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职业道德演讲稿范文示例内容摘要:
滞后的,而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司法不是 简单的按图索骥,案件中活的事实与法律中死的法条并非一一对应,对号入座就行了,司法实践中常常出现无法可依,此时影响法官作出不同判断的根本因素是法官的司法观念。 现代司法观念的核心是公平、平等、民主、效率、开放、程序正义、司法独立等等,司法观念是法官的灵魂,它体现着法官对法的本质、法的精神的深刻理解,现代司法观念可使法官平衡公正与效率的冲突、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等等,对法律作出一个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理解,并弥补法律缺陷和漏洞。 第三,法官要有广博的文化科技素养:法学虽然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但案件的复 杂性、广泛性又决定了法学与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哲学以及外语、科技等学科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美国联邦法院法院高等法官布兰代斯说道:一个法律工作者如果不曾研究经济学和社会学,那么他就极容易成为一个社会公敌,可见经济学和社会学对一个法官是多么重要啊 !再比如我院实现了微机联网和办公自动化,这种形势下,法官不懂科技行吗 ? 第四,法官不但要实现公正,还要让人看的见公正,感受到公正,尤其是要让当事人感受到程序公正。 诉讼可能只实现了有限的实体公正,但所有的诉讼都应该实现完全的程序公正。 绝大多数当 事人一生中来法院可能只一次,法官有责任确保当事人无论胜败,都至少会认同和尊重我们的司法程序,使他们觉得受到了程序公正的待遇和合理文明的礼遇。 这就要求法官时刻保持中立、慎言、稳重、理智。 喋喋不休地介入当事人的争论,往往打破当事人的平衡,这等于法官自卸法官责任,改演律师角色,这怎么能让一方当事人感觉公正 ?如果说律师是我说故我在,那么法官则是我思故我在。 法官的主要职责是倾听和思考,然后在此基础上将抽象的法律条文与复杂的具体案件对应起来,演绎出最令人信服的判决,写就出折射法精神的妙文。 第五,法官应该是一个法理情交融的人。 法律的基础是理性,法官断案也应凭借理性,法律制度的自治要求法官在穿上法袍的那一刻起放弃一切感情色彩,使自己的脑袋成为一块无色无彩的玻璃板,但古今中外那些家喻户晓的杰出法官无一不是法理情并重者。 事实上,具有玻璃板资质的头脑恐怕无论从事任何工作,都不会出类拔萃。 理想的法官应该是心性、智性与灵性三方面都得到了高度发展的人物。 一个只会援引法律规则的人可以充当一副性能良好的法律机器,但却不能成为一名受人敬仰的优秀法官。 只有实现审判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三统一,才是 司法之至高境界。 第六,法官应该是勤勉敬业和高效率的。 诉讼的拖延使当事人长期生活在不稳定状态,是对人的一种折磨,使当事人在诉讼的战车上进退两难,退则代价已付,心有不甘,进则遥遥无期,代价尚不知再付几多。 待到草儿青青,马儿已饿死,不正是对司法拖延所带来的恶果的形象比喻和无情批判吗 ?法官不是历史学家,决不能让纠纷无限期的拖延下去,我们应该深刻理解迟来的正义等于非正义这句话的深刻意义,应该只争朝夕,勤勉敬业,尽快地让当事人在纠纷中解脱出来,开始他们新的正常生活。 第七,法官应该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 人格。 法官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人格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法官失去了道德良知,正义将荡然无存,法律哪还有权威和公信力 ?法官的权威不仅来自法律的授权,也来自法官自身道德人格力量的支撑,法官只有执著地忠诚法律,执法如山、冰霜节操,淡泊人生,不为权、钱、情等利念所动,追求自身人格魅力的完美,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和仰慕,才能真正成为司法权威的化身和社会正义的最后屏障。 如果说世界上有完人的话,那么法官首先应该是完人,所以世界各国都对法官的道德人格规定了极为苛刻的要求,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便可以 看到满纸全是应当和不得句型,对法官的道德水准提出了近乎圣人、完人的标准要求,要达到这一标准,需要我们付出终生的努力。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道德基本准则非常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为法官追求道德完美提供了努力方向和目标,必将推动法官德化于自身、德化于本职、德化于社会。法官职业道德演讲稿范文示例
相关推荐
笔者感觉到了国家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心和力度,感觉到了满满的获得感和自豪感。 “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这是看完第一集后深深震撼并回响在笔者脑海的话。 法律是维护公平正义,推动文明建设,护航经济发展的重要武器。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一个强大的国家必定有一套完备的法律。 中国已认识到立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在探索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法律。
在什么岗位都能任劳任怨,在审判工作中熟练地运用实体法和程序法办理好每一个案件。 自 2020 年被院党组安排到 **镇人民法庭工作以来,他连续三年办案数量和质量居全院个人前列。 在提高办案效率的同时,他还十分注重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的统一。 无论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案件,他都能严格按法定程序审理、判决,切实保护案件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在制作裁判文书时,详略得当并注意论证 说理,使当事人赢得明明白白
来说,那一刻,也是我们 “ 法治梦 ” 的开始。 因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法治之路。 离开法治,就无法实现公平正义、共享改革红利。 离开法治,我们就无法兑现梦想承诺、实现民族复兴。 很庆幸,这是法治的美好时代。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众多的 “ 首次 ” 法治元素,标志着 “ 法治中国 ” 已经在阔步挺进,展示出自信中国的法治新思维,描绘出美丽中国的法治新画卷
现实的要求都表明:党中央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既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 法治下的社会公正和谐。 形象系于公正,法威存乎民心。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 从《法治中国》中我看到,我们社会法治越来越健全,一些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都能在法律中找到相应的规范。 无规矩