 通过定期召开政府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针对学生交通安全及校车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专题部署,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强化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并按照规定实行责任倒查。 (二)督促校方落实校车 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交警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深入学校,指派民警担任学校交通安全辅导员,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协作
山区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创新工作思路,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十十八大报告指出: “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 由于 山区学校存在撤并的困难,假如没有教学点,学生将面临因上学路程远而引起的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要继续办必须加大政府投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